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凝聚起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2010-04-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俊林 我有话说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面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严峻考验,都江堰市委始终坚持把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法宝,有效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凝聚了灾后重建的强大合力,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指导下的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开创了灾后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新局面。

深入基层,主动融入

群众,是干部工作作风的直接体现,是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途径,是灾后重建所有工作的基础。面对10余万户受灾家庭的不同境况、不同利益诉求,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按照市主要领导包片、副市级领导包乡镇(社区)、市级部门领导包村(街区)、乡镇领导包组、干部职工包户的灾后重建“五级”责任制要求,以“民情日记”、“乡村夜话”、“板房夜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干部“三走群众”活动,了解民情,全市共收集对灾后重建的建议、意见18500余条,及时组织6万余个就业岗位,救助困难群众近6万户。在灾后重建政策出台后,各级干部坚持逐户走访,逐户发放宣传手册、逐户进行宣传解释,使各项重建政策的群众知晓度达100%,支持率达95%以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先后深入19个重灾社区160余个重建点位(街区),及时协调解决城乡住房重建的规划执行、建材保障、重建资金、项目拆迁、危房拆除等困难和问题,扫清重建障碍,为推进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重建必须集中民众智慧。我们始终坚持问计于民、求策于民,无论是编制规划还是制定政策,都最大限度地征求受灾群众的意见,使群众真正成为重大决策的参与者,有效建立了广纳群言、集中民智的科学决策机制。在农房重建过程中,规划人员遵循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四性”原则,充分吸纳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公共配套、产业提升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科学编制农村灾后重建规划。在城乡住房重建中,特别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城镇重建利益格局,政府相关人员深入受灾居民家中,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城乡住房重建政策体系,得到了理解和支持。为加强各板房安置点的管理,我们还充分发动群众,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逐步形成了属地化管辖、规范化进出、社区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安置管理规范,推动了和谐板房安置点建设。在村级治理实践中,我们发挥群众主体地位,探索设置了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基层组织,做实了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了基层治理新机制。

发动群众,尊重创造,为加快重建增添动力源泉。在城乡住房重建中,全市及时公布点位规划、建设方式、产业发展、基础配套等情况,由群众自主选择重建方式,鼓励群众大胆实践,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打造了林盘保护与集中安置重建相结合的天马镇向荣村模式、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蒲阳镇花溪村等10种农房重建模式,以及幸福社区“原址重建”、龙潭湾社区“组合式重建”等12种城镇住房重建模式。在产业重建中,允许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创新开展产业重建,大胆探索了龙池镇南岳村7组宅基地集中入股、商住实体分离的模式,向峨乡棋盘村猕猴桃产业“顺租反包”等产业重建模式,实现了住房重建与产业重建同步。

加强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对加快推进高效重建至关重要。建强基层组织,积极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在过渡安置点建立4个临时党总支部,成立32个产业党总支,扩大了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建强党员队伍,全市组织开展了300余场“流动党课”,党员意识明显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全市301名奋战在灾后重建一线的党员受到了各级党委的表彰。建强干部队伍,先后选派3358名机关干部驻村(社区)锻炼,65名村干部到部分乡镇和市级单位协助工作,增配45名副局级干部充实13个乡镇班子,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增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动力。

灾后重建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高度关注,高度敏感。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了“阳光重建”。具体工作中,我们在强化决策监督、执行监督、问责监督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坚持灾后重建政策、重建规划以及重建重大项目等重大决策信息,以电视、报纸、政务公开栏等各种载体及时向社会公开、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对城乡住房重建等政策执行过程中涉及的原有房屋权属、房屋灾损程度、重建意愿受理登记等基础信息,救灾物资、重建补助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实施全程公开、全面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坚持有报必查、有查必复、有过必纠、有责必问、违法必究,开设灾后重建网络监督箱,发动群众广泛监督,确保了重建的公平公正以及透明高效。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都江堰市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