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追索往事时的高尚情操

2010-05-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路侃 我有话说

读了凌行正的长篇小说《九号干休所》,既为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勤奋而清正的创作态度感动,又为小说中独特的精神启迪而受到激励。老凌离休后,从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汲取力量,用自己的文学专长坚持有所作为,十几年里,先后完成《初踏疆场》、《铁血记忆》、《感念西藏》和《九号干休所》,以文学形式展现了他在革命

军队的人生足迹,也在创作内容上对军事文学形成了一种延伸,把文学创作的军人生活描写延伸到了军人退休以后。小说对老同志的描写,是对军旅文学的贡献,也对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往事有一些积极的启发。

小说给我最突出的感受,是它在刻画人物关系中表现的讲情操、讲情义、讲精神境界。这对今天环境下,建设好同志式的健康的人与人关系,有一种非常现实的意义。小说刻画的部队老干部都是一生戎马,铁血经历,每个人都有对党和军队事业的忠诚,每个人也都有对个人幸福生活的纯真追求。小说从几个老战士如何面对各种原因造成个人生活矛盾纠葛,从以往较少描写的老战士私生活中,表现了老一代革命军人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三个男女主要人物因为战争环境下一个不能澄清的误会,失去了原本应有的美好组合,形成另外两个不同家庭,结下内心哀怨,几十年后却又在干休所不期而遇。面对历史伤疤的真相,老司令员王根柱对妻子、战友的感情历史充满理解,以“打扫战场”的独特方式表现了无愧战友的为人态度,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人光明磊落的胸怀,表现了对战友、对个人感情的尊重。三个老战士用真情和高尚的价值观超越了个人情感纠葛,打扫干净了心灵的历史战场,继续走向美好生活。人物情节着意表现革命事业、个人幸福、同志关系之间的统一,表现革命队伍的凝聚力在于共同的奋斗理想,也在于尊重每个人的正当权益,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批老同志的优良作风。小说结局跌宕起伏,令人感动。

《九号干休所》还有一种特殊的社会意义。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已超过1.6亿,如何解决好老年人生活,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课题,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小说通过九号干休所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年生活样式,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彭克团长从美国回来,对比美国退休老兵的晚年生活,深感祖国对部队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安排充满人情味。小说描写的干休所环境和魏所长、梁政委的形象,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表现出部队安排好老同志晚年生活的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这对如何发展好全社会的养老工作都有启示意义。小说反映出,对待老年人,特别是有几十年革命经历和较高文化水平的老干部的晚年生活,既要提供周到方便的物质条件,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发挥他们的智慧作用,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社会参与中感受新的生活。怎样安排好老年人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文明程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形象。

《九号干休所》的文学表现有一种特殊的愉悦风格。小说的叙述描写有一种明朗快乐的格调,在描写人物的矛盾纠葛时,尽管是几十年的恩恩怨怨,叙述语言却有一种站在今天的超然的视角,一种淡淡的喜剧味道,透露出作者曾经沧海的睿智,一种向前看的对生活的热爱。小说情节情理互现,曲折有致,塑造的五个老干部形象,颇具军人风格,并各有特色,显示了作者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