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塔拉传奇》:阿拉伯的“荷马史诗”

2010-05-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郅溥浩 我有话说

伊斯兰前期的阿拉伯社会,被称为“蒙昧时期”。这时产生了一组称为“悬诗”的诗歌(由于这些诗歌深受人们喜爱,它们被悬挂在当时已经十分繁荣的市场上,供人们阅读欣赏,因此得名“悬诗”。一般认为是七位诗人所写)。它被黑格尔称为“抒情而兼叙事的英雄歌集”。从第一位诗人到最后一位诗人,时间跨度约为120年。

诗人中就有据其事迹后来编撰成长篇民间文学巨制《安塔拉传奇》的主人公安塔拉。

安塔拉・本・舍达德,阿拉伯姆德里部族人。约于公元525年出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姆德里地区。父亲舍达德是姆德里部族阿柏斯部落的贵族,母亲扎比芭是舍达德在一次战斗中所俘获的埃塞俄比亚女奴。按照蒙昧时期传统,女奴所生的子女亦为奴隶。只有当他们生儿育女后,父亲才承认与他们的亲缘关系。因此,安塔拉从小就身为奴隶在舍达德家生活,加上皮肤的黑色,就更加受到族人的歧视。长期的放牧生活和沙漠严酷环境,培养起了他的勇敢无畏精神,经常与来犯者和强盗战斗,练就了他高超的武艺和一身本领。而流传下来的古老部落诗人们雄辩的口才也一直激励着他,使他终于成为一个被公认的非凡超群的诗人。

一次,塔依部落侵犯阿柏斯部落,掠走了他们的牲口。舍达德要求安塔拉去战斗。安塔拉回答说:“奴隶只会挤奶。”予以拒绝。舍达德答应给他自由。安塔拉奋起杀敌,战胜了敌人,追回了牲口。他一经自由,便在阿柏斯部落获得有口皆碑的声誉。从此人们把他看成英雄的骑士、部落的利剑、族人的防护。

作为英勇的骑士兼诗人,他还有别的骑士、诗人不具备的一面,那就是他在诗中倾述对堂妹阿卜莱的爱恋之情。他倾心于阿卜莱,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然而,使诗人感到痛苦的是,他对阿卜莱的爱遭到族人的反对,尤其是阿卜莱家人的反对。而阿卜莱本人,也没有回应他的这种至真至诚的爱,甚至还有意回避他。

安塔拉约死于公元615年,差不多活了90岁。据信是在一次部落战争中阵亡的。

安塔拉的生平和事迹,尤其其中的两个因素:英勇骑士和恋情倾述,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在他死后,人们一直传颂着他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断被扩大、延展、夸张。安塔拉成了人们心中最英勇最完美的骑士形象的代表和象征。甚至他和阿卜莱的关系,也变成了彼此相亲相爱的一对情侣。

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朝(750--1258)(中国史称黑衣大食)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首都巴格达商贾云集,贸易空前繁荣。经贸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中商人和市民阶层兴起,进而推动了市井文学、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在公元14、15、16世纪间形成了数部长篇传奇和故事集。这些长篇民间文学巨制中,《安塔拉传奇》更能反映古老的阿拉伯社会生活,更能表现出阿拉伯民族那种向往崇高、追求美德、慷慨大度、而又具有勇武精神的品格。安塔拉代表了这一切。加上委婉缠绵、不弃不离的爱情故事,使它拥有了最广泛的读者群。

在《安塔拉传奇》中,我们看到了极为广阔的场景,这是英雄活动和驰骋的舞台。安塔拉挺身跃马,保护了部落。他打败了入侵的波斯人,歼灭了来犯的东罗马军队,用决心、勇敢和武功,为自己争得了荣誉和地位,他的英名随着他战马的足迹遍及整个阿拉伯半岛。

西方很早就对《安塔拉传奇》进行翻译和研究,将它称作“阿拉伯的《伊利亚特》(荷马史诗)”。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安塔拉传奇》中文全译本(李唯中译),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种全译本。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项文化建设,它必将促进我国读者对阿拉伯文学的进一步了解。

 

《安塔拉传奇》 李唯中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