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音乐与世博

2010-05-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徐沛东(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作曲家) 我有话说

我有幸参与了一场盛大的世博文化盛宴,也就是广为瞩目的“2010・魅力中国――宋祖英上海体育场大型广场音乐会”。

这是中国音协继2009年主办北京鸟巢夏季音乐会后,又一次举办的大型露天广

场音乐会。宋祖英携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安德列・波切利、世界级钢琴家郎朗、华语流行歌王周杰伦以及指挥家余隆执棒的中国爱乐乐团,以中国民歌为主线,串联起古典与流行、民族与国际呈现的璀璨音符,呈现了一台具有“中国元素,世界风格”的高品质音乐会,生动地表现出音乐之美与世博之美。

这次广场音乐会与本届世博会秉承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在这场音乐会上,高科技的因素和理念贯穿始终。其音响品质是高水准的:24轨同步扩音,丝竹之声声声入耳,让听者真正感受到高科技和高水准艺术相结合予人的心灵震撼;音乐会舞台设计融入了世博、科技、绿色等概念,全部由LED立体视频墙搭建。当一个“光立方”式的大门关上,整个主舞台的背景就是一个3D的背景墙。中国馆式的帽顶,可以由LED变幻出巨大的水晶吊顶、宇宙星空和光影流瀑。世博会本身就是科技的盛会,而当科技之美渗透到艺术中时,音乐魅力的增值效果不难想象。

在这场音乐会上,宋祖英对民歌演唱进行了曲目扩展和风格突破,甚至连表演形式也加入了新意。她与海宝机器人共歌的《辣妹子》,编排成了摇滚风格;一曲评弹《蝶恋花》,则用吴侬软语演唱;演绎《黄浦江深》又散发出流行风的多愁善感……听惯了宋祖英民歌演唱的观众,恐怕又要改口称其是一位“求新思变”的“百变歌手”了。其实,我们在设计上就着意凸现她的这种“变”,用个人风格的多样求得民族音乐的多元面貌,这样民族音乐之美也增添了新的展示载体。尊重差异创新,鼓励丰富多彩,不也正是世博会的人文追求吗?

在这场音乐会上,意大利歌唱家波切利和宋祖英的合作,让音乐会增添了“国际元素”。波切利用意大利文演唱中国民歌,小而言之是艺术上的“出奇”与“出新”,大而言之则又是推进中国民歌国际化进程的一次尝试。我想,当波切利用心吟唱中国情歌的优美旋律时,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欣赏者同样也是会意的,享受的。世博会追求世界的沟通与融合,我们的音乐会也在文化交融中创造了美的新境界。

从统计数据看,这次音乐会观众上座率、艺术好评率都创下新高,也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其中之一就是给我们开拓文化产业的课题提供了新的破解办法。我们常常提及的文化市场的概念不是空泛的,它需要我们所有的文化人、企业人踏踏实实地去做。我们的文化市场应该是怎样一个形态,我们应该提供怎样的文化产品,等等,这些兼备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题都需要我们用心探讨。

在世博的舞台上,用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市场运作的手段,《2010・魅力中国》获得了成功,打造了中国文化的一大事件,为百姓带来了快乐与享受,为上海世博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作为音乐人,我们受益于世博为民族音乐搭建的广阔舞台,也理应更深刻地体味世博的理念与追求,提升音乐,造福人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