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职“立交桥”建设迈出一大步

2010-05-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玉兰 我有话说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远远高于普通高校,却招不到学生,甚至出现“有偿招生”的怪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宏观管理基础指导性文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修订具有怎样的意义?这次修订又会为中职教育带来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中职怪现象:易就业却难招生

相对于普通

高校学生目前正海投简历、奔波应聘,很多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根本不用出去找工作,企业每年三四月份会到学校来等着要人,甚至有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招走了,经常会有整个班级被一次性要走。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却一路飘红。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招生被许多中职学校称为“生命线”,除了宣传外,还会花钱雇兼职人员招生,甚至给中学“回扣”。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依据2009年在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进行“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所形成的《中国报告・民生・2010》显示,北京、上海、广东三地86.8%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到大学及以上,只有7.2%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待是中专、职高、技校和大专。

“你这样读下去,就上职高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浙江宁波的一次调查显示,90%的学生都听老师说过这句话。成绩差才上职校,这既是当前社会看待职业教育的观念,也是职业教育总体招生状况的事实。

发展空间不足令学生对中职“想说爱你不容易”

经世济用、敬业乐群的职业教育为何在人才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吸引力不足?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就业率高,但薪酬和社会地位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较低;一些学生读完职校后,就业优势没有明显增加。”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霍丽娟分析道。

实际上,之所以中职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发展空间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对独立。为了坚持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国家规定了中、高职学生的升学比例。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初中生选择上中职,那他未来很可能只能做一个专业的技工,与本科、硕士、博士等无缘。初中毕业就基本上定型为某个专业的技工,这种状况使得学生和家长的望而却步很容易理解。

在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和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有衔接通道,学生在各个阶段都可以做出调整。比如澳大利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是在同一资格证书框架内,澳大利亚的大学每年新生中会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来自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

社会将愈发尊重职业教育

这次专业目录修订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呢?假设一个“民族民居装饰”专业的中职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装修工人不再是他未来职业发展的唯一轨迹,而成为选项之一。

从新《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名报考“民族民居装饰”专业的中职生,毕业之后对应的职业包括装饰装修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装饰工程预算员。他可以考取以上四种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业,也可以继续学习,报考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高职之后,报考本科的建筑工程教育专业。

“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介绍本次目录修订工作坚持五大“对接”的要求。在这一要求下,目录结构新增了“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三项内容。

“把职业资格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对职业的尊重。”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说,“21世纪的劳动市场是个更加多变的市场,职业转换频率加快,我们不仅要为受教育者第一任职岗位提供充分的职业准备,还要为受教育者未来的晋升、转岗、再就业、再培训做出一定准备,创造比较便利的条件。这次修订中的一些突破有望消除中等职业教育是断头教育的社会误解,有利于提高其社会吸引力、改善其社会形象。”

(本报北京5月1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