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救援的奇迹 生命的奇迹

2010-04-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荣 本报特约记者 李建斌 我有话说

两个奇迹

历史,将铭记抢险救援史上的这一奇迹。

4月5日晚上,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截至目前,成功获救的115人,多数生命体征平稳,6日将有60人转运太原治疗。

至此,一场生命大救援取得重大进展。

回溯3月28日13时4

0分左右,由中煤一建公司63工程处承建的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发时,共有261人在井下作业,其中108人升井,153人被困井下。

事故发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主要领导立即赶到现场指挥抢险救援,按照抽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要求,全力组织抢救。社会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全体救援人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奋战8天8夜,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成功救出115名被困工人。

被困工人也以自己的顽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现场救援另外38名工人的工作仍在继续紧张进行。

“153”:共同努力的特殊数字

由12人组成的卫生部专家组,风尘仆仆赶赴当地医院,立即与专家会商,了解被困工人的身体状况,并商量下一步的治疗预案。目前,专家组正指导救治获救工人。

透水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卫生厅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派山西省人民医院张汉伟院长带领第一支省级医疗队紧急赶赴事故现场。

4月2日下午,当当的敲击声,表明井下被困工人的生命迹象,三千救援大军兴奋起来。省卫生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卫生部的要求,在充分征求省内外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医疗救治方案,成立了医疗救治工作领导组和专家组,并详细制定了井下救治、坑口救治、转运途中救治和医院救治四个具体方案,指定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河津市人民医院、河津市中心医院、稷山县人民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5家医院为首诊定点医院。

在整个救援工作中,“153”成为共同努力的特殊数字。

5家医院为首诊定点医院共预留床位153张。

四支医疗救护队――运城救护队、临汾救护队、晋煤集团救护队、中煤集团救护队迅速组建起来,153辆救护车参加救治,并对所有参加救治任务的医务人员都提前进行了培训和演练,确保各环节都能顺利衔接,圆满完成救治任务。

细节见爱心。如向井下输送生理盐水、5%葡萄糖液、牛奶,每日各投放3次,每次每种153袋。袋上须标明每次饮用不得超过100ml,两次饮用间隔在1小时以上。在每辆救护车发放了救护运输指南,详细指导出坑者如何蒙眼避光,如何保暖,做到一人一车,一医一护,并将救护车辆排队,按编号护送到指定医院。

呵护顽强的生命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工作,省卫生厅根据工作需要又将专家组成员增至32名,细化每一项救援工作。

4月5日零点40分,当第一名生还者被抬出矿井,医疗救护队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坑口救护队有条不紊的将工人迅速抬上救护车,在车上便展开救治,整个救援工作在紧张而有序的过程中进行,截至4月5日20时,115名被困工人分别被安置在3所定点医院,其中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收治伤员36名、河津市人民医院收治伤员49名、河津市中心医院收治伤员30名。省级医疗专家组会同卫生部专家组对所有伤员一一进行了详细诊治,根据不同情况逐一制定治疗方案,尽最大努力提高伤员治愈率。

救援还在进行。人们心系同一个目标:呵护这些顽强的生命。

(本报山西乡宁4月6日零时电)

四月五日,华晋焦煤王家岭矿“三・二八”透水事故首批获救矿工升井,被急救车送往医院救治。目前现场救援工作仍在进行。

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搜救队员全副武装带上搜救设备准备下井展开搜救工作。新华社记者高学余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