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转型三辩

2010-05-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事件:

东莞某复印机配件企业是典型的东莞企业:靠给国际品牌做配件生存,没有自主品牌,市场完全在海外。该企业订单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很稳定,危机到来后萎缩了1/3,今年经济复苏又出现恢复性增长。

点评人: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发展

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

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董明珠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

要不要进行自主创新?

赞成:企业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董明珠: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创新意识,这个企业必然是死路一条。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创新是必然的选择,只是创新的方式不同、选择的时间长短而已。

反对:不能病急乱投医

丁力:民间有一个说法: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我绝对赞成要搞自主创新,但不能病急乱投医。很多企业在这种时候是没有能力搞自主研发的。像这个企业,我担心它长期以来形成了强大的依赖,而这种依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不管赞成还是反对,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我们要为企业创造环境,要让企业在风生水起的时候创新。

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

赞成:没有品牌,永远受制于人

谢鹏飞:这个企业的弊端在危机中已经明显显露出来。假如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会永远受制于人,或者很难得到很大发展。不是任何一个中小企业都能搞技术创新,但任何一个企业都能从事或探索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新,而品牌的运营恰恰是商业运营模式创新的核心。因此,这个企业应该打造自主品牌,尽管道路艰难,但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

董明珠:品牌不是概念,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终端产品有品牌,配套企业也是如此。品牌不是简单的代名词,还是品质的表现,无论是终端产品还是中间产业链都要有品牌意识。所以我还是坚持,一个企业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要坚持技术创新,发展自主品牌。

反对:经营品牌的只是少数企业

李东生:客观来看,在众多的工业企业当中,经营品牌的是少数,做代工的是多数,或者说做某一项部件、不以品牌经营为重点的是多数。我们不能将是不是有自己的品牌作为一个企业能否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如此,发展比较早的日本、韩国企业也是如此。韩国、日本其实大部分企业都不经营品牌,而是专注于某个领域,专注于某个生产的工艺,或者某一项产品线,反而能够做好。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也是一样。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企业,一个地区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品牌企业,但这不代表所有的企业都要做品牌,这是一个误区。

这个企业在专用的技术开发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才能接到订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正常,危机过了订单马上恢复了。对它来说,这种模式能够支撑企业长期发展,不能因为一次危机就去考虑做一些改变,这样的改变我认为是不必要的,也是危险的。

要不要从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

赞成:转向国内市场是必然选择

李东生:既然它在特定领域内竞争力比较强,应该花出一部分精力到国内市场上,但不是放弃海外市场,因为它是做配件的,客户有限,国内的市场客户拿手指头数都可以数下来。

靳海涛:有一句话,单一市场掉头难,我主张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的同时一定要开拓国内市场,两方面都要考虑,这样在复杂环境来临的时候,才能应对自如。

反对:建立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并不容易

谢鹏飞:原来几十年一贯做外销市场的企业,在很短时间之内转向内销市场,一般来说不太容易,也很难成功,起码要用一段很长的时间熟悉国内市场,特别是国内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所以我主张企业在目前阶段重点继续做海外市场,逐渐开拓国内市场,等把国内营销网络建立起来,可能内销的市场份额会更好一些。

(本报记者李金桀采访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