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人民同在,用真情传播

2010-04-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徐京跃 周玮 白瀛 璩静 我有话说

与人民同在,用真情传播。

2010 年4 月14 日7 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美丽的玉树成为一片废墟,2000多个鲜活的生命不复存在,这是一次被称为世界上救援难度最大的地震。

山还在摇,地还在动,但向玉树集结的

号角已然吹响。一批热血儿女在第一时间赶赴震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报道。

他们就是中国记者,用笔、用心、用情、用爱,记录历史,传递希望,点燃爱心,凝聚力量,向世界展示一个经历重大灾难考验的民族,有着怎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勇气和信心。

4月23日凌晨,本报赴玉树灾区第二批报道组成员何平(右)、蔺玉红正在结古镇帐篷里写稿。他们刚刚抵达灾区,就迅速投入采访。本报记者高腾摄

到玉树去!以最快速度,向震区集结

玉树地震了!

要在第一时间把震区的消息传递出来――中央各新闻媒体记者纷纷以最快速度,向玉树集结。

在抗震救灾报道展开的关键时刻,中央领导同志明确要求:宣传思想战线要坚决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坚持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认真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着力营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良好氛围,为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从奔赴灾区的那一刻,中国记者就成为抗震救灾一线的战士。他们忘记了高原反应带来的恶心、头痛,忘记了疲劳、困倦,一心想告诉全国、全世界玉树地震灾情。他们在一片片废墟上寻找,在一个个救援现场中发现,不断纪录,不断报道。

“我是记者,在现场报道”。14日8时6分18秒,新华社发出首条英文快讯;8时29分55秒,发出首条中文快讯;电视报道第一时间配合图表、文字进行了口播。14日下午15时25分,新华社两位记者抵达玉树巴塘机场,分别发出了第一条来自地震灾区文字、图片稿。新华社迅速成立了玉树抗震救灾报道前方指挥部。从地震发生到21日上午,新华社共向地震灾区派出记者近100人次。

“我是记者,在现场报道”。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在14日8时23分以字幕形式播出地震突发消息,8时26分播发地震发生的口播新闻。17时13分,中央电视台开始在震区进行实时连线报道。同时派出5人采访组随中央领导同志前往震区采访,安排9人报道组搭乘国家地震救援队专机赶往震区,调集驻兰州、西安、成都应急报道点记者从陆路赶到灾区。至14日夜,央视到达玉树震区采访报道人员已有22人,连夜成立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前方总指挥部。

“我是记者,在现场报道”。人民日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第一时间成立青海玉树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抽调9名记者成立了玉树抗震救灾前方报道组。他们兵分两路,从北京和西宁紧急出发,分别于14日下午、15日上午到达震中玉树县结古镇。1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消息《青海玉树灾区救援全面展开》,并推出《抗震救灾特刊》。

“我是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13位记者赶赴地震灾区。为了向受灾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和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迅速在藏语广播中安排每日8小时康巴方言节目,全力满足青海玉树抗震救灾需要。4月17日17时,调整后的藏族康巴方言节目在玉树上空响起,灾区的广大藏族同胞通过广播中自己熟悉的语言了解了抗震救灾的具体情况,及时收听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同胞对地震灾区的关怀和援助。

“我是记者,在现场报道”。光明日报先后派出两批7位记者奔赴灾区,其中4人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报道;经济日报派出两名记者在当天连夜赶到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先后分两批派出6名记者前往灾区进行采访报道;中国日报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题报道小组,先后向灾区派遣了三批共9名资深文字、摄影记者。

“我是记者,在现场报道”。这是党和人民的要求,这是新闻记者的职责。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哪里有现场,哪里就有我。广大新闻记者把笔、镜头和话筒对准抗震救灾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海拔4000多米的震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15日至22日,人民日报共刊登言论11篇,消息、通讯等各类报道400多篇,图片70余张,连续推出抗震救灾特刊8期。

――14日至22日16时,新华社共播发对内中文稿837条;对外中文稿346条,对外英文稿319条;中文图片图表1921张,对外英文图片图表1291张;音视频稿件949条,直播16场。

――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纷纷推出“抗震救灾特刊”或“抗震救灾专版”。4月15日至22日,光明日报共推出抗震救灾特刊7期,刊发报道207篇,图片80张,评论10篇;经济日报刊发“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专版29个,稿件350篇,图片图表127幅;中国日报及网站共用中、英、法三个语种刊发抗震救灾稿件1265条,图片图表790幅。

――截至4月21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共播出相关报道1689条,直播105场次,中文国际频道累计播出新闻千余条,直播节目21场,英、阿、法、西、俄5个国际频道播发新闻2933条,直播12场次。截至4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也分别播发青海玉树地震稿件5800多条次、40000多条次。

――青海当地媒体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加入了报道大军中。地震发生后一天之内,青海日报共发特刊6个版,文字稿56条。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全天现场直播,连线230多条次。青海电视台共采制播出新闻节目132条次,共840分钟。西宁人民广播电台共采制播出新闻节目160多条次,与现场连线4次,与西宁社会各界连线50多次。

通讯、快讯、直播、连线、手记、号外、特刊、微博,一切可以调动的传播手段都在为抗震救灾报道服务。中国新闻工作者不辱使命、肩负重任、舍生忘死、奋勇当先,践行着和人民在一起的铮铮誓言。

过去的8个日日夜夜,记录着成千上万个感人的故事

“高原缺氧,我们不缺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高原缺氧,我们不缺忠诚,这就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就是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一位在灾区采访的记者不无感慨地说。

过去的8个日日夜夜,奋战在玉树地震灾区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的笔,用他们的摄影摄像机,更用他们的心、他们的奉献精神,记录着无数感人的故事,而他们自己的故事,也感动着千万读者、听众、观众。

从海拔几十米的平原地区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很多记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灾区天气变化瞬息万变,时而冰雹突袭,时而沙尘飞扬,夜间温度一度在零下8摄氏度左右,一些记者出现了感冒的症状。

灾区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到达灾区至今,人民日报报道组全部人员挤在一顶约15平方米的帐篷里,许多记者一直没有刷牙、洗脸。灾区上厕所困难,许多记者从中午开始就尽量少吃饭、少喝水。年近花甲的人民日报青海分社社长郅振璞,担任前方报道组党支部书记。他不顾身患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炎,坚持从西宁赶到玉树。他们说:“党报记者就是要时时刻刻同人民在一起,灾难来临的时候更应该这样。”

新华社记者初到玉树时,灾区停水断电,他们不怕艰苦、勇于战斗、甘于奉献。记者张严平到达玉树后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当天夜间因缺氧头痛彻夜未眠,但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门采访,直到晚上9点才回帐篷。记者黎云去青海前已经感冒,但接到任务后二话不说就直奔玉树。到前方后,高原反应厉害,头疼、呕吐严重,仍然坚持采访。记者李刚,高原反应厉害,加上没有休息,在玉树期间出现严重头痛,采访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与救援部队一起穿走在废墟之间,拍摄了大量画面冲击力强的照片。

“我还行”,这是中央电视台女记者张泉灵晕倒在同事身边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个两年前刚从珠峰上下来就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铁姑娘”,虽然有着高原采访和地震采访的经验,这次终于没有抵挡住极度疲劳与高原、严寒的侵袭,晕倒在深夜采访返回的路途上。在玉树地震报道中,她在堵车的情况下,徒步11个小时重访扎西大同村,拍摄了才哇这个藏族基层干部在灾难面前,在失去亲人的悲痛面前,勇于奉献的感人事迹。经过紧急的抢救,苏醒过来的张泉灵说:“我不能食言,不能对不起这些抗震救灾的英雄们”。4月21日,她挣扎着起来,不顾领导的一再劝解,在11点前完成了全国哀悼活动来自玉树的报道。

刚发生地震的头几天,灾区帐篷奇缺。15日,新闻中心集结了100多名全国各媒体的记者,总共就有2顶帐篷,很多记者就坐在凳子上,或在帐篷外,或在车子里过夜。灾区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最热的时候可达到20摄氏度,晚上最冷到零下15摄氏度。刚到震区的第一天,没有被褥,经济日报记者马玉宏和李琛奇缩在一起,裹着大衣在地上坐了一宿。后来虽然买来了被褥,但到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就被冻醒了,腿也疼,腰也疼。由于震区一些道路毁损,马玉宏和李琛奇走路赶到乡村,每天都要走五、六公里的山路,高原反应出现头晕、心率快,两人走得很慢。摄影记者李树贵为了拍摄到一组感人的照片,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常常是几个镜头拍下来就呕吐几次。每天他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奔波在地震灾区的废墟瓦砾之中,用镜头记录着救灾前线中的一个个感人场景。

4月17日,黄金救援72小时刚刚过去,玉树抗震救灾战斗进入第四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以“为生命争分夺秒”为报道主题,派出多路记者驻守医院,见证生命接力。其中尤以独家追踪报道藏族一名面临难产孕妇从灾区临时帐篷转移到西宁医院,最终获得成功救治生产的全过程引起强烈反响。从16日晚到17日凌晨,记者杨超跟随救援队参与了孕妇从登上飞机至安全到达西宁医院生产的全过程。记者用温情的报道,捕捉每一个细节,让听众的心为孕妇的安危所牵挂。节目播出过程中,无数听众发来短信,表达他们的关心、激动和感谢。一位西藏那曲的听众说:“听到新生命的啼哭,我也喜极而泣,想用我们藏族最吉祥的语言对这家人说:扎西德勒!同时也谢谢大家……太感动了!”

一篇篇激动人心的报道,一张张过目难忘的照片,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镜头,一次次催人泪下的直播,让信心和力量传递,让温暖和希望延伸。

一篇篇新闻作品,见证了灾难,也见证了灾难中的奋进

用心灵体会灾区人民的坚强,用爱传递大灾大难中的感动,这是中央电视台女记者李小萌的报道风格。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故事“路遇”感动了无数的观众,李小萌失声痛哭的镜头深深印在大家的脑海里。《小萌震区观察》以每天一个关键词的形式,突出故事性和情感性,报道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八方支援的精神。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如何上厕所可以说是每个女记者都面临的最大问题,李小萌尽量少吃、少喝,然而高原的干燥又让人必须多喝水。李小萌在采访时才喝一口水,润一润嗓子。很多记者奇怪,为什么她平时总是干着嗓子说话,采访时反而声音清楚。

全面的报道,深入的报道,真实的报道,在这场大地震中,全国新闻记者饱含着对人民的感情,展现人性光辉,挖掘精神力量,推出了感动中国的新闻精品。

――他们深刻展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对灾区群众的深切关怀。

新华社精心组织的重点报道《同人民在一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开展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纪实》《72小时生命大救援――抗击玉树地震情景再现》《我们万众一心我们永不言弃――全国各地援助玉树灾区纪实》等,气势恢弘,充满力量。人民日报刊发的反映各族群众患难与共抗击地震灾难的通讯《废墟上盛开民族团结花》和反映玉树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的《危难时,我们挺直脊梁――记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共产党员》等,饱含深情,荡气回肠。

――他们生动展现了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临危不惧、奋起抗灾的精神风貌。

《分分秒秒,和生命赛跑》《救人、救人还是救人!――“黄金72小时”大救援速写》《抢救藏族孕妇仁钦卓玛的48小时》《为抗震救灾提供有力保障――青海玉树巴塘机场担当灾区生命救援和物资快运重任纪实》等,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前方记者的报道生动再现了生命救援的感人场景。《玉树灾区的第一堂作文课》《病房里的“小翻译”》……新华社记者根据在灾区所见所闻采写的多个小故事,反映了灾区群众坚强地从灾难中站起来,向往明天的信念。21日,一篇名为《16岁女孩救活全家,满怀希望向未来》的图文互动英文报道引起了关注。在中国日报记者的笔下,再现了16岁的藏族女孩贡桑・德吉在地震发生后靠自己的力量从废墟中救出了全家9名亲人的感人故事。

――他们热情宣传了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医护工作者抢险救灾的英雄壮举。

“地震发生时,他正在为病人手术,而家中,两个妹妹,三个侄女,一个侄子和一个姑姑已全部遇难。当他知道医院里还有更多的伤员和病人在等着他。他没有片刻休息,72个小时内抢救了数百名受伤的群众。”尼玛次仁,这位在大难中表现出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的普通藏族医生,感动了中国日报记者,也通过《藏族医生强抑悲伤救助灾区群众》的人物故事感动了中外读者。克服高原反应英勇救人的广东消防战士周妥、藏族小志愿者才仁旦舟通过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深入报道和持续关注而感动了无数相识和不相识的中国人。

――他们大力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4月20日晚,由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将全社会对玉树地震的关注推向了高潮。节目结束时,现场共募集各类款项21.75亿元,创下了一次性募捐活动的最高记录。各大门户网站的网民留言数以百万计。

爱是一束阳光,让千千万万受众收获灿烂和温暖。

“通过看媒体报道,我们了解了灾区真实的情况,感受到了灾区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哀痛与奋起,当地党员干部的牺牲和奉献。”

“雪域高原条件艰苦,山崩地裂余震不断,难以想象记者们在那样的环境下还采写了那么多震撼人们心灵的作品。是他们忘我的工作传递了深沉的情感,给了我们力量。”

“你们每一篇来自一线的报道和大幅图片都撼动着人们的心灵,唤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感谢前方记者,你们就是‘战士’。”

地震无情,大爱无疆。不仅国内读者和网友对各个媒体报道好评如潮,国外读者受众也纷纷赞叹……

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罗杰・卢赛尔在收听国际广播电台有关抗震救灾的节目后说:“通过报道,我看到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救援队、救援资金和物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希望更多的幸存者被救出,也希望那个美丽的地方能早日恢复原来的平静。”

“优秀、专业”这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副总裁对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高度评价。地震报道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联电视、路透电视等不仅频繁引用中央电视台的报道素材,还约请英语频道记者提供电话连线报道。这也是英语频道首次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提供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电话连线报道。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中国记者见证了灾难,也见证了灾难中的奋进;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中国记者记录了13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也记录了自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

为了抗震救灾取得全面胜利,与人民同在的中国新闻工作者,继续用真情传播信心与力量。(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