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论和谐教育及其构建

2010-04-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蒋笃运 我有话说

和谐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和谐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系统相互适应,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由此可见,和谐教育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系统相互适应协

调发展。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发展的要求,并为之提供重要的人才、知识、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撑。同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等方面发展要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教育持续和谐发展。

教育内部各要素相互协调,处在最优化的育人状态。主要是指国家制定的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都必须体现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各级教育部门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公平,努力促进教育区域和谐、城乡和谐、校际和谐、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和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师与生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教与育的和谐,教育文化及环境的和谐,教育内容、形式、方法的和谐等。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造就和谐发展之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指在学生教育培养中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可或缺,不能偏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指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发挥特长,张扬个性,人人成材。

和谐教育是积极回应并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一种与和谐社会相对应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和谐教育是在现实教育思想与实践基础上的提炼与升华,是对现代教育弊端的批判和反思,是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人民心声和社会要求,旨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创新性特征。

和谐教育以消除教育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探寻教育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探索人的和谐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种能够促进在人类自身发展中不断反思和进步的教育,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和谐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目标,更是追求教育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的和谐发展是相对的、具体的、与时俱进的,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和谐教育的构建

坚持以人为本是和谐教育的核心。一是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社会拥护、学生爱戴的教师队伍,为教师工作、生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就是把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教育规律,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坚持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发展中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层次,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和谐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身心诸方面协调发展,促进学生个体与群体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和谐教育的动力。一是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是靠主观臆断和想当然办事,防止教育大起大落、走弯路,贻误人才培养。二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可持续教育必须把改善人对人生、他人、社会、自然的态度放在第一位,重视培养人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思维方法、乐观的生活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坚持协调发展是和谐教育的保障。教育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指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即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教育的改革、发展、稳定以及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与社会需求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另一方面,指教育自身的协调发展,即教育者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他们成为既具有合理智能结构,又具有健康身心素质的合格的现代公民。

基本的办学条件和经费保障是和谐教育得以建立的基础。从现实情况看,缺乏规范完善的教育财政制度是导致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重要制度性原因,国家应该从调整宏观政策入手探索教育和谐发展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充分体现教育和谐发展要求的经费保障政策。要强化政府的责任,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力度;要建立教育经费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对教育财政的责任,明确社会及家庭应承担的责任;要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平台,建立并完善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促进教育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以和谐教育思想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激发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途径。要积极探索并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教育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城乡、区域、校际间教育均衡发展,为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要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和素质提高,促进人力资源优化,引导师资力量和谐发展。要构筑现代化教育信息平台,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共享,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

教与学在教育实践中是两个基本要素,是两种行为、两个过程,是两个矛盾统一体,统一于学校连续不断的教育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育与学生发展实现和谐统一。即实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知识技能的培养与发展智力、能力的和谐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和谐统一;智力因素发展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和谐统一;全面素质提高与个性、特长发展的和谐统一。

构建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营造一个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和谐环境。就是要建立健全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师生的主动发展。就是要重视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对师生价值观念、校风、学风、教风的引导与教育,营造出一种健康高雅、内涵丰富、活动有序的文化氛围。

学校教育是主体,要发挥其主动性、引导性和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培养其责任感、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还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作用,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推动者。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