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党员干部第二批学习推荐图书评介

2010-04-2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日前,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了第二批学习图书,具体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国情备忘录》、《苦难辉煌》、《解放战争》5种。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5种图书,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谈谈

他们的阅读体会,供大家学习参考。

信春鹰

正确的理念是依法履职的思想保证

――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战略部署,中央政法委员会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等单位组织编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以下简称《读本》)。通读全书,收获很大,感受很多。我认为,这是推动党员干部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一本好教材。

《读本》对于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认真总结我国法制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党员干部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司法不公、执法不严、打官司难等问题仍然存在,立法滞后现象仍然不容忽视,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仍然有待加强。如何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执法人员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如何教育引导全体公民知法守法,自觉通过法律渠道来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推进我国法治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本》的推出,适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可谓恰逢其时。

《读本》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基本要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释梳理。从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程序正当是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机制;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和基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读本》指出,这五个方面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读本》还以较大篇幅,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学教育和研究以及党的执政等各领域的基本要求做了解答。

《读本》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特点鲜明。一是权威性强。《读本》由中央权威部门组织编写,同时广泛征求法律学界专家学者意见,充分吸收体现了近年来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二是系统性强。《读本》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基本原理,从当代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出发,对我国60年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理论概括,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三是针对性强。《读本》针对党员干部在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给予回答。比如,对于如何把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到实处,《读本》从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权力制约等方面进行了诠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要认真学习好《读本》,运用好《读本》,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维护宪法法律、自觉守法用法,自觉做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促进者。(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郑新立

切实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在这个时机向党员干部推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于引导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验,完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一书,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目标和措施。该书的总报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着重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和重大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及内在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长期目标和政策措施。该书的14个分报告,分别由14个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研究提出,抓住了各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样具有全局性借鉴意义。我认为,学习和研读本书,对于进一步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的理解,将大有裨益。

首先,本书深刻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在经济理论上,本书突破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局限,从总体上界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基本内涵和三种实现途径,分别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生产要素结构三个方面指出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而且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多学科融合,使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本书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目标,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本书以2007年为基数,2010年为转变新起点,围绕“三个转变”提出了2015年、2020年的中期和长期目标:第一个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贡献率从2010年35%,逐渐提高到2015年的40%和2020年的45%,相应投资贡献率从45%逐渐下降到40%和35%,而净出口贡献率保持在20%不变;第二个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一产业贡献率从2010年3%,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2.5%和2020年的2%,第二产业贡献率从52%逐渐下降到49%和45%,而第三产业贡献率则从45%逐渐提高到48.5%和53%;第三个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本书选择了四个指标作目标,即科技贡献率从2010年的46%,逐渐提高到2015年的53%和2020年的60%,公共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从4%逐渐提高到4.7%和5.5%,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从1逐渐下降到0.8和0.6,而主要排放物总量每五年减少10%。这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和第二个转变互为因果,第三个转变是核心和关键。这些重要阐述,使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任务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最后,本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政策措施,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造性。本书总报告提出了10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包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促进内需结构合理化;适时调整外贸外资政策,提升对外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条件。可以说,这些措施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本书14个分报告分别针对具体情况和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为今后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能否完成这一战略任务,考验着我们的民族理性和集体智慧。我们要积极投入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中来,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措施,努力打好这场硬仗和持久战,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者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捷

一部散文式的中国革命史诗

――读《苦难辉煌》

20世纪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件大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赢得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这一胜利,使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告别了屈辱和苦难,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不经苦难与磨难,难得辉煌;没有奋斗与挫折,哪有胜利。中国人民是如何在党的领导下从苦难与磨难中走向辉煌的?党又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从奋斗、挫折、再奋斗、再挫折中走出一条通往胜利之路的?金一南同志所著《苦难辉煌》,以其独特的视角、鲜明的语言、炽热的感情、透辟的分析,为我们再现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

这部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用晓畅传神的情节和话语吸引人。史家的成功,不在于呆板地叙述历史,而在于如何在叙述中重现历史活力,使过去的人和事鲜活地闪动在读者面前,使现在的人受其感染,得到启迪。这部书在说明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时,通过与斯大林、孙中山、蒋介石等历史人物的立场、思想、经历与历史作用的对比;通过与李立三、博古等人在同一历史时期,面对同一历史课题,经历同一斗争过程,却因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的不同,而得到完全不同的实践结果的对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邓小平同志讲过的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这部书的另一个特点,是用炽热真挚的情感感染人。历史研究需要客观冷静,不能带个人恩怨等主观色彩。但是,历史叙述却需要投入热情与感情,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把作者在研究当中所得到的历史情感熏陶,传递给广大读者,使他们也受到感染和教育。我在读这部书的时候,字里行间都能品读到作者对这段永远值得铭记的中国人民革命史怀有的炽热情感。正如作者在本书前言中所说:“不是要你到历史中去采摘耀眼的花朵,应该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中的地火。”透过作者满怀感情的叙述,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流血牺牲铸造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等,都化作一个个感天地、泣鬼魂的故事,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这部书的又一个特点,是用深刻精辟的分析启发人。历史记述的是过程,但过程并非历史的全部。应该从对过程的叙述和点评中给人以哲理性的启发,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或可从中汲取智慧,或可从中汲取精神。诵读这部书,不乏这样的点睛之笔。例如,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斗争,不是个人意气之争,而是代表着新旧两种政治力量、代表着新中国与旧中国两条道路、两个前途、两种历史命运的殊死较量。作者用既富哲理又富形象的叙述讲清了这个道理:“毛泽东、蒋介石二人,心头皆有主义,手中皆有枪杆,历史选择他们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主义,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现代中国猛烈碰撞,用一场又一场生死拼杀演出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作为一个党史研究工作者,我读了这部书,感觉作者在研究和创作方法上也有很多创新,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作者写的是历史,却打破了我们久已习惯的表达定势,并没有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来叙述,而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联想的手法,甚至还有类似影视作品时空跳跃式的表达方式。这种大开大合的联想与对比,给人的感觉不仅是新鲜,还有一些从常规思维中难以得到的启发。就体裁来说,这部书更像是一部以历史为题的长篇散文。但它又不是随意写就的散文,而是作者长期潜心研究这段历史的结晶。据介绍,作者写这部书,前后用了整整十五年时间。整部书给人的一个深刻印象,便是作者是在用科学严肃的态度在写作,阅读并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凝聚了他多年的研究和思考。作者胸中装着广大读者,时刻在用广大读者读得明白、读得有兴趣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来写作。既要用史家的严谨治学精神研究历史,又要用雅俗共赏的文风解读历史,让历史从书斋里走出来,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社会效果,这是当今时代对于我们史学工作者和党史工作者的迫切要求。(作者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姚景源

认识国情科学发展

――读《国情备忘录》

我们深深地热爱我们的祖国,都为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骄傲自豪,同时,我们也为中国发展所面对的诸多矛盾与问题而思考。中国国情是什么?怎样认识我国国情?《国情备忘录》围绕当前我国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通过专家评论、百姓感受以及典型案例,全方位、多角度地描述了真实国情,为我们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国情提供了一本生动教材。

认真学习本书,有助于党员干部加深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经超过30年,经济总量从3000多亿元上升到超过30万亿元,从一个温饱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中国的迅速发展和辉煌成就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就是中国国情。比如书中通过剖析“中国人口环境的切面”、“控制人口是一项历史使命”、“人多人少孰优孰劣”、“中国怎么办”等几个问题,雄辩地说明:“如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资源、环境将面临更为沉重的压力,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水资源、能源等将比目前减少20%以上”。这些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准确把握国情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认真学习本书,有助于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谈到中国国情,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概括起来却非常艰难。有人说中国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有人说中国国情就是13亿人口和8亿多农民;有人说中国国情就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紧缺的资源供给状况;也有人说中国国情就是我们作为后发国家,具有后发国家的优势;中国具有巨大的城市化空间,这将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增长动能;中国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持续提高将为我们积累庞大的人力资本等等,这些都对,但都不够全面。《国情备忘录》以广阔视角、翔实资料和权威数据告诉我们,中国国情既是包括人口、土地、资源、环境、文化等特殊因素的总合,也是中国所拥有的一些其他国家不具备的发展优势的总合,正是这些特殊性和发展优势构成了我们的基本国情。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国情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国国情的变化,善于立足发展变化的实际,制定实施新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

认真学习本书,有助于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更加深入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无论是认识中国过去的辉煌成就,还是解决中国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都应该把国情作为思维起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首先决定于中国能不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找到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过去那种粗放经营模式,既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多重困境,迫切要求我们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动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等。一句话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认识国情,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认识国情,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国情,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中国必须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阅读《国情备忘录》,让我们有理由坚信:在深刻把握国情基础上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必将引领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的辉煌!(作者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邵维正

全景式革命战争的壮丽画卷

――读《解放战争》

新中国是在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建立的。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推出力作《解放战争》,很快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出版半年间已印刷6次,成为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上的热销书,被报刊媒体评选为“2009年度最佳图书”,还被多家出版单位联合评选为“6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之一。

弘扬主流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们普遍感到,社会主流意识的确立与巩固,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已经是我国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近现代以来,无数志士为了民族进步与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不朽业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伟大革命实践,蕴含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参照系。《解放战争》一书的成功,首要原因就在于以正确的导向弘扬了主流意识。

本书以宽广的历史视角,俯瞰式地对这场战争的起因发展与胜败结局中所涵盖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诸多方面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解析,营造了健康向上的主流面,唱响了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革命群众好的主旋律。这种“以史为鉴”的追求,使该书具有了强烈的历史思辨色彩和当代阅读价值。它深刻地启示我们:历史是怎样遵循着必然规律发展的,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产物。这部著作之所以受到欢迎,就是因为深刻反映了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普遍认同与强烈需求。

彰显人民力量

《解放战争》以翔实的史料和浓重的笔墨,满怀深情地描写了置身于革命战争中的中国百姓,揭示了“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也是此书所具有的巨大人文价值所在。

人民的选择以及人民何以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作出无怨无悔的选择,这是《解放战争》一书所承载的重要命题,而这一命题无论在昨天还是今天,都具有最广泛的人民性和时代性。战争爆发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数量和武器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却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一支摧枯拉朽的强大军事力量,最根本的原因是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支军队的身后会有那么多的民众奋力支前,没有哪一支军队曾经在作战中享受过如此巨大规模的后勤支援。本书详细介绍了淮海战役期间,山东、中原、华中、冀鲁豫四个地区543万支前民工,是怎样抱着“毁家支前”的决心,绵延在无数条通往战场的大路小路上,形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战争景象。它深刻地启示我们,在战争中,作战双方与其说在进行军事较量,不如说在进行政治较量,进行人心向背的较量。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也就选择了自己国家的未来命运。正是这个伟大的抉择创造了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历史。

矗立精神丰碑

《解放战争》一书最动人之处,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历史真实,尊重历史进程中人的思想和行为逻辑,于浩瀚的战争史料中将叙述笔力着重放在了对战争中人的刻画上,放在了对人的精神与情感世界的挖掘上,有血有肉,感人至深。作者于历史的全景中注视着战争中的人,从作战双方的高级将领,到一条战壕两边的普通士兵,从为了土地冒死支前的农民,到穿行在战火纷飞战场上的西方记者,作者以严谨而细腻的笔触多方位地触及了他们的政治立场、生存理念、情感取向以及命运归宿,大量被历史所遗忘的有了名字,无数被历史抽象的有了生命。

尤为重要的是,《解放战争》以饱满的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官兵。他们中很多人不识字,也许还不能讲述太多的理想和信念,但是他们知道,跟着共产党为父老乡亲打天下是最值得的事情,哪怕流血牺牲,哪怕粉身碎骨。在那段被血与火浸染的岁月中,人民解放军所创造的至今依旧令我们向往的精神高度,他们为了民族解放所迸发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当今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中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这深刻地启示我们: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只要他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奋不顾身,他就是英雄,就值得载入史册,值得永远怀念。

《解放战争》给我们展现的就是这样一段英雄辈出的历史,一段为了人间正义而燃烧激情和生命的历史。我们怀念那个时代,是因为那个时代真实地记录着我们前辈们的精神历程;而重温那段浴血奋斗的岁月,能够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光荣,什么是力量,什么是生命价值的实现,从而启迪和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勇往直前。(作者系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