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创新中积聚办学优势

2010-05-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李东才 我有话说

2000年5月27日,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武汉理工大学。从此,地处江城武汉的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高校”走到了“同一屋檐下”,开始了融合发展的全新历程。

时至今日,十载春秋即将悄然过去。秉持着“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精神,“武汉理工”已经成长为

中国高等教育的知名品牌,站在了学术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前沿。凭着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毅力,武汉理工大学的办学优势日渐显现。

优势学科,服务经济民生

建材建工、交通、汽车,是合并前三所高校的“招牌”,也是其服务社会的三把“利剑”。如今,有了“武汉理工”这个更加宽广的舞台,三把“利剑”更是显得熠熠生辉。在保持与三大行业“血肉联系”的同时,武汉理工大学着力通过学科交叉拓展服务领域,以尽最大可能实现优势学科的社会效益。

以“211工程”为龙头,结合重点学科建设,武汉理工大学形成了集中反映学校特色与优势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数字制造、交通科学与工程、新能源与电动汽车技术等“学科集群”,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为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优势学科的“护航”下,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以光纤传感器、高速船舶、电动汽车以及新材料、港口机械、软件开发等为代表的校办高科技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位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占地面积800多亩,汇聚一批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学科的高新科技产业,成为“武汉・中国光谷”的亮点。2009年,学校科技产业实现产值12.88亿元,利税1.2亿元。

优秀人才,奠定发展基石

人才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武汉理工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科学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合并组建以来,武汉理工大学“人才战略”逐渐清晰。学校构建起了科学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形成了持续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新机制;出台和实施了包括队伍建设规划、创新团队与学术梯队建设、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等七大方面的制度性文件;立项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博士化工程等三个互相衔接的人才工程项目。有了正确的导向,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迅速形成。

以此为基础,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优秀创新团队培育工作也是成效显著。如今,武汉理工大学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和湖北省创新团队数量等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学校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2009年到校科研总经费5.07亿元,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5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2项;申请专利300项,获授权专利226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1540篇。

优质教育,满足社会需求

立足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武汉理工大学提出了“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三强”人才培养目标。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

为了引导学生紧跟世界“技术浪潮”,武汉理工大学大力推进研究型教学和研究型学习。首先,开设选修课程,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增强学术视野的前沿性;其次,吸收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此外,实施“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鼓励在校学生自主创新。

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2006年和2007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联合批准在学校建立先进材料技术和高速船舶技术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08年,科技部批准在学校建立先进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09年,学校与美国哈佛大学建立了纳米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一批跨国集团公司合作建立了科技与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格兰杰教授等一批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或名誉教授,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每年派出教师出国留学、访学和参加国际会议。目前,武汉理工大学共有来自德国、法国、日本以及非洲等76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生出国留学人数也是逐年递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