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书博会怎样推动全民阅读

2010-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吴娜 庄建 我有话说

经历了“蜀韵书香,悦读天下”为主题语的第2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出版论坛、“第三届读者大会”在蓉城隆重举行,亲历了第20届书博会绵阳分会场、广安分会场、乐山分会场依次开幕,书博会的每个参与者或许更深地理解了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论坛主旨报告的题中之意:全民阅读是迈向出版强国的

基础。

书博会的主角是谁

中国出版界一年有三次大活动,即年初的图书交易会,4月的书博会,8月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其中,只有书博会因全国出版社的参与,当地新华书店提供当下新书销售,最大程度地向举办城市的读者开放,成为出版界与读者的嘉年华。书博会应该是为读者而举办,读者的实质性参与,是书博会存在下去的理由和自身价值的体现。

本届书博会上,出版者方面的《伟大思想》、《像中国人一样思考》、《功夫米老鼠》等新书推介活动丰富多彩,数量近两百场。莫言、阎崇年、邓贤、杨红樱等作家、学者来到了读者中间。新浪读书频道在展场开设了直播间,出版人、学者、作者做客其间,谈书,谈出版,谈阅读,畅所欲言。喧嚣与热闹过后,出版人应当很好地研究,怎样利用书博会这样一个开放平台,实现与读者的深度交流。冷静地思考,书博会只是一个新书推介平台,亦或更应当是出版界了解阅读市场需求的渠道?书博会的主角是谁?是出版人,还是读者?想明白了,对于怎样去办、去参与书博会,办什么样的书博会这些问题就会不再迷茫。

如何服务全民阅读

柳斌杰署长在出版论坛上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国民阅读率的高低、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他又说,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新闻出版部门和单位既是倡导者,又是组织者和服务者。

那么,出版界提供的服务核心内容是什么?我们以为,出版精品力作集中体现了出版单位三种角色的社会担当。徜徉在书博会会场,厚重的《中国文库(第四辑)》(106种)、《世界历史文库》(80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珍藏版)(400种)等出版物令人振奋,富有创意的《经典3.0》、《经济学300年》、《四川地震全记录》等让人充满期待,但不应回避的是,更多的封面相似、内容雷同的备考书、保健书、烹饪书……让人视觉疲劳。在展场记者看到,一家地方人民出版社,出版物摆满了几个书架,其中一个书架上,封面上有女人、女性字样的书占了一半,有的少儿社的书架上,陈列的一大半是理财书。看后不免联想,这样的出版社选题资源是否已经枯竭。说句更不客气的话,这样的出版社图书市场上有它不多,但肯定,没它不少。

加深对农民阅读的理解

邓清清,汶川地震中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小女孩。她来到了书博会上,为的是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将以她为原型创作的雕塑《读书女孩》捐赠给剑川博物馆。

邓清清来自农村,是庞大的农村阅读群体中的一员。有人说,全民阅读活动的对象是全民,基础在全民,关键在农民。这话说得有道理,说得实在。书博会上,我们看到了一些像《农业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阅读指向鲜明的图书,但总体上说,定向为九亿农民这庞大的阅读群体策划的选题和出版物并不多。这与当下一些出版社挖空心思将自己的出版物挤进“农家书屋配书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想把一些并不适宜农民读者的书挤进农家书屋配书单,是为了发行量和发行量带来的收益。同样,把相当多的好书只装帧得豪华、高档,也是为获取其价格不菲带来的利润。这些作为,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一些出版人在追求商业利益的时候,把农民读者的需求放在了一边。

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从宏观上看,农家书屋和农民读者对读物的需求,在内容上与城市大众读者差别不大,只是为农民出版的图书应当更精当,更物有所值。区别主要在定价、装帧,物要美价要廉,因为广大农民的阅读消费能力还有限。经典读物只出豪华本、高档本,而没有简朴的平装本,不仅反映了出版者责任意识的缺失,也反映了出版者对庞大的农民阅读消费市场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据统计,5天里,书博会人流量达50余万人次,主会场订货码洋达51.175亿元,团购交易额达4800万元。

28日,第20届书博会落下帷幕。为了下一届更加精彩,主办者,参与者,让我们把关于书博会的思考继续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