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海海关为世博冲刺

2010-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翼 我有话说

全天候通关查验,全方位解惑答疑,开辟绿色通道,双语志愿者服务,保护世博知识产权……距离上海世博会开幕所剩时间已很少,上海海关着力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全力以赴,冲刺世博。

提高效率:通关服务全天候

凌晨,刚刚验放完一批世博物资的海关关员疲惫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在

电脑系统中输入:主题馆城市地球馆,梅赛德斯概念车,进口地:德国,查验结果:一切正常……边上一小时前泡的方便面已经没有了热气。

这仅仅是海关世博物资监管通关工作中一个普通的场景。截至4月20日,上海海关已验放来自一百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340批世博进口物资,价值超过3.2亿美元。而其中3月份以来验放的批数和货值都占到了迄今总数的一半以上,展品及物资大量密集进境的高峰已经出现。据上海海关介绍,目前的进境物资呈现紧急情况多、涉证物品多、高科技展品多、贵重文物多的“四多”特点。上海海关已实行全天候通关服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工作日节假日,在严密监管的前提下确保展品及其他物品快速通关。3月下旬以来夜间通关及查验量逐渐超过白天。尤其是试运营以后,海关的查验工作将集中在夜晚进行。而随着塔吉克斯坦世博物资空运转关至世博园区、柬埔寨展品随其官员以客带货形式入境通关,世博展品从海、陆、空、邮各个渠道进境,上海海关全方位做好通关监管服务,最大限度为境外参展方提供通关便利。

上海海关比照奥运会进境物资的优惠政策,主动对上海世博会可能享受的优惠便利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经海关总署批准后实施,包括统一使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境物资证明函》、放宽世博会暂时进境物资复运出境的批准时间、世博物资统一转关至上海口岸验放等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世博会境外参展方的参展成本。为了更好地做好世博会海关监管服务工作,将世博会物资通关须知落到实处,上海海关同步落实了9项配套服务举措,使境外参展方及其代理人在办理海关手续时能够更加清晰明确,有针对性。

聚焦难题:专家来“会诊”

当人们在哥本哈根蔚蓝的海边欢送其国宝小美人鱼铜像时,大洋彼岸的上海海关早已严阵以待。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从下飞机的第一个环节到在丹麦馆的最后装置,从水池的各个部件到小美人鱼主雕像,在时间衔接和通关细节上容不得半点差错。正所谓通关一分钟,后台十年功,看似快速通关只经历一小段时间,背后却是无数细致的准备工作。上海海关提前召开世博特殊物资专题协调会,根据世博局提供的货物到港信息,制定了现场通关验放实施方案及应急预案。4月2日,小美人鱼空运抵达浦东国际机场,上海海关派出两位关员到停机坪上,直接对货物进行了加封并护送其至海关监管仓库。由于丹麦馆方面希望把小美人鱼的神秘感保持到世博会开幕前的最后一刻,海关将查验的环节与小美人鱼布展安装的时间调整到一致。4月11日,小美人鱼运抵丹麦馆开始安装,上海海关派员赴丹麦馆对其实施上门查验。

上海海关通过世博局得知,上海世博会境外参展方工作人员对于私人行李物品通关规定不熟悉,可能会在私人行李物品中混杂货物如展览品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通关的复杂性,从而降低通关速度。上海海关对此高度重视,再次组织专家集体会诊,相关业务专家各抒己见,全面梳理出了世博会私人行李物品通关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相关业务流程。建议世博局在向境外参展方宣传海关通关规定的同时,按照拟定的业务流程办理手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滞碍,保证境外参展方工作人员私人行李物品的顺畅通关。

为提高世博物资尤其是世博特殊物资的通关效能,上海海关成立了海关世博政策咨询组,由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共30余人组成,按照“特事特办、确保便利”的原则,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对涉及进出境世博会物资的复杂问题实施专家集体“会诊制”,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设计并完善监管流程,制定特殊的监管服务举措,确保特殊物资顺利进境、布展、参展。

果断亮剑:保护世博知识产权

海关积极通过政策法规解读、典型案例报道等方式宣传已备案的世界博览会标志,使一线关员掌握世博会标志海关保护执法程序,切实提高关员对进出口侵犯世博会标志专有权货物的查缉能力以及对参展方的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的保护力度。目前海关已批准了包括世博会名称、口号、徽标、申办机构名称以及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口号等在内的56项内容知识产权备案。上海口岸、长三角、全国海关也已加大保护力度,营造了口岸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2009年上海海关查获涉嫌侵犯“上海世界博览会吉祥物”标志专有权案件,查获出口标有“上海世界博览会吉祥物”标志海宝图形牙刷3万把,2010年上海海关在进境快件中查获印有“EX PO 2010 SH AN G-HAI”字样侵权标签2万张,不仅保护了世博标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有效维护了口岸公平竞争的外贸秩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