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伟大时代为何难觅伟大作品

2010-04-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韩小蕙 我有话说

我们怎样才能走向伟大作品

铁凝:

我对文学的理解就是,它审判的意义是否大于理解的意义?我想,最终文学可能有审判的成分在里面,或是被审判或是自我审判,但最终,理解的比例还是应该大过审判。因为审判是比较容易的,

而理解是需要有非常强大的韧性和耐力,对人生对生活不疲倦的不败的耐心应贯穿作家整个一生。一个作家如果没有这种理解的能力,那么,他跟文学是没有关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所能包容的,一般就不仅仅是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原始美德,最终还得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

贾平凹:

我们需要写伦理,写出人情之美;需要关注国家、民族、人生、命运。这方面我们还写不好,写不丰满。但是,我们要努力达到这个目标。或许一时完不成但要时刻心向往之的,是写作要超越国家、民族、人生、命运,将眼光放大到宇宙,追问人性的、精神的东西。

赵玫:

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每一次新的飞跃都是由思想革命作为先导的。只有人的观念的进步,才会有社会的前进。古今中外的文明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不幸,一种文明的衰落,归根到底是因为失去了思想的驱动力。所以应该看到,在今天飞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中,如果缺失了人文精神,也就必然缺少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雷达:

我有一个比较固执的看法:传统文学这一块,或叫纯文学,要能够在时间之流中站得住,决不是倒向市场化、类型化、时尚化、网络化,用通俗文学的某些元素所置换。恰恰相反,它需要的是更加坚守纯文学的审美立场,并且接受经典化的洗礼,才能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存在下去。现在有种说法,说是唯有“深层次的媚俗”,才是文学的唯一出路。对此我表示怀疑。对大多数写作来说也许需要这样,但文学的生命却在于向经典化的攀援。

大自然的万物才是最有个性的,而机械和电子产品却是千篇一律的。社会越是向物化发展,人就越是需要倾听本真的、自然的、充满个性的声音,以抚慰精神,使人不致迷失本性。文学有没有动人心魄的力量,能否被时代人心长期需要,就看它能否不断发出清新而睿智的独特声音。

我预计,快餐文化一定会更盛行,但真正的文学不该是一只热狗加一杯冰激凌。大多数人不再相信永恒是可以理解的,但倘若连作家自己也不相信永恒了,那将是文学的悲剧。文学无疑要被数字化、复制化、标准化、网络化的汪洋大海所包围,这是原创性被消解、个性被削平的最大威胁;而艺术一旦失去了富于个性的表达就不再有魅力了。

王兆胜:

作家的创作需要质朴无华,也需要诚实恳切,还需要感恩之心,更需要天地境界。要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的诗意,在凡人琐事中发现高尚的审美境界,从而增加文章的广度、深度和厚度。

文学说到底是人生、人性、生命、人情、人品的外化,优秀的作品不是“写”和“造”出来的,而是“修”和“流”出来的。一个作家与其说整日地想着创新,还不如在人品和文品上进行双修,当他或她对于天地人生确有参透,付诸文字时,一定会有天地至文产生。试想,当一个作家没有爱心和感恩之心,只相信动物法则时,他如何能够写出温暖人心的绿色佳作?

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报告文学作家:

回顾与梳理近些年来的文学创作,尽管文学作品种类很多,也涌现出了不少新锐作家,但提供给读者的精良作品并不多,甚至是很少,跟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这个恢弘的大时代很不匹配。我们没有大作品,包括我自己在内。

一个根本性原因是现在大部分作家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不到位,只能玩点文字技巧;或远离自己生活的内容,凭空写些历史题材;或写他老家和小时候那点儿生活经历;或者对道听途说的一些故事进行编造。这跟我们时代对文学的要求格格不入。

李建军:

在我看来,学习的问题殊为重要,作家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水平。

经典作品是取用不竭的资源,意味着成熟的经验和可靠的方向。没有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和借鉴,无论谁都不可能写出伟大的作品。现在的中国作家们读书太少,在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上,有的作家只偏于一隅,甚至只局限于研习明清以来的消极的经验,而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包括俄罗斯文学在内的人类文学的伟大经验,不仅浑然无知,而且盲目地排斥。我坚定地认为,除非把自己变成像鲁迅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样善于学习经典的人,否则,我们别指望当代的那些“著名作家”写出真正意义上的伟大作品。

走向伟大作品的正确方向

李冰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活动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多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中确立主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在创作实践中,更好地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

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文学创作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把人民作为文学创作的表现主体和服务主体;

要深刻理解文学创作应当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从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寻找和发现文学创作崭新的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

要深刻理解文学创作应以更宽广的胸怀面向世界,向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文学创作经验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创作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老一辈文学家曾为我们留下了一批不朽的著作和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图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展示的老舍作品人物形象剧照。(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