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博让我们发现全新的自己

2010-05-0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浓郁的中国风情、绚烂的焰火表演、感人的玉树“心手相连”……这一幕幕充满热情、激情和温情的镜头,让人们的心再次因世博而凝结在一起。开馆不到一周,世博就迎来了超过55万游客。世博到底有何种魅力,能让来自全世界的人如此心向往之?5月5日,光明网邀请世博会

专家委员会成员、世博会志愿者形象大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为我们解读世博会的文化内涵。

于丹,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影视传媒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等。

谁才是世博绽放的灵魂

光明网: 您认为本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要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文化精神?

于丹: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传达的意境,是让全球的人都来考虑城市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城市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进入了一个物质化的时代。从中国来讲,就是先从农业大国不断完成乡村向城市转型的过程。城市里面有高楼大厦、便捷的立交桥和富裕的生活,大家觉得这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到了后来,一些城市弊病逐渐表现出来――与地域同比增加的是人们的压力,与物质同比增加的是人们的焦虑和抑郁。城市真让我们的精神和生活更美好了吗?世博会上,大家看见的最重要的不是那些物质,而是其背后呈现的理念,最终解决一个命题:我们身处其中的城市,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我对世博会的理解。但我宁可认为这是一道思考题,而不是一个结论。

光明网: 有网友问,“您认为与以往相比,上海世博会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于丹:每一个城市都有它不同的气质、不同的传统,都带着自己历史与未来的梦想出现在今天这个世界舞台上。我曾经在上海给旅游局讲过一次课,题目叫“世博,一场生命的气候”。人在城市中到底邂逅了什么?我个人理解是三个不同的层次:最低的一个层次,邂逅了陌生的风景;较高的一个层次,邂逅了从来没有触及的生活方式;最高的层次,是人终于邂逅了前所未遇的自己。这次上海世博会加入了特别多的生活体验,例如你可以吃到各国的美食,可以看到各国的服饰等。我们之所以形成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态度,就是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这确定了你之所以成为自己今天的这种面貌。我觉得生活方式是一现前所未遇的自己在这里逐渐绽放开来。谁才是世博绽放的灵魂?其实是每一个游客自己。

微笑着感受世博“心灵之旅”

光明网: 世博会是对自身性格、心灵的洗礼和升华过程。是否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世博会?

于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到过的城市是有限的,但是你在世博会上却可以邂逅到不同城市在这一瞬间给你的面貌。每个城市带着自己的诚意来到你面前,一定会有你接纳的和排斥的,这越城市风云际会之后,终于邂逅了自己――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一个历时半年的世博会,让更多的人有了超浓缩的机会去看城市、看世界,并体验内心归属,终于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这大概就是城市能让生活最美好的地方。因为,城市是由人来组成的,城市提供的不仅仅是可享受的物质文明,而且是心灵的归宿。我们能够在众多城市穿越中洗去疲惫和喧嚣,在城市中体会一种不可替代的自我和城市文明的融合、从容、循序渐进。我大概会在本月11号的时候带着北川的孩子们一起去,我很希望跟孩子们一起去体验那份惊奇、那种蓦然相逢的惊喜。我答应他们,一定跟他们一起去。

光明网: 有网友问,“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让所有来世博会的国际友人能够有一次真正的‘心灵之旅’?”

于丹:我在日本参加世博论坛的时候,主持人忽然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世博会上只能展示一样最代表中国的东西,你脑子里会出现什么?那一瞬间,我脑子里出现了很多重要的东西, 比如说山水画、脸谱、折扇,还有中国的红木家具,但是最后我给出的答案是笑脸――而且这种笑,不是那种职业性、礼貌性的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它不一定是过分热情的大笑,也不一定带着寒暄,它就是从容、欢迎、内心流露的笑容。看完世博会后,如果发自内心地觉得文明是如此辽阔,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文明体系中会被拓宽生命的隔绝,会被打开眼界,会被放开自由,那微笑就浮生起来了。你的收获不是要写一段观后感,不是要去说一段宣言,有一个笑容就够了。我所期待的世博会就是让大家能有更多发自内心的微笑。

媒体是世博建设和参与者

光明网:还是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话题,您认为媒体在城市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价值和作用?

于丹:过去我们说媒体是一个文明的载体,但是今天,我觉得媒体本身就是一个文明的推动剂,它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更是一个建设者和参与者。媒体绝不仅仅是一个平面式的报道,它呈现的更多的是人们体验的可能,给我们完成了一种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体就是让我们的人体器官能够延伸到更远,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它比我们看得更远。世博会上,你看见展览的一切都是一个载体,它体现了一种精神和理念。在此,媒体还原了它最本初的内涵――让每一个人延伸到最远。世博是一部长长的纪录片,不同的媒体代表了不同的眼睛,它留下的那些影像,不仅在此刻对每个观众作出交代,而且在几十年、几百年以后对历史作出一个答案的存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媒体的那种延伸,已经不是一种高高在上、仅仅给你提供统一答案的指向,而是深入到每一个普通人中间,代替你自己完成你所不能延伸的体验。这就是媒体在世博中与以前的不同――它不仅仅是一个记载者,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参与者和建设者。

光明网:看了一下留言,网友纷纷反映,“听了于老师的解读,传媒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特别清晰、温暖、人性化了”。作为传播领域研究专家,您怎么看世博会的对外传播战略?

于丹:说到对外传播,这是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因为世博,就是中国为世界所承办的一个博览会,而不是中国向世界秀自己的窗口,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展示之后动态的交流、碰撞所产生的新文明。我从来不认为世博会就是一个个静静的展览馆。文化最好的内涵应该是一种动态的传播,应该是一个在整体的平台上能够有很多开放的、碰撞的,甚至矛盾的、差异的东西呈现出来。至于世博会怎么完成对外传播,我个人的想法是,我们要尊重接受传播的那些国家的心态,保持一种以受众为主的传播策略,而不是简单地以我们传者为主,不能是我们想让别人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人家希望从世博会得到什么。

世博留给我们平和心态

光明网:网友“东东的心情”问,“上海世博会该如何面对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

于丹:在这个世界上,文化的语言是相通的,但是文化的语法,各个民族大相径庭。我们一定要照顾到语法的差异。你看现在我们旅行团出行,经常会有出行手册,告诉你在哪国有些什么禁忌、你不能怎么样,这就是你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世博会本来就是一次充分的展现,本来就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这里面不存在哪种文化去说服、甚至去征服另外一种文化。因为一元化的东西都是不健康的,我们希望这个和平的世界就是世界文明交融、并存之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文明生态。我很希望世博会是一个大烧杯,所有的元素在中国上海这个烧杯里,能够碰撞生成一些新的元素,最后形成一个世界的新文明。

光明网:世博会在日本举办之后,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上海世博会会不会也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于丹:我想一定会的,因为大家可以看到奥运会对北京的改变,甚至对中国的改变。那时候北京人的感觉,真的是“我家大门常打开”。上海世博会也是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留下的影响应该比奥运更长,因为它要持续半年。它不是一场赛事,而是一段生活方式的持续。如果让我回答将会留下什么,那就是在和世界交流过程中,人的那种平和的心态――不再妄自菲薄,也不再妄自尊大,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一种建设的可能性,让我们的生态变得更加丰富。世博会给我们呈现的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机器的发明,或是一个景观,而是一个连起来的文明体系。所以,我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世博会,每一个人走进世博会之后,都有自己的发现;当穿越世博之后,这种文明一定会对你自己的生命形成一种诠释,这也是我所期待的。

本报记者高赛整理

全文及视频内容请见光明网(www.gmw.cn)

图为于丹(左)和光明网主持人连冰玉在访谈中。本报记者陈晨摄

图为于丹给光明网的留言。陈晨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