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唐子来:精彩呈现“世博创举”

2010-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通讯员 吴为民 我有话说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阶段,他是规划设计方案陈述人;园区建设阶段,他是“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这两个身份,使他的名字与上海世博会紧紧联系在一起。

他就是唐子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

士生导师、规划系主任。

“陈述人”是唐子来与上海世博会的第一次接触。2002年3月24日,面对国际展览局考察团,唐子来用25分钟陈述了世博会选址、园区规划、交通组织以及后续利用等构想。事后,他获得了这样的评价:“非常全面、非常专业、非常成功”。

申博成功后,为“城市最佳实践区”提出策划方案的任务又落到了唐子来身上。

实际上,“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概念也经历过一番演变。2002年申博方案中最早的提法是“城市实验区”,设想邀请一些国际建筑大师在世博园区内做些实验性作品。后来,在世博园区规划过程中,这一设想逐步演进为“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展示当代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为世界各国的城市提供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并引领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向。

任务的艰巨性和挑战性显而易见。唐子来没有犹豫,迎难而上,带领同济团队开始了又一次充满激情的世博征战。2007年5月,他被正式聘为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两个月后,他和团队完成了《城市最佳实践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草案)。

“城市最佳实践区”在世博会历史上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创新之举,也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最大亮点。唐子来深知,“创举”必须用“精品”匹配:它不仅是世界各国城市最佳实践案例的展区,其本身也应当成为体现城市最佳实践精神的“展品”。

策划方案公布后“一呼百应”,收到了来自全球87个城市和地区的108个有效申报案例,涵盖五大洲。最终确认参展的36个展馆展示案例五彩纷呈,地域代表性非常广泛。

今天,当人们徜徉在占地15公顷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会惊叹其精妙――在北部街区,14个实物建设展示案例包含建筑物、开放空间、交通方式和节能照明设施,形成完整的模拟生活街区;在中部街区,利用老厂房改造的4组形态各异、五彩纷呈的展馆,表现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等主题;在南部街区,城市未来馆和全球城市广场通过剧院式、论坛式、多媒体式、网络式、展板式等手段,轮番展示更多城市最佳实践的优秀案例。

“‘城市最佳实践区’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愉悦的活动环境,也将成为生态环保的创新设计。”唐子来表示。确实,“城市最佳实践区”本身就是一个最佳实践案例:区中保留的原有工业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60%以上,通过功能化、时尚化、生态化、节能化的改造,让古老的工业建筑“焕发新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