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天路创造奇迹

2010-04-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舒春平 通讯员 温常青 张涛 我有话说

新藏公路是新疆通往西藏阿里地区的唯一通道,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交通命脉。新藏公路北起新疆叶城县,穿越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昆仑山,南至珠穆朗玛峰山下的西藏拉孜县,全长2000多公里,平均海拔45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山公路。8年前,武警交通八支队官兵奉命担负这条“天路”的养护保通任务,用热

血和生命创造了新藏公路全年畅通的奇迹。

攻克高原公路养护多项难题

8年前,新藏公路像游丝一样时断时续,全线每年只能在七、八两个月正常通车,农牧民种养的药材、牛羊运不出来,内地的物资运不进去,所运蔬果常因道路断绝而腐烂,严重制约西部边疆经济发展。

2002年4月,八支队官兵奉命担负新藏公路界山达坂至萨嘎1375公里路段的养护保通任务。这段路有900公里处于平均海拔4600多米的永冻地带,穿越500多公里的无人区,横跨3大水系、8座高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地质最复杂、养护最艰巨的道路。因特殊的地质结构和复杂气候条件,这条公路被专家称为“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书”,许多公路病害是世界难题。

年过半百的八支队总工程师郭枝明硬是不信这个邪。为了攻克高原冻土翻浆的难题,他带领技术人员连续200多天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闯险滩、涉冰河、爬雪山,反复研究冻土层翻浆的特点规律,收集高原冰山公路养护数据,撰写了《界山达坂试验段科研项目配合操作办法》、《冰山达坂施工回冻速度应把握的几项要点》等理论文章,总结出“路基通风、保温材料应用”、“入冬前开挖盲沟导流,冬季巡查疏导排水”等17项道路养护科研成果,成功征服了高原冻土翻浆这个新藏公路畅通的“拦路虎”。

八支队官兵经过8年艰苦鏖战,攻克公路沙化病害、流沙陷车、冻土翻浆、雪害冰坎、水毁环保等10多个世界性高原公路病害难题,将界山达坂、多玛沟、日松桥、门士沟等200多个“卡脖子”路段变成坦途,把人称“死亡谷”“鬼门关”“坟墓”等100多处危险路段变成平安路。现在,新藏公路实现全年全路段通车,好路率从过去的“零”,提高到62.3%,行车时速平均提高40公里,日均车流量增长5倍。

为各族人民筑起平安路

新藏公路流传一句谚语:“库地达坂险,犹如鬼门关;麻扎达坂尖,陡升三千三;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界山达坂高,伸手可摸天。”高原恶劣的地理环境,频发的自然灾害,经常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保畅通就是保西部大开发。”2002年8月,八支队官兵在新藏公路帕羊达坂至马攸木拉达坂100多公里的路段,打响保通攻坚战第一仗。这里平均海拔5100多米,道路在悬崖峭壁、乱石林立、危岩倒挂中穿过,在新藏线上被称为“鬼门关”。高原的天,猴子的脸。海拔5100多米的冰山达坂,一会儿寒风刺骨,一会儿烈日灼人。许多官兵脸被寒风吹裂流血,又被强烈的紫外线烤干结痂。官兵们昼夜轮番拉运高原红土固基铺路,困了在帐篷里睡一会儿,渴了喝一口冰河水,饿了吃一碗干菜饭;连续30多天奋战,官兵们没有脱过棉衣、洗过一次澡,硬是提前45天打通了100多公里毁坏路段。驻地帕羊镇党委书记扎西看着红色路面上运送物资的车辆,感动地说:“武警官兵为我们铺了一条走向富裕的红地毯!”

新藏公路上,长年险象环生。八支队在公路沿线设立遇险报警点30多个,医疗救助站27个,开设救援电话150部,树立了“有困难找武警”的指示牌。

去年初,20多名乘车到神山朝圣的群众,在仲巴县新藏公路掉进2米多深的沟壑,被突降的大雪困了3天,随身携带的干粮已吃完。八支队二大队四中队指导员李志鹏闻讯带领10名战士身背食品前去营救。山地里积雪达1米,看不清路径,稍不留神就会掉下深坑。李指导员拿着2米多长的铁杆在前探路,领着大家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寒风中走了一天两夜,每个官兵鼻子都冻肿了,耳朵冻起了水泡,及时将食品送到被困群众手中。3天后,道路抢通。被官兵解救的20多名朝圣群众激动地将圣洁的哈达献给八支队官兵,称他们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兵”。

在八支队勤务统计簿里,记录了这样一组数据:担负新藏公路养护保通任务8年来,八支队处置车祸2600多起,解救被困车辆2400多台,解救遇险群众7200多人,组织医疗小分队巡诊送药400多次,救治各族贫困患者1300多人。

在离太阳最近的路上送幸福

2008年8月,受热气流影响,高原融雪形成大面积泥石流,从海拔6700米的雪山上直冲而下,将界山达坂的路基、涵洞全部冲毁,100多台向阿里运送物资的车辆被困。在工程机械不能进入抢通现场的情况下,时任支队长邢秀银带领官兵冒着随时被泥石流冲走的危险,在极度缺氧的情况下,咬着牙靠手抬肩扛,将冲走的一根根1000多公斤重的水泥涵管搬回原位。经过连续一天一夜的奋战,眼看道路快要修好,山洪又一次将刚修好的涵洞冲垮。官兵再次抢修整整一天,硬是用血肉之躯打通了道路。当被困的100多台车辆安全通过时,司机们都不约而同鸣响喇叭,向官兵们表达自己由衷的敬意。

8年里,支队官兵在这条离故乡最远、离太阳最近的公路上送幸福,留下数不清的佳话。

日土乡过去没有一条公路,40多户群众外出只能翻山越岭,每到雨雪天气这里就成了一座“孤岛”。看到这种情景,八支队官兵采石运土,为乡民修筑了一条连接县城的30多公里道路。看到牧民承包的草地无水灌溉,官兵又连续奋战8天,为牧民筑起一条长12公里的引水渠,把河水引进草地……而今的日土乡,一座座民房整齐宽敞,小学校里书声琅琅。

前年,国家在西部实施安居工程,新藏公路附近10多个定居点因道路不通,不方便卖牛羊,许多牧民不愿意来此定居。八支队官兵义务给定居点筑起连接新藏公路的条条沙石路,推动了国家安居工程的顺利进行。

8年来,八支队义务为沿线村镇修路260公里,出资200多万元帮助沿线各族群众发展生产,完成阿里地区狮泉河镇道路改造、体育中心建设和普兰县、日土县街道改建等20多项工程。官兵与沿线孔繁森小学、萨嘎县中心小学等9所学校建立共建关系,为中小学捐款6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920多名。

“倒下也要做块铺路石”

八支队担负的新藏公路养护路段,平均海拔4663米、空气含氧量是内地的40%,人在躺着不动的情况下,心肺负荷量相当于内地负重45公斤行走。官兵们在高原上护路保通,每天要闯“鬼门关”、跨“死人沟”,时刻忍受着呼吸困难、胸闷、头痛、呕吐等高原反应,随时面临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等疾病的生死威胁。

在新藏公路零公里的新疆叶城和西藏阿里烈士陵园有4座墓碑,上面刻着八支队烈士黄帅、苏永吉、李新普、马逊飞的名字。

为了西部边疆经济发展,为了把党的温暖送向高原,八支队先后有4名官兵光荣牺牲,12人负伤致残,40%的官兵患上高原疾病。八支队被国家交通部和西藏自治区评为“交通战备先进单位”、“养护保通先进单位”、“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和“双拥工作先进单位”;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武警部队评为“支援西部大开发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