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警惕生态项目变生态杀手

2010-04-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华为 我有话说

内蒙古一国家生态治理区变身高尔夫球场,引起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忧虑和质疑。据报道,当地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并被列入鄂尔多斯市“限制开发区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国家不惜斥巨资实施“晋陕蒙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建设”。

如今,科技工作者长期倾注无数心血换来的这片稚嫩的

绿色正在被破坏和蚕食,巨大的工程土方量产生的松土及不稳定的人工边坡,严重影响了水土资源的平衡;为维护人工草坪和高尔夫球场运营而过度抽取地下水,则无异于在几近干涸的土地上“吸血”,导致大面积固沙防风植被因缺水死亡,使得风沙卷土重来。

众所周知,高尔夫球场因为占地范围大,且常常侵占大量良田绿地,一直受到国家的严格限制和管理。近年来,有关部门更是不断对高尔夫球场建设发出“封杀令”,不仅连续发文要求停止高尔夫球场用地的审批,还曾明确下文将高尔夫球场列入禁止用地项目。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这座在国家级生态治理区域动土,规划占地7000亩,顶风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是如何通过各级部门的审批与检查的?据悉,该球场在环保部门办理环评手续时,使用了“新农业园建设项目”这样一个颇具迷惑性的名头,申报的建设内容则是休闲度假。正如相关人士透露的那样,出于对政策的敏感,球场建设者尽量不使用“高尔夫”字眼,而是采用了“新农业园”的含糊名称,并宣称要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作出新的积极贡献。出人意料的是,这样蒙混过关的简单障眼法竟然奏效了。只要相关部门在立项、环保审批、用地等环节上较真一点,这一招术便会露馅。可惜,结果是一路绿灯,造成严重损失。

明明是“新农业园”这样一个很环保、很生态的项目,却搞起与生态环境建设南辕北辙的高尔夫球场,这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把戏,恐怕并非个案。近年来,各类生态公园、生态示范园、农业观光园等的建设蔚然成风,其中绝大部分是货真价实的,为当地生态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休闲娱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其中也不乏滥竽充数,甚至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生态旗号搞变相开发的事例。这些工程项目利用概念差别,打审批的擦边球,在几棵小树或零星草地的粉饰和掩护下,大建商品房和娱乐场所,而某些地方主管部门出于利益考量或者灰色默契,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正是一些地方,高尔夫球场、别墅等国家明令禁止的用地项目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更多的需要从减少“打扰”和顺其自然开始。个别所谓生态园、农业园、种植园在生态保护的幌子下,“放心大胆”地搞变相开发,“名正言顺”地避开监管,正是需要我们警惕的生态杀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