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艺术,让人类的美丽永存

2010-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我有话说

“我喜欢花草随风舞动的自然之美。”站在上海世博园英国国家馆前,看着这朵巨大的“蒲公英”在蓝空下舒展身姿,听着游人们不绝于耳的惊叹与赞美,英国馆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幸福地笑着,“展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步入世博园,就如同游弋于一片澎湃壮美的艺术海洋。世博与艺术的结缘,其意义远不止一场

历时半年的展示可以言尽。在艺术界专家学者们眼中,这是一次双向的成全与促动――艺术以巨大的魅力为世博添彩,用自身的演进与时代呼应,而世博也推动着艺术的发展与传扬。

因为艺术,人类拥有了永不落幕的美丽。

艺术之美,见证文明汇聚

世博掠影

因为两位女子的莅临,世博园多了几分温婉的色彩。

“铁锈城堡”卢森堡馆前,一尊金色少女像手捧橄榄枝花环,英姿飒爽地矗立蓝天之下;“童话乐园”丹麦馆里,“小美人鱼”长发披肩,宁谧圣洁地端坐于碧水中央。她们把自己国度的艺术之美带到了上海,也把对和平、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播撒在各国观众心中。

像这两件“国宝级”文物一样,罗丹的《青铜时代》、米勒的《晚钟》、敦煌莫高窟壁画、捷克浮雕“幸运之神”、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在占地500余公顷的世博园里,各国艺术珍品作为友谊与文化的使者华彩亮相,仅浦江西岸的城市足迹馆与世博会博物馆里,就云集了来自全球的数百件艺术瑰宝。它们与154座美轮美奂的建筑杰作一起,排开一席口味丰富的艺术盛筵,静候人们用心品尝。

专家点评

陈燮君(上海博物馆馆长,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城市足迹馆总策划):

世博会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世博会发展史上,艺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博会所搭建的坚实平台,为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对话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同时,世博会上的艺术展示和艺术活动也有力地推动着世博会的发展,使其贴近民众、深入人心。因此,当艺术与世博相遇,创造出的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走进世博会,我们检阅的是文化的遗产,寻觅的是人类的文明,解读的是历史的智慧,感悟的是艺术的哲理,抒发的是人文的情怀,守望的是精神的家园。

吴为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

100年前,在南京,一场规模宏大的“南洋劝业会”于4月28日拉开帷幕,10月底结束。力主举办这一盛事的两江总督端方就是出国考察了美国、意大利等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才痛感“各国工商之盛,无不从各类博览会入手”,同时认为万国博览会是对民众的艺术开启与教育。在此次劝业会上,专门设立了艺术馆,而各地区送来的展品,也多是精美的艺术品――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等等,给了民众极大的艺术启蒙。今天,我们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比100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走向世界,展示精彩,也敞开怀抱,欢迎宾朋。世博会与艺术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艺术已经全面渗透到世博会的整个体系之中,每一件世博展品都是艺术化的体现。文化无国界,艺术成为友谊使者,见证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和谐交融。

艺术之变,折射时代演进

世博掠影

《清明上河图》“活”起来了!这成了走进上海世博中国馆的观众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一张面积达832平方米的数码巨幕墙上,画卷中身份各异的1068位“古代百姓”在汴京城池里游弋穿梭:脚夫赶着毛驴缓缓步向城门,虹桥上商贾百工云集,商人牵着驼队进城……

如此高科技含量的艺术品,在世博园区比比皆是。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沙特馆里全球最大的IMAX屏……大量声光电技术手段的运用,使艺术品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表达。

专家点评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上海世博会城市生命馆总策划)

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艺术表现,这也是艺术本身的进步。世博会发展至今,展示的已经不仅是技术、产品,而是思想。思想如何展示?必须依靠多元化的艺术手段。我们已经从单纯的绘画、雕塑发展到了声光电、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这是对今天视觉艺术的一场综合考验,是全新的视觉文化的试验场与萌生地。艺术离不开高科技,它从来不是一个能够脱离社会发展的独立存在,而是必然地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思潮的转变。时代催生的科技进步,造就或实现了一件件艺术品,使人类无穷无尽的美好创意化为现实,凝结成有形而永恒的美丽。

吴为山:

艺术与创新是须臾不离的。艺术在内容上有自己特定的选择:一是执著于永恒的主题,一是对全新题材的拓展与发掘,这就要求艺术家不能停下思考的脚步,要紧贴时代发展的脉搏,用自己的作品去反映时代。所以,我们在历届世博会上看到的很多艺术作品,都用凝练而震撼的方式,留下了那个时代主题的烙印。例如,毕加索的巨作《格尔尼卡》表达出对战争的抗议和对死难者的哀悼,呼应了当时追求和平的时代主旋律。在此次世博会上,上海世博园里保留了很多旧工业遗迹,我们的艺术家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创作时,自然而然地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与现代的接续等意识注入作品当中,把现代中国人的集体思考展示在世人面前。

艺术之梦,呼唤美好永生

世博掠影

一场浩荡的“世博效应风”,正在席卷上海文化演出市场。七八月历来是演出市场的淡季,今年上海却出现演出场所“一地难求”的盛况。世博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将海内外名剧、名团、名作源源不断地吸进这片沃土。除园区内一万七千多场表演外,世博园区外的展演展览将多达4万余场。

与此同时,借世博会东风,海内外诸多艺术展也争相亮相上海。意大利“罗马的广场”当代艺术展、“与世博同行――《中国当代艺术的十个个案》”大型展览、“中日陶瓷珍品展”……世博的精彩,在艺术对公众的深刻影响中延续。

专家点评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

世博会给中国留下的最大财富之一,就是对艺术家的启发与感染。在此次盛会中,中国艺术家会通过各国文化的比较与交融,能够找准自身的文化定位。无数生动的实例可以让他们看到:一方面,建筑、设计、音乐等各类艺术形式的潮流是不断发展的,需要在观念上更新,在手段上跟进,不断拓展,常变常新;一方面,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精神特质与独立品格。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固守与拓展是相辅相成的,是世界各个国家艺术发展的两大要素。如果一味固守不知开拓,会流于保守;一味开拓而忽略坚守,就容易失去艺术的独立性,迷失于潮流。

陈燮君:

世博会的艺术影响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有效助推器。现代世博会更加注重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在这种对话的过程中,艺术的语言贯穿始终,因为它是一种不同文明间的“世界语”。

世博会是有历史穿透力的。这种穿透怎么实现?必须依靠文化的传承、艺术的流淌。世博会参与了历史的文脉传承,它不仅作为艺术的载体,也作为艺术史的组成内容而永留史册,带来永久性的艺术积淀。我们只有做好总结与梳理,享用并延伸世博会的丰硕成果,才能不负历史给予我们的大好契机,才能留存并提升人类艺术的万千魅力。

图为北京周活动期间,在宝钢大舞台上演的一场《魅力北京》的文艺演出。本报记者童怀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