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词解释

2010-04-1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核子

核子(Nucleon)是质子、反质子、中子和反中子的总称,是组成原子核的粒子。它由夸克和胶子组成,属于重子。

质子

质子(proton)是一种带1.6×10-19库仑(C)正电荷的亚原子粒子,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5倍。质子属于重子类,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

克通过胶子在强相互作用下构成。

原子核中质子数目决定其化学性质和它属于何种化学元素。氢原子最常见的同位素1H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构成。其它原子的原子核则由质子和中子在强相互作用下构成。

至今为止质子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不衰变的粒子。但也有理论认为质子可能衰变,只不过其寿命非常长。到今天为止物理学家没有能够获得任何可能理解为质子衰变的实验数据。

水中的氢离子绝大多数都是水合质子。质子在化学和生物化学中起非常大的作用。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可以在水溶液中提供质子的物质一般被称为酸,可以在水溶液中吸收质子的物质一般被称为碱。

卢瑟福被公认为质子的发现人。1918年他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用α粒子

轰击氮原子核,注意到在使用α粒子轰击氮气时他的闪光探测器纪录到氢核的迹象。卢瑟福认识到这些氢核唯一可能的来源是氮原子,因此氮原子必须含有氢核。他因此建议原子序数为1的氢原子核是一个基本粒子。在此之前尤金・戈尔德斯坦就已经注意到阳极射线是由正离子组成的。但他没有能够分析这些离子的成分。卢瑟福发现质子以后,又预言了不带电的中子存在。

物理中质子常被用来在加速器中加速到近光速后用来与其它粒子碰撞。这样的试验为研究原子核结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数据。慢速的质子也可能被原子核吸收用来制造人造同位素或人造元素。核磁共振技术使用质子的自旋来测试分子的结构。

反质子

质子的反粒子是反质子,反质子是1955年埃米利奥・塞格雷和欧文・张伯伦发现的,两人为此获得了195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粒子

粒子(particle)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分。最早发现的粒子是电子和质子,1932年又发现中子,确认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比起原子来是更为基本的物质组分,于是称之为基本粒子。以后这类粒子发现越来越多,累计已超过几百种,且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此外这些粒子中有些粒子迄今的实验尚未发现其有内部结构,有些粒子实验显示具有明显的内部结构。看来这些粒子并不属于同一层次,因此基本粒子一词已成为历史,如今统称之为粒子。需要说明的是,粒子并不是像中子、质子等实际存在的具体的物质,而是它们的统称,是一种模型理念。就好比说“动物”,有狮子、老虎等,但并没有“动物”这种生物,所以“动物”一词是一个统称,“粒子”也一样。

基本粒子

基本粒子(e l e me nt ar y par t i cl e s)构成一切物质实体的基本成分;也指量子理论中有基本力的粒子。严格地说,基本粒子是不能再分解为任何组成部分的粒子。在这一定义下,只有夸克和轻子两族基本粒子。但是,虽然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这两类重子都不可能分解为它们的夸克成分,因为独立的夸克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尽管质子和中子以及其他重子由夸克组成,它们常被看成是基本粒子。(石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