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汶川,沐浴春的气息

2010-05-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的话整整两年,“5・12”――五月之殇,曾经的全民之痛。

两年之后,汶川地震灾区的人民,如今怎样了?北川、绵阳、德阳、绵竹、映秀、文县,当年的伤心之地,现在是何种情景?两年了,我们一直惦

念着那里的人、那里的事。

在这样一个日子里,记者重返灾区。我们看到,阴霾已经散去,灾后重建的景象已经蔚然显现;我们知道,伤口正在愈合。取代伤痛的,是憧憬和希望,是信心和力量。

本报今天推出“重访灾区看民生”专题报道,以此纪念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周年,衷心祝愿灾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在由无锡市援建的汉旺新城,一座座崭新的居民楼拔地而起。图为汉旺镇村民正在为即将入住的新家园做最后的美化布置。本报记者董城摄

北川、绵阳大变样

本报记者练玉春

两年之后,重又回到经历过5・12大地震的北川、绵阳。哀伤已经从人们的眼中淡化隐退,以民生为重点的恢复重建已取得显著成果。凭着坚强的意志力,灾区人民一步步重建了自己的新生活。

刘亚春:没有全国的援助,就没有北川中学

与两年前相比,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的眼神让人心里安定多了。只是浅浅的胡子茬、微红的眼圈,透露出他的忙碌。

地震后,刘亚春在废墟上指挥老师和学生展开自救,几百师生获救,而废墟下的某个地方却永远掩埋了他的妻儿。随后的转移、复课、高考、重建,占据了他的全部时间,也逼迫着他忘记痛苦。

“现在好多了。”刘亚春还是一如过去轻轻地带着笑说,“地震后,北川中学得到了很多关心和爱护,现在我们还借用着长虹集团的培训中心。不过,新的北川中学将在7月底全部竣工,9月,我们将要在新校园里举行开学典礼。”

“这不是北川中学的成就,这是我们中国的成就。没有国家的实力,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没有援建省份的全力支援,就没有北川中学的今天。”经历过大灾难的刘亚春,说话间是那么平静。

“我希望我们师生开始正常生活,走出地震阴影。老师安心教学,学生安心学习,在力所能及的时候还要帮助别人,这就是北川中学。”

在青海玉树地震后,北川中学师生立刻自发为受灾同胞捐款4万余元,还拿出各方捐助给他们的一批棉被褥子,委托本报联系到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接受捐赠款物。两所学校的校长商定,结成合作学校,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李林国:脸上的表情由愁容变成笑容

“我今天要在永安镇执勤一天,等会儿去安昌镇开会,明天也会在这里执勤,两周年纪念活动多,县里人手紧张。”李林国说。与两年前初次见面相比,他脸上的表情由愁容变成了笑容。

5・12大地震发生时,李林国在头部受伤的情况下,率人在北川中学废墟中挖出30多名幸存学生和70多名遇难者,却最终没有救出自己心爱的儿子。

地震之后,李林国被派回老家所在的北川县坝底乡,妻子跟着回了老家,女儿去了外地读书。

“现在工作很顺心,所里还有5个年轻人,正好带带他们。”体格结实的李林国说起下属就像说起自己的孩子。他已经很久不再提到儿子的名字了。

他明显更愿意谈工作:“我们坝底乡4000余户人家,人口18000人。前一段时间,我带着所里的同志,到各村跑了一下,这个月底就可以把这些人家跑遍了。认认人,混得熟了,工作好做!”他很为自己的这种“跑村认人”的工作方法感到得意。

“其实哪里是我有什么能耐,乡里村里重建工作做得好,90%的房子重建新修了,10%的房子加固了,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往前跳跃了几十年,大家都感谢党和政府,都珍惜这种好日子,纠纷也就少了,我们的工作也好做多了。”

吴靖平:一切成绩归之于群众的坚强和力量

“5・12大地震中,绵阳是受灾最重、伤亡人数最多的地区,也是重建任务最重的地区。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这里已经大变样。”吴靖平说。

吴靖平是在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接任中共绵阳市委书记的,极重灾区北川、平武、安县,重灾区江油市、涪城区、游仙区,都在他的辖区之内。吴靖平一上任就提出“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的原则,并要求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

“群众满意是重建工作的最终标准。绵阳市的重建,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最大的政治。我们成立了由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任组长的极重灾乡镇失地农民安置工作督导组,组织上千名干部蹲点帮扶重灾村,同步做好住房选址、规划、配套设施建设和科学避险工作,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和就业帮扶,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安居和乐业问题。”吴靖平说。

如今,吴靖平可以欣慰的是,绵阳市7318个重建项目已开工7235个,已完工6071个;51万户永久性农房重建基本建成,6.3万户城镇重建住房已有79.3%完工;751所重建学校已完工86.8%;882个工业重建项目已完工74.2%。

吴靖平将这些成绩归之于群众的坚强和力量。他说,正是灾区群众,用勤劳的双手重建了美好的新家园。

(本报北川、绵阳5月11日电)

羌族“绣娘”的新生活

本报记者张玉玲

在映秀镇的建筑工地旁,一位身着羌族服装,脚穿传统绣花鞋的羌族妇女,背着一个大背篓,行色匆匆,记者好奇地上前打招呼,没想到意外得到了关于羌绣的线索,开始了一段愉快的交谈,认识了一个乐观、自强的羌族“绣娘”。

这位叫余琼的羌族妇女,卸下她的背篓,从中拿出一包包精美的绣片说:“这是我今天从村上的女人们那里收来的,现在要交到帮扶中心去。”

她说的“帮扶中心”,是当地为了给受灾的上万名妇女找到不离乡不离土就能就业的机会所成立的机构,在阿坝州民政厅注册的“羌绣帮扶中心”,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让汶川、茂县、理县的羌族妇女拿起她们世代相传的绣花针,用她们最擅长的绣花手艺自食其力。

余琼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她靠羌绣每个月少则挣几百元,多则能挣上千元。

过去绣花得不到报酬,现在可以为家庭创造经济收入了,羌族妇女的地位无形中也提高了。余琼开心地说:“原来绣花还要看男人的眼色,现在可以堂堂正正地以绣花为生了。”

除此以外,余琼还主动为帮扶中心工作,经常到其他村寨去取绣片,有的村寨远,她一去就要离家两三天。路走得多,半个月就要磨破一双鞋。

余琼说,原来总认为自己是灾民,现在走在汶川的路上,有许多人都和她打招呼,都知道她在为当地羌族妇女服务,她感到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尊重。

心直口快的余琼很健谈,当记者用四川话和她攀谈起来时,她像倒豆子一样噼哩啪啦把家中的事和盘托出,也让记者从另一些侧面了解了灾区的民生:

地震后,丈夫学了开车的手艺,现在帮老板跑运输,运送水泥沙石等建材,一个月有2000元收入;

家中盖上了永久性住房,政府补贴了2万元,自己家还添了一些,共建了100多平方米,比过去的居住条件好多了;

两个孩子都住在学校,现在学校比以前好上几十倍,房子修得也结实,“听说十级地震也不会垮,因为用的全是最好的钢筋水泥。”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余琼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们好好上学读书……

记者随后电话联系了“羌绣帮扶中心”主任颜凤辉。她说,“羌绣帮扶计划”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灾后重建援助计划和民族文化保护工程,现在已帮扶了像余琼这样的羌族妇女7000多名,累计已向参与帮扶计划的妇女发放劳动报酬接近400余万元。

(本报映秀5月11日电)

从汶川地震以来的“两喜两悲”谈――

“有德不可敌”

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

自汶川地震以来,中国人经历了汶川、玉树两次大地震深沉的巨大悲痛,也历经着奥运会、世博会欢跃于心的极大喜悦。这两大喜两大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悲喜交并,悲喜交替。

悲与喜是人之常情,也是国之常情。普天之下从来没有无喜之国,也从来没有无悲之国。如何对待喜是对一个国家国风的考验,如何对待悲也是对一个国家国格的锤炼。在这“两喜两悲”中,中国人的万众一心为全世界人民带来惊喜。万众一心是中国精神的魂,是民族精神的根。

民族精神不是自天而降的,是在中国这个大熔炉里炼出来的,是在中国这个社会大学校中学出来的。“人心齐,泰山移”,一直是中国人的坚强信念。

万众一心就是五十六个民族一条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可是,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无不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大家的生活习惯相近,语言相似。正像汉语中有大量外来语一样,在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很多很多从兄弟民族引进来的词汇。五十六个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五十六个民族有聚居的,有散居的。聚居的民族也有散居在外的人口,散居的人口活跃在别的民族之中。

五十六个民族一直是融为一体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心都往一处想,都热爱自己休养生息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土。因此,国家办喜事,五十六个民族一起上;对付自然界加给我们的伤痛,五十六个民族也一起上。汶川地震滑下的山体成了“万众一心”的纪念碑,大难不死的受灾民众被“万众一心”救出后,又进一步成为“万众一心”的中坚。

万众一心体现在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界别的人一条心。遇到关系国家命运和声誉的大事,彼此间的矛盾立即退下,甚至化为乌有。奥运会、世博会是世界级的大事,在中国举办,这既是天下大事,更是国家大事。关键时刻,伟大的“中国精神”就转化为巨大的力量。有天大的困难也要把它拿下来,因为,“我们的名字叫中国”。

万众一心还体现在官兵一致、干群一致、上下一致上。在两次抗震救灾中,军队都冲在前面,陆军上去了,空军上去了,二炮也上去了。士兵上去了,将军也战斗在抖动的大地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一个接一个地都来到了灾区。这次玉树地震爆发时,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在国外访问。他放弃了对两个国家的访问,回来与人民一起抗震。干群一条心,在地震倒塌的废墟上重建起了美好家园;干群一条心,建起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来自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世博会历史上最大的世博园。

体现民族精神的万众一心是爱心,是无疆的大爱之心,是爱人民、爱国家的大爱之心。受过屈辱的中华民族最懂得国家独立、自主的可贵。只要是对国家声誉有益的事,我们就会千方百计把它做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国精神的核心。“大爱无疆”包括了爱人类。在世博会上可以看到,到处洋溢着“大家一条心,全球一家人”的友好气氛。

民族精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信念缺失,也会导致民族精神的退化。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培育、不断弘扬,与时代同行。只许向上提升,不许向下滑坡。“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潜《神释》)我们中国人“喜”,不会“乐不思蜀”;“悲”,也不会“悲不欲生”。我们遇到灾难,在流泪之后会抬起头,挺起胸,继续奋斗;我们遇到大喜事,从不沾沾自喜,而是坚持与世人分享。“有德不可敌”(《左传》),中国人就是因为有一股子中国精神,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报记者任生心整理)

德阳:“跳跃式”重建

本报记者夏侯昭?

两年过去了,曾经的德阳灾区,现在一排排崭新的民房比肩而邻,人人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灾后重建,民生为本。德阳的重建工作,在“三年计划、两年完成”的大方针指引下,将灾后重建工作和由于地震而中断的新农村建设完美结合,“跳跃式”重建灾后新农村。

记者在前往德阳市区的路上,发现路边有一个居民区,全是崭新的独栋别墅,而马路对面则是一片稻田。这里是绵竹市兴隆镇川木村六组小区。地震发生后,川木村所有民房基本毁损,整个重建在规划时,上级领导就创造性地提出把灾后重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用城市“小区”的理念,来建设一个全新的川木村。

走进张知友的独栋别墅里,宽敞的客厅让人眼前一亮。张知友说,这是按照政府限定的三人户设计的户型,房子总面积接近200平方米。重盖这个房子,总共花费了13万元,其中政府补贴1万6千元,江苏援建单位补贴5千元,特殊党费5千元,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贷到3万元的低息贷款,不足部分来自自己的积蓄和亲朋好友的借款。

“以前道路、卫生条件和公共设施都跟不上,而且大老远的一家一户,想串个门都不方便。现在好了,路宽了、村里干净了、排水等公共设施也修得很好,而且每天干完活,邻里乡亲凑到一起闲聊,感觉比以前好多了。”

在汉旺镇柏国村九组,绵竹正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驾驶员王国云指着自家的大院欣喜地告诉记者,新居面积比原来多出一半,房子有两个巴掌宽的承重墙,再也不用担心地震了。“其实再好的房子,也不如好的政策,房子再坚固也只能居住,而政府的好政策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王国云由衷地说。

汽车行驶在汉旺新镇的公路上,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新居,间或夹杂的层层绿树和小桥流水,美得令人想停留下脚步。

这个月底,刘刚均很快就要从已经住了近两年的汉旺镇新开村板房,搬到由无锡援建汉旺新城的新房里住了。“新房子马上就要竣工了,我们这些邻居都要搬进去住。国家补助的资金一般都够了,如果选最大的户型,自己再掏一万元左右就行了。”

地震后,刘刚均虽然经历了断腿和丧子的双重打击,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联合了几位同样由于地震致残的乡亲,在板房门口合伙开起了杂货店,取名为“梦想起飞干杂副食品店”。“有赖于国家的好政策,我马上就可以实现很多年的梦想――住进新楼房了,这在地震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刘刚均说。

(本报德阳5月11日电)

5月11日,四川省绵竹市农业局工作人员,将新型测土配方肥送到兴隆镇川木村6组小区村民家中。本报记者夏侯昭?摄

甘肃文县:

安居乐业唱新歌

本报记者陈宗立通讯员刘启书

5・12汶川地震两周年前夕,记者走进地震重灾区甘肃文县,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漂亮的重建新村,一幢幢洒满阳光的新居,浴火重生的灾区展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

“地震无情党有情,以人为本暖人心,帮咱建起新家园,小康路上往前奔……”走近文县中庙乡肖家坝村,老远就听见悠扬的歌声,拉琴唱歌者是年逾7旬的老农郭满锐。一场地震使原本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失去了家园。如今郭家三个家庭都分别建起两层小洋楼。郭满锐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编写了一首《十唱新家园》的歌词。

在文县灾区,郭满锐家的变迁只是一个缩影,如今全县20个乡镇的2.3万个维修户的房屋已完成维修,3.49万户重建户全都建起了新家园。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除去灾后重建补助因素,达到2025元,同比增长16.4%。

文县玉垒乡马家沟行政村稻吉山曾坐落在高山顶,离山下10多公里,羊肠小道洒满山民辛酸泪。地震中稻吉山村毁于一旦,在政府的帮助下,村民们在山下白水江畔川坝地带建起漂亮的新家园。村民张克富利用国家补助两万元和贷款3万元,加上自筹经费,建起一座建筑面积14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楼房。屋里摆设和城里人一样阔绰,庭房里大沙发、茶几、彩电、电视柜、冰箱一应俱全。

“四月里,油菜花儿遍地开,山山岭岭光彩,山村建起新家园,男女老少喜心怀……”一首琵琶弹唱《灾区建起新家园》唱响在文县中路河畔的中寨乡。山乡农民怎能不放声歌唱?昔日的废墟不复存在,一座座新家园拔地而起,新生活给山乡农民带来新希望。

中寨乡是全县人口最多的乡之一,但全乡2931个维修户早已全部完工,1012户重建户也全都住上新居。76户人家的杨志山村,是个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村寨。杨志山村民祖祖辈辈没有突破大山的禁锢。灾后重建为杨志山村带来福音,76户村民都住进新居。宽阔的街道、小广场,设施俱全的组织活动室――祖祖辈辈和大山做伴、与野兽为伍的山民,大步迈入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本报文县5月11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