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特大干旱提示农业减灾需立足长远

2010-04-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胡其峰 我有话说

面对当前严重旱情,广西有关部门和爱心企业组织技术人员,为旱区群众积极寻找水源。图为3月27日,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则洞村,村民喜饮刚打出来的井水。新

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去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千百万人和大牲畜饮水困难。3月22日以来,西南部分地区出现了降雨过程,但旱区大部仍无有效降雨,除重庆农业旱情有所缓解外,西南重旱区旱情仍然持续。

来自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信息显示,根据现在的气象预测和未来来水情况,西南地区通常将在5月20日以后才能进入降雨期;专家表示,虽然不排除一些地区会提前发生降雨,但目前仍然要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

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是世界性问题。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气象灾害的发展趋势如何?为什么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新特点?农业减灾工作面临哪些迫切任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3月末采访了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特聘教授郑大玮。

全球气象灾害损失有加重趋势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M・雅罗指出,1992年至2001年期间全球水文气象灾害事件占各类灾害的90%左右,导致62.2万人死亡,20多亿人受影响,估计经济损失4500亿美元,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65%左右。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总量的扩大,某些灾害的损失有加重趋势。”郑大玮说,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料,全球洪水致人死亡的风险从1990年到2007年增加了13%,经济风险增加了33%。截至2009年,1975年以来死亡人数最高的10起灾害,一半以上发生在2003年至2008年。对12个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取样调查显示,1970年至2007年期间,84%的因灾死亡人口及75%的被毁房屋集中在0.7%的巨灾事件。因灾死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灾害经济损失以发达国家为主。

为什么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郑大玮介绍,这是因为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和中纬度欧亚大陆两大灾害带的交汇部,多地震与地质灾害;大部分国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与年际变化都很大,旱、涝、冷冻、风雹、热浪等气象灾害频繁;土地和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对气候资源的变化与波动十分敏感;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和人口城镇化中期,农业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农业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群发性与灾害链现象。我国粮食生产具有大致4―5年的准周期波动,大灾之年往往多种灾害相继发生。干旱、洪涝、低温冰雪等灾害还具有复杂的灾害链,其影响可延续到灾害衰减之后相当时期,并延伸至下游产业。各种自然灾害中,对农业产量和粮食安全威胁最大的是干旱,其次是冷冻与洪涝,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最大的则是洪涝与台风。”郑大玮说。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呈现三大新特点

郑大玮特别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首先,气候变化使得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南涝北旱态势的发展。如最近十多年内发生的 1998 年长江与嫩江洪涝、1999 至2000年的大范围干旱、2006年的川渝高温干旱、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2009至2010年冬的云南干旱和华北低温冻害都是几十年不遇的极端事件。由于东北和华北已取代东南沿海成为粮食主产区和主要商品粮输出地,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几乎所有的粮食减产年都是严重干旱年,而1996、1998等典型洪涝年虽然沿江沿河地区经济损失惨重,但大面积农田却因雨水充沛而获丰收。过去的干旱主要发生在北方的春季,现在扩展到北方的春夏与南方的夏秋或秋冬,并与高温结合使危害加重。气候变化还使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扩展北移,世代增加和重叠。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得有害生物入侵及人兽共患病风险急剧增大,由于农产品贸易量的迅速扩大,国内外农业灾害的影响可以相互波及并被放大。

第三,由于处在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中期,不少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又使得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和农业灾害保险推行困难重重,加上农业防灾减灾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八条对策指向农业减灾

“加强农业减灾工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郑大玮向记者提出了八条具体的建议: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减灾的各级管理机构。由于农业灾害的特殊性,其他业务部门的减灾业务并不能代替农业部门自身的减灾管理。农业部门主要应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的减灾管理,包括产前预防、产中抗灾和产后补救。

其次,各地应针对当地主要灾害逐级逐项编制应急预案。现有国家和省级应急预案是针对全社会的,在农业生产中还需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的应急预案。

第三,由于许多农业灾害的孕育期和发生初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除加强现有气象、水文、地质和植保监测工作外,急需建立农田远程灾害监视系统,同时要建立农业部门与气象、水利、地质、民政等部门的灾害信息共享与防灾减灾协调、联动机制,以加强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第四,充分挖掘和集成现有农业减灾实用技术并向广大农村推广普及。特别是要研制和推广一大批减灾专用设备和器具,如北方的注水播种机和集雨贮水装置可推广到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

第五,品种抗逆性减退是灾害加重原因之一,急需建立主要作物品种抗逆性鉴定制度并编制品种适宜种植区划,制止盲目引种和跨区种植。

第六,加强农业备灾,除民政部门贮备的救灾物资外,农业部门应建立种子、饲草、化肥、农药、柴油、水泵等抗灾物资储备制度。种子储备除当地主栽品种外,还要储备一些绝收后改种能成熟的救灾作物种子。

第七,在全国普遍建立按流域统筹分配水资源的制度和编制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北方病险水利工程的检修,加大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水利工程实施力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第八,推进农业灾害保险试点,加大投入,首先在主要商品粮基地全面普及农业灾害保险制度,确保粮食安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