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好兄弟,全国人民牵挂你们

2010-04-0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谈国际常规看救援知识

――连线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孟斌成

本报记者张蕾

4月5日,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进入第9天。本报记者连线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

任孟斌成时,井下153名被困人员中已有115人获救,对余下38名被困者的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

记者:作为救援专家,您对救援工作目前的进展作何评价?

孟斌成:非常成功。如此大规模的救援工作,时间这么长、被困人员这么多、水量这么大,可以说在国内外都很少见。目前获救被困工人生命体征平稳,令人感到欣慰。

记者:国外遇到类似的煤矿事故时,一般会采取什么样的救援措施?

孟斌成:像王家岭煤矿这么大的透水事故,在国外比较少见,工程规模没有这么大。以美国2000年左右发生的一次煤矿透水事故为例,当时他们只有9人被困井下,而且打孔最深处也不过100米;而王家岭煤矿由于地处山区,打孔最浅也有251米深,最深处则达到四五百米。

对于煤矿透水事故,国外的常规救援方法通常也是排水、打钻孔联系井下被困人员、向井下输入营养补给、打直径600毫米的大孔提升被困人员等等。

记者:在此次救援行动过程中都采取过哪些技术方案?可行性如何?

孟斌成:当时有人提出让潜水员潜下去救人。实施“潜水员”方案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水要有透明度,二是遇到危险可以紧急提升到地面。我们知道,矿井下的水因为粉尘的缘故非常浑浊;再有,矿井下水中有矿车、皮带、风筒、电缆、轨道、工具箱等尖锐硬物,容易刮破水下作业人员的衣物装备。经过实际下去探测后,认为潜水条件不具备,“潜水员”技术方案被否决。

此外,指挥部还曾研究能否派水下机器人(主要能起到水下摄像机的功能)下井探测。同样,这一方案对救援环境也有一定要求,被证明不可行。

记者:为确保能成功救出被困人员,我们在医学和后勤服务上做了哪些前期准备?

孟斌成:我们知道,一般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能够存活的生理期限大概是7天,当然这也与个人体质、周围有无水源、氧气空间如何等因素有关。在此次救援过程中,营救人员向坑道里及时输送了氧气和葡萄糖、生理盐水等营养液,相信有相当部分的被困者依靠这些物品得以保持良好的体征,才得以创造存活8天的生命奇迹。

记者:通过这次成效显著的抢险救援行动,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宝贵经验?

孟斌成: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经验可供总结:

1.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决策。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亲临救援现场坐镇指挥,指挥部坚持采取常规有效的排水措施、以压缩机向井下输送氧气等,事实证明这些决断是十分正确有效的。

2.科技救援手段见成效。无论是大小泵齐排水、实时钻孔,还是及时输入营养品和通过电话沟通,救援工作尽可能地采取各种科技手段来开展。值得一提的是,在水还未排空时就提前应用救生艇与救生圈,也为争分夺秒救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3.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此次救援行动中,包括晋煤在内的相关国企集团公司下属单位的主要领导均亲自到场并身体力行;连接水管、泄水泵,安装设备,在井上井下参与救援的,都是最专业的人员;此外,还有公安部门、医疗系统的工作人员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也都服务到位,大大推进了救援速度。有人统计,现场的救援专家达130人,技术人员320人,全部抢险救援人员达到3000人。

4.救援方法得当,现有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此次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促使我们进一步探索救援设备、装备配套办法。下一步,我们打算敦促有关科研院所研发能够快速探明水位、查勘生命特征的仪器设备。还有,我们能否研究出新的防爆探头――一种既可以通话,又可以监测气体,还可以旋转360度观测的探测设备,这种新设备在使用时不会产生火花,可以防爆。

(本报北京4月5日电)

4月5日,救援人员将一名幸存者抬出井口。当日,华晋焦煤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首批获救矿工升井,被急救车送往医院救治。

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每位获救者都有个性化治疗方案

连线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救护处处长秦怀海

本报北京4月5日电(记者金振娅通讯员杨进)“由于153名施工人员被困数百米的地层深处,所以此次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的特大透水事故,最终会给矿工造成因低温导致冻伤而引起一些身体问题。”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救护处处长秦怀海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已经根据每一位获救工人的身体症状,制定了周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据了解,因为低温环境、有毒有害气体等因素的影响,获救工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表现为电解质失衡,以及一些轻微的中毒症状。

秦怀海介绍,在事故发生当天,有关部门就已经紧急启动了医疗应急预案,所有医务人员到位,调集了所有医疗资源现场待命。目前,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河津市人民医院等5家距离矿难最近的医院正对已经获救的115名工人进行救治,每位工人都将由专门医护人员负责救治,其中包括来自全国数家知名医院不同专业的顶级专家、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相关专家、地方卫生系统的专家,以及心理专家在必要时会对获救者进行及时心理干预。此外,大量医生和护士按照原定的编组时刻待命,时刻等待收治其他获救工人。

专家指出,与瓦斯等其他原因导致的事故不同,此次矿难因透水原因引起,长时间低温环境会给人体各个系统带来一定的损伤,造成对人体局部和全身性损伤,局部损伤主要表现为直接破坏细胞进行性微循环障碍与炎性介质释放;全身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对全身各个系统造成的损伤――如血液系统可能出现血液粘滞性增加、血红蛋白和纤维蛋白升高,从而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代谢功能的紊乱,早期可引起血糖升高,随着低温时间延长,由于糖原储备耗尽出现低血糖,同时引起电解质紊乱;心血管系统在低体温情况下,容易引起心动过速和外周血管收缩,导致心动过缓、心脏停止跳动;呼吸系统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支气管痉挛和支气管粘膜分泌粘液增加,随着体温降低会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等;由于寒冷使血管收缩、长时间禁食导致消化道粘膜损伤、功能减弱等。

此外,秦怀海指出,除了上述低温环境因素的影响,还有长时间受到有毒有害气体、饥饿、能量消耗、心理因素等因素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给伤员身体带来影响。目前获救者正处在严密的观察治疗之中,病情尚稳定,但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继发性损伤,还面临很大的治疗任务。

“现在距离事故发生当天已有9天了,对于还未获救的工人来说,因长期被困地层深处、缺乏食物,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容易加重上述可能出现的身体状况,尤其是消化系统。”秦怀海认为,上述情况给下一步的医疗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秦怀海建议,获救者家属一定要平静心情,不要急于和获救者交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救治,帮助获救者身体尽快恢复。

他们发现了黑暗中的第一缕亮光

――第一个发现王家岭矿难被困人员的矿山救护队员驻地速写

新华社记者

来到潞安集团矿山救护中队驻地时,救护队员们有的在帐篷外面歇息,有的在里面吃着桶装方便面,疲惫的神情掩不住丝丝喜悦。

正是这个救护中队,4日22时27分,发现了水面深处的第一缕灯光,从而全面拉开了王家岭透水事故井下救援行动的帷幕,使救援行动疾速展开。

二百米以外,救援的场面正热。一辆辆救护车拉着刚刚抢救上来的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被困人员疾速驶离。

发现第一缕灯光的救护队员名叫郝喜庆,是潞安集团矿山救护大队二中队一小队小队长。

“我正坐在巷道旁的水泵管上,无意中抬头发现水面远处有灯光在晃动,那不是指挥部说的有可能有人生存的工作面吗?”他迅速起身跑向50米外的联系电话,拨出在心里默记了多遍的矿山救护协调组电话号码:8000。瞬间,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传回指挥部。

郝喜庆所在的小队4日下午4时下井作业,主要任务是监测气体,观察水位,监护现场施工工人的安全。这些数据,通过每两小时一报的值班电话,迅速汇总到指挥部,成为指挥营救153名被困人员的第一手数据。

淹没巷道的地下老窑水极度混浊,郝喜庆崭新的救护服已成了泥巴服,油黑一层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一双大手上沾满厚厚的黑泥,脸上黑亮亮的,有许多泥巴。其他10多名工友也和他几乎一个模样。

郝喜庆小队是3日凌晨2时临时接到紧急通知,从长治赶来乡宁参加救援的。尽管当时许多人还在休假,但紧急集合令下达后,休假的队员连夜赶回驻地,其中最远的是从35公里外的家里打的赶回执行任务。早晨6时,应该出发的35名队员和干部全部到齐,一个都没有少。

副中队长告诉记者,救人如救火。抵达王家岭矿后,他们自己协调了两顶帐篷住下,所有生活用品只有配发的一条毛巾。用的是自己带的桶装水,吃的是自己带的方便面。王家岭矿的夜晚寒冷无比,他们连床被子都没有,夜晚就盖着自己的大衣蜷缩成一团。连续两天顿顿吃水煮方便面,一丝青菜都没见过。

而此前两天,他们刚刚向王家岭矿营救工作指挥部捐献了三卡车物资,有饮料、纯净水、方便面、汽艇、手套、大衣等。

房间里,简易钢丝床上除了凌乱堆放的大衣,好像再没有多余的东西。两张钢丝床旁,放着四个塑料凳支撑的木板,显然是晚上睡觉的床。用一块木板搭起的“茶几”上,电磁炉上煮着的开水刚刚开始冒气。

在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像这35名同志一样的救援队员一共有3000多人。从事发后到成功救出部分被困人员的176个小时里,他们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争分夺秒,千方百计地救人。

非常时期,救人要紧。一位工友轻轻地说。

(新华社山西乡宁4月5日电)

4月5日,一名获救矿工被送到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接受紧急救治。当日,华晋焦煤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第二批获救矿工陆续升井。新华社记者吕晓宇摄

光明网友留言

生命奇迹的发生源自人坚韧的意志。加油!

――天黑了

面对自然,个人是如此的渺小;面对困难,国家是如此的强大!国强民福!

――百姓思索

愿井底下的人们平安归来!

――山那边的云

我一直关注救援,有那么多的矿工兄弟被成功救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命的高度重视。真正的不抛弃,不放弃。

――Sophia洋

此次救援成效显著,向所有人员表示敬意!希望继续努力!

――宁静海

9天的坚持,115个鲜活的生命,3000人的救援队,全国人民的期盼,不抛弃,不放弃,为了我们的同胞兄弟!

――趴趴熊

期待着、盼望着,井下的38名矿工兄弟安全升井!

――倔强的芒果

团结一心,必定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为你们祈祷祝福!!!

――老潘

感谢政府,感谢在现场参与救援的勇士……

――叹息之墙

这几天一直对这个救援关注,今天终于得到一个大好消息,期待另外的被困兄弟也能成功得救。

――思念

八天八夜的期待,一百多个生命的存在,有爱就有生命的奇迹,继续为他们祈祷等待。

――怕瓦落地

有党和中央领导人的牵挂,有祖国人民的呐喊,挺住吧,我的兄弟!只要你们有活着的可能,伟大的祖国就是永久的靠山,会不惜一切代价、会不放弃一线希望、让你们重回到亲人身边。

――天空中的鱼

115名被困矿工的二次生命重现,我非常感动。感谢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政府。感谢担负营救任务的3000多人日夜艰苦奋战,感谢白衣天使的护理工作。望被救矿工兄弟们早日康复。

――鹤城一员

(陈晨整理)

救援大事记

3月28日13时40分许,山西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接到事故报告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

3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3月29日,急需物资运送王家岭。

3月30日,国家安监总局通报事故原因。

3月31日,国家安监总局骆琳现场勘察救援设备运转情况。

4月1日,一次成功打通了一个钻探孔。

4月2日14点10分许,从钻探孔里传出敲击声,发现有生命迹象。

4月2日17点10分许,救援人员开始通过钻杆往井下输送营养液。

4月3日13点10分,救援先遣小组下井搜寻被困人员。

4月4日22点,救援队下井展开救援。

4月5日凌晨0点40分,9名被困工人安全升井。

4月5日凌晨1点许,医院展开救治,被救人员生命体征平稳。

4月5日11时20分许,4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1时35分许,5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1时45分许,6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2时许,5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2时10分许,6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2时15分许,7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2时35分许,13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2时50分许,9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3时许,6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3时15分许,7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3时20分许,7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3时45分许,4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4时05分许,16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14时15分许,10名受困人员出井。

4月5日下午,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指挥部开第10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德政宣布,目前已经成功救出115名被困人员。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

链接

部分矿难成功救援案例

●2004年4月11日16时36分,河南新密市郑煤集团超化矿突发透水事故,12名人员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即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实地勘察灾情,根据现场的一手材料,专家们制订了周密科学的救援方案。4月16日9时30分最后一名被困矿工获救升井,至此,12名被困人员在被困109小时后全部生还。

●2006年11月28日19时10分,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军正矿业有限公司马鬃岩金矿三中段发生透水事故,11名矿工被困井下。经救援人员科学决策、全力抢救,到29日11时10分,被困人员全部生还。

●2007年7月29日,河南陕县支建煤矿井因雨水溃入,导致井下两条水平巷道和两条倾斜巷道被淹没。当班下井的102名矿工中33人及时升井,其余69人被困。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施救,科学施救,严防次生事故发生,确保被困矿工生命安全。河南省委省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人先后赶到现场,指挥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共同研究部署了“一堵、二排、三送氧气”的具体抢险方案。

8月1日12时53分,最后一名被困矿工升井。经过历时75个小时的紧急救援,69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