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防灾减灾教育应早日进课堂

2010-04-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姚晓丹 我有话说

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发生的地震牵动人心,在灾害面前,中小学生如何自救,学校日常的防灾减灾教育如何落到实处等都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汶川地震后,根据教育部门的部署,各地的防灾减灾教育都提上日程,很多学校每年定期举行演练,一些省份

把安全教育列入学生课程体系,一些中学针对具体灾害的应对情况编写了校本教材。在前不久结束的第15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上,各地的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演练。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灾害,更好地躲避灾害?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徐伟(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副教授):

防灾减灾教育应从小抓起

灾害知识的传授、防灾教育的进行应该越早越好,让自救成为一种意识。日本的防灾教育做得很好,因为日本把防灾教育真正作为一节课来推行,而这节课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在日本,一些幼儿园甚至每天都利用课间休息作简短演练,看看有序疏散需要多少时间、哪条路径是最合适的等等,并把这些数据作为参考。这样的日积月累使他们把自救变成一种习惯,一旦灾害发生,可以更好地应对。举个例子,日本学生入住宾馆,第一件事就是看逃生路径。日本小学生每人都有一个应急包,装着灾害应急的一些必备品。我们国家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防灾教育。没有条件的可以不准备硬件,但是至少要让学生熟悉校园路径、了解避难场所、了解灾害情况并懂得应对,把这些技能变成习惯。当灾害真正来临时,中小学生可以保持清醒,不慌张,有序撤离。

罗云(中国地质大学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

士生导师):

安全教育应规范化、日常化

我建议安全教育列入课程体系,成为必修课。河南省最近把安全教育列入课程大纲,从小学到高中,每学期有两到四个学时,这些我们都参与了,而且编写了相关的校本教材,培训师资,这是非常好的。我认为,目前每年一次的安全教育日,各地学校突击演练不能解决问题。安全分为三个层面,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救援。对于灾害教育,一些常规的如交通安全等日常可以接触到,而且学生自身可以预防,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但自然灾害日常不会出现,个人很难预防,对第二个层面即事中应急,我们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但应急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复训练,它是一种技能,不但应知,而且应会。安全教育应该日常化、规范化,比如火灾需要使用灭火器,只学习一次的话,长时间不练习可能就忘记了,要通过日常化的培养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素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