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就在眼前

2010-05-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慧 周龙 我有话说

5月6日,送走前一天的阴雨,世博园又迎来当空晴日。在灿烂的阳光下,各大展馆前五颜六色的遮阳伞为旖旎妩媚的世博园更添了几分浪漫气息。虽然烈日当空、气温炎热,但观众的游览热情却不减,很多展馆前都出现了遮阳伞排成的长龙,十分壮观。

观众的热情不减,因为他们渴望着去中国馆体验历史的足迹,也渴望去主题馆

畅想城市的未来;他们心里牵挂着几千年前留下的埃及法老雕像,也牵挂着刚开发出来的会拉小提琴的日本机器人;他们既想亲眼目睹电视中的“种子圣殿”到底“长得”什么样,也想去法国馆欣赏飘扬过海的七件艺术珍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这个共同的梦想,穿着西装的美国人来了,披着头巾的伊朗人也来了。6天来,中国馆、日本馆、英国馆等展馆人流如织,截至5月6日17时30分,上海世博园当日参观人数已达10.56万人,累计进入世博园参观的人数已达90.23万人。世博园里的游客真切地感到,世博会让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

共享文明

排队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记者终于进入梦寐以求的沙特馆。传送履带将观众缓缓送入1600平方米的世界最大三维影院,这个影院掩映在镂空雕刻的花纹背后,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站在悬空栈桥上的传送带上,记者仿佛悬浮在空中,被360度的屏幕包围其中,沙漠、绿洲、石油、海岸……屏幕上播放的影像让记者应接不暇,快速变换的色彩时时让人感到震撼。

“早听说沙特馆很新奇,真的像梦幻一样,太炫了!”走出展馆,来自安徽亳州的游客过姝桥依然难抑内心的激动。

世界如此广大,阳光要经过一整天才能照遍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又如此之小,世博园3.28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可以容纳全世界的文化和历史。在多姿多彩的世博园中,喜欢童话的孩子可以到沙特阿拉伯馆聆听一千零一夜里的神秘;而就在10分钟的路程之外,芬兰馆里的载人航天器则为那些追逐高科技的人们提供了幻想的舞台。

“花上两天时间漫游在世博园里,穿梭在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群中间,阅读不同的文字,聆听不同的音乐,这个世界真是太美妙了。”北京大学留学生安泽深有感触地说。

分担责任

“我们走出阴暗的黑夜,跨出油灯摇曳的茅草房,坐上破旧不堪的火车,奔向梦幻中灯光闪烁的大都市……”写在波兰馆墙上的这首诗,抒发了人们的城市梦想。正是无数人对城市梦想的追求,让一座座城市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崛起,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城市的发达、交通与通信的便利,缩小了地球的时空距离,也让全世界人们的利益紧紧连在了一起,全人类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休戚与共: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气候异常,都已经不单单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正因为如此,面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和考验,在今天的上海,低碳和绿色也成为人们共同的热门话题。

在挪威馆记者看到,15棵挪威松树组成的外墙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无污染的建材不只是一个国家在一场博览会上的临时设计,更展示着一个国家的坚强决心和对世界的坚定承诺。

“在芬兰馆,我感到了它宣扬的人与海洋和谐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同样显示在日本馆的竹林、西班牙馆的藤蔓以及英国馆的未来植物上。”悠闲地坐在英国馆外的草坪上,来自湖北荆州的游客何卫东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两天逛世博园,我了解到大量前人的梦想;而正是由于人类对于梦想孜孜不倦的追求,才使得其中的许多梦想变成了现实。所以,对于目前人类的新科技新梦想,我同样抱有强烈的信心。”

一面是莲花盛开,一面是风车摇动。“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2580万千瓦,居世界第二;到202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将达2000万-3000万千瓦。”中国馆新能源展示区的大屏幕上书写着中国在新能源开发中的成就,而这样的成就传达出的是应对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国智慧。

“今天,在上海,各国对解决未来环境问题的设想让我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肤色与语言,无论民族与宗教信仰,我们都已经成为了一家人,人们在共享一个地球的同时,也在一起分担责任。”来自江苏南京的游客甘晓建说。

畅想未来

5月5日的大雨并没有浇灭游客的游园热情。针对雨天,世博园区早有防范:高架步道上,大型固定遮阳伞已全部打开;中国馆门前的等候区也临时增加了一排“遮阳伞”;室外广场的遮阳棚变成了“遮雨棚”;园内的天气预报实时更新……

天气转晴后,气温回升,世博园园区内安置的各项控温降温设施已经启动。记者看到,安装在高架步道遮阳伞下和高架步道底部的喷头喷出水雾,一些展馆也为在烈日下排队的观众提供了贴心的“清凉”服务。

在法国馆的中心花园,喷泉和喷雾营造了法国馆特有的浪漫气氛,而这些水主要都是来源于雨水。法国馆有一个先进的水生态循环净化系统,可以充分收集雨水和展馆内的废水,雨水降落后,中心广场的干净雨水直接进入中空的地下层,而从楼顶等地方流下来的雨水,则从四周的水沟流入生态净化池,经净化后再循环使用。

“法国馆的生态净化系统,为人类未来城市发展勾画了新的蓝图。在世博园,生态环保的设计和展示随处可见:‘会呼吸’的日本馆、建筑材料可回收的加拿大馆、‘叶绿体’捕光发电的瑞士馆......都表达了亲近自然的理念,表明要走节能减排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上海游客陈念祖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藤条篮子”西班牙馆的最后一个展厅,一个硅胶材质的大娃娃皮肤红润、眼睛碧蓝,融入高科技的他不停向观众眨着清澈的眼睛,并露出灿烂的微笑,仿佛向游客描绘着一个关于未来的美好场景:在那里,没有污染,没有噪音,没有沙尘,没有酸雨,人们过着田园般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着和娃娃一样的梦想,世博会让我们对未来多了一份憧憬,这份憧憬来自人文关怀,来自环保科技,来自低碳理念,来自绿色探寻。”北京的游客王火深情地说。

[值班总编推荐] 维护教育公平需要久久为功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班总编推荐] 【院士谈科技自立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