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物多样性”在身边

2010-05-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永锋 我有话说
许多人一听“生物多样性”五个字,往往倒抽两口凉气,第一口凉气是觉得这事儿太深奥,普通人不可能了解;第二是觉得这是专家们的事,跟自己没有什么缘份。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约请了几位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人士,一起来帮助大家破解一下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畏惧之心。

各种科普场馆

可作为认识生物多样性的第一台地

北京动物园志愿者李明:我平时在一间管理咨询公司工作,前不久报名到动物园当了志愿者,要做的活很轻松,帮忙检检票、引个路什么的,但我很珍惜这个机会,这样我就有理由告诉自己,多到动物园来。动物园里有非常多的物种,有的来自世界各地。不经常观察它们,很容易就忘记了,跟这些鸟类、兽类、昆虫什么的交朋友,应当对了解生物多样性会有些帮助。我想,只有了解这些物种的细节,了解他们的命运和栖息地,就更容易感知我们世界当前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北京动物园副园长张金国:今天我们还与北京科普周的活动结合,专门摆了一个摊,播放一段我们研究人员拍摄的视频。这段视频拍摄的是在动物园的一棵树上做巢孵化鸳鸯小宝宝的故事。我们用很小的摄影机,记录了鸳鸯孵化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对研究鸳鸯的繁殖行为有很好的作用,也很容易帮助游客感知鸳鸯与北京的关系。我想,这样的工作今后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我所发起的环保组织叫“野性中国”,一直志在“用影像保护自然”,在全中国各地拍摄野生动物珍贵的自然影像。从2005年起,我们就把办公室设立在了动物园里面。当时也有人对我说,你这样做不对啊,动物园里的动物虽然是“野生动物”,但毕竟与野生的动物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我说其实动物园有动物园的价值,如果你真的想认识生物多样性,认识我们的大自然有多么奇妙,到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应当可以作为很好的入门选择。当然,你不能局限于此,因为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园里的植物,与真正的野生动物相比,“失真”得很厉害。

北京海洋馆科普专员周瑛栀:北京海洋馆落户北京已经十来年了,很多人都很喜欢这里,大家愿意到这里来“发现海洋”,体验海洋之美。要认识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从海洋馆开始应当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相信,亲近、尊重,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要求。

持续观察身边自然界是欣赏自然之美最好的途径

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其实5月22日早上,我们自然之友观鸟组就在天坛公园有个观鸟活动,明天在圆明园还有活动。我还知道北京观鸟会会在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定期引导游客观鸟。

我们不是特意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举办的,因为自然之友观鸟组从1996年就已经创立;2002年开始,观鸟组就以圆明园、天坛作为常规观鸟基地,几乎每个周末都组织爱好者到天坛公园欣赏鸟类。自然之友观鸟组的自然爱好者发现,其实只要你愿意认真观察,你随时可以发现生物多样性就在你身边,比如北京,至少就有几百种鸟类与我们人类一起生活。生物多样性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其实很容易让你体会到。

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员于顺利:最近几年,我经常帮助环保组织的“草木爱好者”,在植物所的园子里认识来自全国各地的“草木”。有时候人非常多,多得我们指导老师都可能照顾不过来。后来我们就开始分工,我的师弟师妹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到了这个活动中来。因为我们发现,与生物多样性爱好者们一起,一次又一次地观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对我们这些做专业研究的人来说,其实也有非常大的益处。因为它时刻提醒我们身边的自然界多么的美好,又多么的脆弱,提醒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就是保护身边的自然物种。

成都观鸟会秘书长沈尤:在今天这个时代,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很容易成为每一个公众都可以参与的议题。我们观鸟会的所有爱好者都不是专业出身,但我们现在谈论的问题,有时候比专家还要专家,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观鸟,因为观鸟已经成了我们自觉的习惯,走到哪里,都很容易感觉到鸟类在你眼前跳跃,听到它们动听的声音,看到它们非常生动的表演。这一切,都让我们明白,作为人类中最普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保护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对物种进行透彻的研究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首席专家约翰・马敬能:十多年前,我与中科院动物所的专家一起编撰《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时候,有些人在那担忧说,在中国,几乎没有什么人观鸟,编辑这样的书,有什么用处啊?现在看来,那些人的担忧是显然不对的。现在这本书已经重印了好几次,许多人买了一本又买好几本。人们买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到野外观鸟时,有一个非常好的引导教材。现在看来,这本书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这样的案例提醒我们,科学家要把基础工作做到前面,这样才可能呼应公众的需求,这样才可能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让社会更多的人,能够走到自然界中,与自然界的物种交朋友。当人类学会与自然界的物种交朋友的时候,生物多样性保护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王大军:马敬能先生的观点我也深有体会,三十年前,当潘文石教授开始到秦岭研究大熊猫的时候,很多人也不太理解,觉得为了一个物种,值得你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吗?我们发展经济都来不及呢。其实现在看来,我们花的时间远远不够,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应当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应当有更多的物种都得到最好的研究。现在,北大生命科学院准备与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继续研究大熊猫,同时对非常濒危的普氏原羚,对我们尚不太了解的雪豹,做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还会对青藏高原的鼠兔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作持续的研究。保护生物学的科学家的使命,就是把自然界各个物种的生命故事、它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爱恨情仇,研究得特别清楚,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某个物种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每一个物种都是重要的,每一个物种都需要人类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富去研究。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蒋志刚:其实生物多样性就在人类的身边,任何人想去研究都可以做些尝试。十多年前,我到青海湖边研究普氏原羚的时候,发现青海银监会纪委书记葛玉修也一直在关注这个物种,他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有心地拍摄到普氏原羚照片的人。后来我们之间有了许多的合作。科学家今后在做研究时,要擅长与本地力量进行合作,因为本地人是离这些物种最近的人,如果他们有心,他们甚至可以研究得比科学家更加的精细。这样做不仅仅有利于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学家的培养,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