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村:就业的广阔天地

2010-05-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唐朝继 我有话说

虽然临近学期结束,但每一场的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依然有潮涌一般的人群,630万2010年应届毕业生,不难从中感觉出就业形势的严峻。

虽然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较为沉重的社会话题,但从媒体的报道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开始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主动到农村建功立业。而我国广袤

的农村大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将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开辟一条崭新的康庄大道。

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引领大学生农村创业

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是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创业的政策保证。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依据这一理念,已形成并出台了系列政策。其基本内容是: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党的这些政策,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又是大学生面向农村创业的政策依据。

这些政策,不是“镜中花”、“水中月”,而是继“农业税制改革”、“农产品管理改革”、“义务教育改革”、“农民医保制度改革”、“农村道路建设改革”等工程实现后的又一绩效工程,是党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执政为民理念的高度实践与行为自觉。

农村创业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发展价值目标的时机保证。党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坚实的依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为大学生创业之源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是目前四大建设中的最薄弱环节,这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性因素。

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人才,需要引领者、组织者和创造者。当代大学生转向农业农村创业,大有英雄用武之地,定会结出硕果。面向农村基层创业的时机已成熟,机遇已来临。

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成就大学生农村创业

现代农业建设的理念、核心、特征、目标与特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投、产、销的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大学毕业生通过在高等教育获得成功的征程中,在理性认识社会创业平台与创业机制中,在走向农村创业实践过程的探索中等等方面,应是有先机的。

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项目的选择条件。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不再是人们脑海里常常浮现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而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大学毕业生根据自身的创业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项目选择,逐步做大做强。只要大学毕业生及创业团队准确把握创业项目,现代农业建设定会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正是大学毕业生自身条件充分展示的有利条件。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包括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是庞大产业群体,它搞的是多功能发展,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与增收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开发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农业承担起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由此形成了休闲观光农业、生态保护农业、循环农业、服务型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形态。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这种转变,正是创业者思维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科学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而这些能力是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比较优势,为创业的成功奠定了优势条件。

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

城乡一体化改革是促进大学生献身农村创业的信念动力。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种新格局及其机制是:建立起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共同构成区域性、网络状的复合社会系统,并使系统内的配置和运行不断向新农村倾斜和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为大学毕业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改革、建设美好家园、施展创业抱负增添了无穷的信念力量。

新型的城乡关系是促进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创业的根本动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主要途径,是引领大学毕业生资源转向农村创业实现新型城乡关系的有效举措;新型的城乡关系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只有建立了新型的城乡关系,才能改善农村民生与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才能提高百姓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才能实现城市里有农业、农村里有工业的格局。建设新型的城乡关系,一是要充分发挥用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组合效应;二是要加强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现代流通网络向农村对接、城市公共信息向农村共享、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城市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各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八向”建设;三是要建立农民就业、征地换城、土地资产股份经营收益、拆迁建新家园、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最低生活、农业政策保险的“八大”保障;四是确保全民就业、全民社保、全民教育的“三条”底线。这四个方面是促进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创业的根本推动力量。

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是促进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创业的直接动力。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最根本的是协调推进城乡建设的系列改革。一是以土地承包经营为重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二是以保护耕地为重点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三是以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为重点的提高农业生产经管组织化程度改革;四是以建立现代林业管理制度为重点的林业配套制度的推进改革;五是以健全政府财政管理为重点的新形势下农村综合改革;六是以农村城镇化建设为重点的推进城镇化发展创新改革;七是以农产品质量为重点的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增强动力的目的,动力与目的同构出旺盛的活力。只要有了活力,就会创造出奇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七大改革内涵与基本点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机制活力,而这一机制活力是大学生立志农村创业的直接力量。(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