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减灾 任重道远

2010-05-1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期关注防灾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仅近两年就发生了两次重大地震灾害―――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地震”。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68712人

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对于刚刚经历过玉树地震的人们来说,自然十分关注建筑的防灾减灾问题。为此,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防灾减灾工程专家欧进萍、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谢礼立、消化内科专家樊代明、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陈肇元、水工结构专家陈厚群5位中国工程院士,请他们就如何完善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献计献策,以推动我国的防震减灾体系建设。

图为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中心小学举行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中,正在练习紧急避险的小学生。邝娟华文/摄

坚持“以防为主”

谢礼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

土木工程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文明,也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灾难――土木工程灾害。国内外发生的地震无不证明,土木工程方法必然是防震减灾的最有效措施;汶川、玉树两次地震再次证明,地震灾害的主要属性是土木工程灾害。土木工程灾害的主要机制是:不当的选址、不当的知识、不当的设计、不当的施工、采用不当的材料,导致土木工程不能抵御各种可能发生的载荷而失效乃至破坏,最终形成社会的灾害。因此,要改变观点坚持预防为主,坚持采用土木工程的方法防灾,包括场地选择、场地安全性评价、抗震设计(包括概念设计)、合理施工、正确使用和维护、及时加固。

欧进萍(中国工程院院士、防灾减灾工程专家):

目前人类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的抗震防灾能力。为此,我国需要坚持“以防为主”的抗震防灾指导思想,采取切实可行有效措施,提高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的抗震防灾能力。

研究表明,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所增加的投入不足房屋建筑总造价的5%,这样的房屋不仅抗震能力好、耐久性也好、使用寿命长,符合我国经济建设长远发展的低碳社会理念,也能为广大民众接受。

组建防灾应急技术队伍

欧进萍:在汶川、玉树地震中,先后投入灾后应急工作的有地震、消防、医疗、建筑、交通、水利、地质等多支技术队伍,很多都是各个部门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不同单位,存在装备不足、缺乏技术准备、沟通指挥不畅、任务存在重叠或遗漏等问题。因此,建议在各部门、各地区,建设相应的多专业抗震防灾应急技术队伍,由相关科研、设计、高校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兼职担任,配备必要的设备,平时安排协同交流演练,并在各级应急预案中详细规定工作方案。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内科专家):

建议国家在若干地区建立紧急灾害救援中心,平时严格演练,灾时紧急调赴。我所在的四军医大愿意牵头做这件事。

我参加过5・12汶川大地震,此次又去过玉树现场。与平地地震相比,高原高寒地震的医疗救援有其特殊难度。由于高原缺氧,内地去的救援队员多数难以在三、四天内完全适应,而72小时又是医疗救护的黄金时间。例如,某省派去一个消防队,去了工作太急,大多数发生急性高原病,甚至肺水肿,只好将其大部分飞运西安抢救治疗,现场不但不能参加救援,反而成了被抢救救援人员本身。因此,我建议在事发初期可将离震区很近且已在海拔较低高原长期驻扎的力量派往一线灾区,然后再将内地去的救援力量派往二线或三线,这样既可实现有效救治,也可减少自身减员甚至伤亡。

普查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欧进萍: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地震频发,说明地球活动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在加强地震监测、加强灾区恢复重建的同时,要尽快对曾经发生过大地震地区的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进行普查和评估,必要时进行加固。

我国城市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人口之密集均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的,我国现代化大都市至今未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一旦大地震发生于大都市区域,其造成的震害和损失将是巨大的。为此,建议国家防患于未然,尽快对我国大都市建筑和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能力进行评价和加固,并对灾害链进行预测,制定大都市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近年来我国中小城市经济发展非常迅猛,但其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抗震减灾能力及相应的结构形式等仍保留原先的低抗震防灾水准,应尽快研究中小城市的抗震防灾能力、减灾规划、应急预案、灾害管理体系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中小城市建筑适宜的抗震防灾标准、防灾减灾对策。

尽管汶川地震后我国政府制定了对全国中小学建筑进行普查和抗震加固的计划,但玉树地震中,中小学建筑破坏仍然十分严重,中小学建筑的抗震加固要摆在防灾减灾任务的首位。

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震害都表明,我国防灾关键房屋建筑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不足,地震中往往丧失其救灾的功能,严重影响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对该类建筑也要予以优先评估和加固。

提高建筑工程的防震能力

陈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

要求大灾下房屋结构完全不出现破坏并不现实。建筑抗震设计技术规范提出的建筑物“大震不倒”的大震,只是比设防烈度高1度的地震作用,而新中国建立后实际发生的历次大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要比抗震设计技术规范的“大震”大到几倍甚至有数量级差别。所以建筑物抗灾重点宜放在因灾害造成局部破坏而引发成大范围的连续倒塌,为此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才是建筑物抗灾的关键所在;可是现有房屋建筑结构的技术标准,至今并无详细的对于整体牢固性的具体技术要求。

谢礼立: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对防震减灾能力薄弱的城镇进行加固或改造,提高其抗震能力。争取在2015年使位于我国地震危险区带上的城镇具有抗御六级地震的能力。为此,应该立即发展一套评估城镇抗震能力的技术,同时编制一套能用以指导城镇抗震规划和建设的细则。

以上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当务之急,是体现以民为本,实现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减轻地震伤亡和损失的不可替代的措施。提高居住建筑的抗震能力,不仅是防震减灾的需要,也是增加人民财富性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重视大型水利工程地震安全

陈厚群(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专家):

集中了我国80%水能资源的西部是强地震频发区,而适宜修建高坝大库的深陡河谷又和孕育强震的区域性构造伴生关联。因此,确保重大工程抗震安全的严峻挑战“难以避让”。汶川地震中仅2亿多方库容的一个唐家山堰塞湖,多么让人揪心!可以想象,300米高、数百亿库容的高坝大库,一旦受震失事,其导致的严重次生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汶川、玉树这两次地震中的龙门山断层和玉树―甘孜断层,以前似乎未曾作为最活跃的发震断层考虑;而300米级高坝这样的世界一流水利工程,鲜有遭受强震的实例。因此,如何保证这类高坝大库工程在遭受可能发生的极限地震时,不发生溃坝导致的库水失控下泄的严重次生灾害,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中的战略重点。当前,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科学选取能反映近断裂大震特征的坝址最大可信地震;合理确定能表征高坝溃坝的指标体系及其定量判别准则――这两个问题目前都属于学科发展中的前沿课题。

对于在我国强震区修建300米级高坝大库地震风险的态度,我认为既不是“因噎废食”,也不是“盲目冒进”,但也决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强震区建设一系列具有300米级高坝的重大水电工程,抗震科技前期支撑赶不上工程发展速度和规模需求;用现行传统设计理念和方法,难以适应少有先例更无震例的强震区特高大坝抗震安全需求。因此,必须对我国西部高坝大库的抗震安全给以更多关注和充分重视,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对这方面科研工作的安排。

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欧进萍:国外发达国家防灾减灾成功的经验表明,只有全社会重视防灾减灾事业、增强全社会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才能真正长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同时,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也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方面。为此,建议我国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1.建立社会防灾减灾问责制、工程防灾减灾问责制、加强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的监督与落实和问责制;

2.制定防灾减灾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凸显我国防灾减灾技术人员的匮乏,尤其是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3.确定大学、科研机构防灾减灾科研和教育资源的社会开放日;

4.加强应急反应与救援的预案、教育(电视、公益短信等)、演练;

5.积极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本报记者张蕾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