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熟稔洋机器的中国工人

2010-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毕玉才 特约记者刘勇 我有话说

他不像维修工,更像大夫。只要“观问听摸”,就能准确判断出复杂设备的“病因”所在,用他发明的十几种维修技术,再难的病症都能手到病除。在他脑子里装着所有的洋设备档案,每台设备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控之中。

这位传奇人物就是全国劳动模范陈新海,一位来自沈阳机床集团齿轮分公司的基层维修钳工。

只要谈到维修,他的眼神中立刻充满激情,话题无穷无尽。每当我们遇到生涩的专业内容,他都能巧妙地借用身边的事物,清晰描绘。复杂的机械设备如庖丁解牛,已烂熟于心。

在沈阳机床集团,机床的核心部件齿轮,须用世界顶尖的高精度设备生产,并先后从发达国家引进近百台先进设备。然而,这些尊贵的大块头很难伺候,维修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技术保障的严重依赖,不仅产生高昂的维护费用,更随时打断生产。

“中国工人一定要给洋设备当家!”陈新海暗下决心。

2005年,沈阳机床从瑞士引进的高精度磨齿设备,一半以上开始“犯病”,需要到国外厂家购买核心部件,每套价格29万元,交货周期三个月。这使企业又一次陷入了尴尬。

早就憋了一股劲的陈新海,主动请缨,自主维修。他研究图纸,寻找替代材料,仅用两周时间,就一举告罄,为企业节省资金上百万元。

几年下来,陈新海在进口设备维修中,像中医“望闻问切”一样,摸索出了一整套维修洋设备的方法。只要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摸一摸,他就能判明设备的运行状态,找到设备的故障原因。

凭着这套过硬的“诊断”本领,陈新海和他的工友们成了洋设备的主人,这些高精尖设备开动率达到98%以上。近10年来,仅一个陈新海就为企业省下外修成本1800多万元,还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8000多万元。

除了会修,陈新海还善于创造,颠覆了修旧如旧的传统维修惯例。他的维修之道是:“代、改、创”,人称“陈新海维修三绝”。所谓“代”,就是对洋设备的零部件实行国内替代;“改”,就是对洋设备进行改进;“创”,就是对洋设备进行再创造,让引进设备推陈出新。

2006年,沈阳机床集团车床供不应求,需要增加10台铣床,这在当时难以做到。如何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提高齿轮产量?陈新海大胆提出了改造洋设备的方案。后来,经他改造的洋设备,加工效率提高了20倍。这项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