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魅力首都:人文北京 科技北京 绿色北京

2010-05-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浓缩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海世博会北京馆写真

通讯员巩峥本报记者杜弋鹏

瞬息变脸的外观造型、韵味悠长的宅门胡同、典雅华贵的建筑雕塑、叹为观止的科技产品……本届世博会

上的北京馆,通过精巧的构思,在600平方米的展区内浓缩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参展主题内涵,将首都辉煌的过去、绚丽的现在、美好的未来,谱成一部醉人的三部曲。

过去:穿越时空积淀厚重

穿过世博会中国馆1号门,绚丽多彩的北京馆即跳入眼帘。走进北京馆的主入口,犹如来到了一条古朴的老北京胡同,散发着浓郁的京味儿。

左手边的蛮子门,是老北京胡同中常见的四合院宅门。右侧的墙面上,悬挂着代表北京街巷名称的胡同牌。现今北京城里完整的胡同有千余条之多。胡同的名称也丰富多样,北京馆在这里展示了精心挑选的100多个胡同牌。它们既包括以北京土语命名的胡同,如帽儿胡同、雨儿胡同、鸦儿胡同;以衙署官方机构命名的府学胡同、禄米仓胡同;以形象标志命名的扁担胡同、耳朵眼胡同,又有以树木植物命名的柳树胡同和柏树胡同。

在胡同墙上还错落镶嵌有北京老字号和具有北京特色的电子牌匾触摸屏:长安大戏院、什刹海、南锣鼓巷、前门大街、荣宝斋、同仁堂、全聚德、新东安、烟袋斜街。它们从文化、艺术、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展示出北京古往今来商业和文化的发展与变化。轻触牌匾,一段有关老字号、老地名的传奇故事即刻呈现眼前。

胡同左边的这扇墙上,陈列着从上世纪50年代的“9英寸”到现代的“大屏幕液晶”――五台不同年代的电视机,播放着北京不同时期的电视节目。从这些珍贵的影音资料中可以看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1959年9月13日第一届全运会、1961年2月20日工体建成使用、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1983年―1986年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90年8月22日亚运会点火仪式、1992年4月25日北京第一家麦当劳、2001年9月出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和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60周年国庆晚会等。

每台电视以十二年这一中国传统纪年方式为一个轮回,循环播出每一个重大事件,从北京市的宏伟规划,到北京人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展现出北京城变化的成就与发展。

胡同尽头的墙面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具有北京古都风貌的中轴线鸟瞰图。它南起天安门,北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动地反映出北京城从古至今的城市脉搏。这一中轴对称的城市规划格局,为世界城市规划作出了伟大贡献。

胡同左侧墙体最后端的这座端庄华丽的宅门,名叫垂花门。它因门首上方常刻有花瓣莲叶等纹饰的“垂头”而得名。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垂花门。徜徉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

现在:有声有色多姿多彩

品罢悠长的古都风韵,信步穿过垂花门便来到主展区。

主展区的中心是一块弧形大荧幕,新北京十里长安街已经展现在面前。这是众多青年美术家共同创作完成的《盛世长安图》,画卷东起北运河、西至永定河,描绘了3500多个鲜活的人物以及近百处北京市民熟悉的生活场景。神州第一街就这样被完整地搬上了荧幕。

莺燕啁啾,歌弦声起……瞬息间,大荧幕变幻了场景:一个澳大利亚录音师站在北京的一座摩天大厦楼顶,手拿麦克风侧耳倾听;一阵风吹过,北京胡同内的喧闹声、笑声、动感的节奏声,奥运起跑线的枪声、新中国国庆60周年的礼炮声……曾经萦绕脑海的声响,伴随着美好记忆的味道纷至沓来,“耳”不暇接。

北京馆负责人徐玉伟介绍说,这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特为上海世博会北京馆量身打造的影片――《北京的声音》。影片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观察北京,讲述了一名专业录音师及其助手寻找并收录“北京声音”的故事,以声音为线索,展开有声有色的城市画面。

短短5分钟的影片,通过声音这一特殊的符号,浓缩了北京的独特韵味与神采。静心聆听的游客,还可以坐下来慢慢品味。展馆中央设有许多可供休憩的座椅。这些座椅不停闪烁着绚丽的光芒,它们是仿照水立方外观的ETFF膜设计而成的艺术品。

弧形大荧幕的另一侧,展示着2008年奥运会期间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从希腊奥委会主席米诺斯・基里亚库将具有纪念意义的奥运圣火火种罐赠送给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到北京奥运会空前宏大的开幕式,一个个精彩的场面扣人心弦,仿佛将游人带回了那一个个心潮澎湃的时刻。在它前面的奥运标志展台上,陈列的是2008年奥运火炬,它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奥运会火炬传递点火仪式上使用过的火炬,是北京馆的镇馆之宝。

诞生于现代北京的宝物还有很多。橱窗中的中国印从开馆之日起就一直是闪光灯下的“宠儿”。玉器“中国印――北京奥运徽宝”,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发布的载体,它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的工艺美术珍品。中国印以中国历史上最高等级的印信――“康乾盛世”中的“奉天之宝”为样本,取材中国新疆的和田青白玉,集中国传统工艺玉雕、木雕、绳结、制匣、篆刻为一体,传承了中华文明的印章文化、龙文化、玉文化、结文化,向世界显示了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遗产。

还有一件展品,与大气磅礴的“中国印”遥相呼应。汉煌方鼎――工艺美术大师刘永森在古稀之年创作的杰作。鼎体以翡翠精雕四方神镶嵌,鼎肩镶嵌16颗翡翠、玛瑙宝珠,作品金碧辉煌,大气不凡,足以代表现代北京在对传统技艺继承发展后高超的工艺水平。

未来:绿色生活科技引领

未来城市的美好生活究竟是什么模样?北京馆通过高精尖的科技力量给出自己的答案。

一辆貌不惊人的列车模型,摆在北京馆核心展区的橱窗前端。它的原型是北京自主研发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具有运行平稳舒适、线路适应性强、安全可靠性高以及建设、运营成本低等特点,它填补了国内自主研发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空白。目前,这列跑在世界前沿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正在门头沟区进行试验。北京也正在积极推动轨道交通中的中低速磁悬浮的运营示范项目。在不久的将来,市民们将乘着它驶入更加方便快捷的新生活。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旁,一个造型奇特的装置吸引了很多科技迷的目光。“这是大功率垂直风力发电设备,也是北京自主研发的科技项目,其特点是采用先进的风力系统,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风力发电量能够达到传统风力发电性能的三倍。”徐玉伟介绍说,未来,它将成为代替全国风力发电的新产品,北京产的绿色能源设备将惠及全国百姓。

北京不仅研发先进的交通工具,还在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管理指挥系统。北京馆里展示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控制系统,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即交通管理数据中心,指挥调度平台、综合业务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为基本框架,综合集成171个应用子系统,在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综合监测、交通流预测预报、交通应急指挥调度等智能交通管理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北京路网综合通行效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在重大活动交通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示橱窗里,五颜六色的针管和造型新颖的人造卫星,最能引发小孩子们的好奇心。

针管里装的是传染病防控疫苗和药剂,参展者从中可以看到全球第一个完成临床实验并获批生产的、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在北京,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国传染病的防控和技术储备奠定了基础。

那颗造型新颖的人造卫星名叫“北京一号小卫星”。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卫星。自使用以来,它先后在汶川地震、南方雪灾、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海地地震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及时的服务。

关注IT业界的年轻人,也能在馆里找到京产“明星”。龙芯芯片――中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高端芯片制造业领域的空白。目前,龙芯的核心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同级产品的前列,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旁边的玲珑一体计算机就是应用龙芯芯片的产品。

让媒体同行们备加关注的是橱窗里展示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30多年前的1974年8月,国家汉字信息处理工程(即“748”工程)立项,这是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印刷业应用的开端,启动了我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只要一步感光、不需使用胶片的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成为继激光照排之后印刷领域最具前沿性的创新技术。中科院化学所科研人员基于纳米材料和浸润性调控的研究基础,开发了一种非感光的绿色直接制版技术。该技术将带来印刷制版方式的根本改变,这意味着印刷成本将大幅降低,印刷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将大幅减少。今后,读者们手里的报纸将真正成为“绿色报纸”。

绚丽多彩的北京馆入口,浓郁的京味儿吸引观众纷纷拍照。贾同军摄

北京馆展出的“中国印――北京奥运徽宝”闪耀着传统文化的神韵。贾同军摄

观众坐在鸟巢状椅子上观看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北京的声音》。贾同军摄

京味浓郁满世博

刘淇、俞正声出席北京“活动周”开幕式

本报上海5月4日电(记者杜弋鹏)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活动周”今天拉开帷幕,向世人展示首都魅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出席并宣布活动周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开幕式。

今天,一系列京味浓郁的文化活动亮相上海世博会――北京成为上海世博会第一个举办“活动周”的中国城市。

本次北京“活动周”包括:开幕式、花车巡游、非遗展示、庆典广场演出、宝钢大舞台演出、经济推介、生命阳光馆北京残疾人才艺展示等多项活动。

开幕典礼:显童真童趣

5月4日8时30分,北京“活动周”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西广场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两个小朋友把生活在北京的2010名中外小朋友写的祝福册、绘画等作品,作为《来自北京的祝福》赠送给上海世博会。

北京“活动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份《来自北京的祝福》包括:蓝天幼儿园的287名小朋友制做的剪纸、人大附小的860名小学生创作的8米长卷、打工子弟小学160名学生刺绣的《福娃海宝手拉手》、芳草地小学来自50个国家的123名学生用母语写就的“祝福话册”等。

花车巡游:展魅力首都

北京“活动周”的花车巡游展示包含4组花车,以“魅力首都,相约北京”为主题,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国际城市花车与新北京十六景为主题的服装展示相结合,涵盖了高跷、轮滑、非洲手鼓、花式自行车等精彩表演和民俗展示等北京文化元素。新北京十六景所有服装均结合最具北京特色的景观专门设计,突出展现北京古老的文化底蕴以及现代风貌。共有207名演员参与其中,巡游队伍长达200米。

昨天的花车巡游从11时30分开始,分为启动仪式、欢乐北京、美丽北京、北京欢迎你等4个部分。巡游路线从世博园内的博城路直至世博轴,全长1.8公里,表演时间为1小时。此后,5日到8日的巡游改从12时开始。

非遗展示:忆乡土北京

北京“活动周”的非遗展示,以位于宝钢小舞台的“北京茶馆”、“北京四合院”为载体,表演含灯大鼓、碗琴与民乐、太极长嘴壶茶艺表演等极具观赏性、娱乐性的北京传统曲艺节目和“泥人张”、“鬃人白”、“葡萄常”、卵石画、北京旗袍、剪纸、曹氏风筝、面塑、内画、京式皮影、毛猴、脸谱、葫芦雕刻等民间绝活。游客在领略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同时,还可与14位非遗项目传人互动交流。

广场演出:爱当代京华

北京“活动周”期间,近200名演员将分别在世博园内宝钢大舞台和庆典广场舞台,以“魅力北京”为题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演出一场。

庆典广场文艺演出由“乐在北京”、“缘在北京”、“爱在北京”三个篇章构成。宝钢大舞台文艺演出带观众历经“流金岁月――北京记忆”、“创意年代――北京色彩”、“风华在望――北京节奏”,到尾声“北京梦想”落幕;观众可看到打击乐表演、集体车技小轮车表演、艺术体操、杂技蹦极等。

身残艺高:沐生命阳光

上海世博会首次设立残疾人综合馆――“生命阳光馆”。北京“活动周”期间,来自北京的7位残疾人技艺能手,将在此进行书法绘画、布贴画、宫灯制作、蛋壳雕塑、非视觉摄影等才艺展示。

此外,为了宣传推介北京经济发展新规划、新商机,向世界展示首都的发展理念、发展活力和城市魅力,北京市将于5日在世博园举办“魅力首都经济推介会”。届时,将就北京经济的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发展产业和未来发展机遇进行整体推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