English

一个义务献血者的荣耀与梦想

2010-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连成 我有话说

开栏的话感动是一种珍贵的情感,特别是在这个我们为之奔波忙碌的时代。从今天起,本报在六版推出《身边的感动》栏目。在这个栏目中,本报记者将以贴近的姿态、微观的视角和忠实的表达,撷取宏大时代背景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滴感动,记录那些平凡人物、

普通群众身上透射出的民族精神、时代特征和道德力量。

我们深信,这些普通人纯粹的情感、朴素的信念和坚守的道德准则总有涤荡心灵的强大力量。我们乐见,广大读者通过这些报道产生深层共鸣,并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认同者、实践者和传扬者。

正是南国英雄花木棉盛开的春天,义务献血志愿者郭青建在一次意外车祸中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城市和无偿献血事业。3月22日上午,熟悉和不熟悉郭青建的人们手举火红的英雄花,从四面八方赶到珠海市红十字会大院,将无限崇敬献给他们心目中的平民英雄。

17本大红的献血证和广东省无偿献血金奖、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等获奖证书,清晰地记录着郭青建38岁短暂人生的崇高追求。珠海市中心血站站长沈奇荣对记者说,从2004年到珠海打工直至去世,郭青建在五年中无偿捐献“成分血”达38次,51个单位,总献血量相当于41000毫升,等于5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每年捐献机采“成分血”都在6次以上!对中心血站每次给无偿献血者准备的一顿快餐和100元交通补助,郭青建这5年来从没有领取过,而他自己却因为家境贫困,往往连坐公共汽车和买餐盒饭的钱都舍不得花。

妻子欧晓琼哽咽着说:“丈夫平时沉默寡言,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养家,卖过菜,当过保安,送过快递,做过装修工。第一次见到丈夫胳膊上缠块胶布回来,我还责怪他怎么能去卖血,他解释说这是无偿献血,不仅对身体没有坏处,还能帮助别人。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四川大地震时,家乡遭了难,全国人民都献爱心、伸援手,作为从地震灾区走出来的农民工,我们为收留自己安身立命的城市和需要帮助的人们献点血还不应该吗?”

弟弟郭刚对记者说,无偿献血凝聚了他哥哥一生的事业和快乐,更是他一生都引以自豪的荣耀和追求不止的梦想。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把珠海市中心血站发给他的那些献血证书和国家发给的荣誉本像宝贝一样装在背包里,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以自己献血强体两不误的事例,来动员身边的同乡、亲友和平时认识的客户,和他一起投身到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里来。在一次从四川绵阳来到广东打工的郭氏家族30多人集体聚会上,哥哥说,我们这些外地打工者来到沿海发达城市,享受这里的城市文明和民生政策带来的温暖,我们除了努力建设好城市和无偿献血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外,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感恩方式和报答的本钱了。哥哥曾在四川、新疆等地捐过血,到珠海五六年来就一直在不断地打零工挣钱,也一直在不断地无偿献血,他到底为社会捐献了多少鲜血,没人能说得清。哥哥每年都想回绵阳去看看日夜想念的妈妈和一双儿女,却总是拿不出回家的路费,只是去世前和女儿在网络视频上见了最后一面!

可以告慰英雄的是,无数珠海人都在英雄离开的这一刻,深情地呼唤着郭青建的名字,珠海市政府、共青团珠海市委、珠海市妇联、珠海市慈善总会、珠海市自愿者联合会等机关团体都在以各种方式深切追思郭青建的感人事迹,许多青少年以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着郭青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无私奉献精神,来自各类团体和个人的慰问电、慰问金和珠海红十字网上的追悼文章像潮水一样涌向郭青建的亲人。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力对记者说,优秀志愿者郭青建把热血和大爱留给了珠海,他是受到百万珠海人敬仰的道德楷模,珠海各界也一定会用爱来回报英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