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初到纽约

2010-05-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文娟 我有话说

来纽约已经一个月了,习惯了纽约人晚睡晚起的作息时间,习惯了一个人走在宿舍和图书馆间,习惯了迎面走来一个捧着星巴克咖啡的人,习惯了在地铁上看到对面的乘客肤色全不相同……

百老汇,时代广场,自由女神像,大都会博物馆,哥伦比亚大学……这一连串曾经只活在想象中的名词,顷刻间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

实。上次到大都会博物馆,被一幅色彩明艳的睡莲画吸引了,凝视许久,竟觉得似曾相识,低头一看标识,赫然写着“莫奈”。原来这就是上个学期美育课上曾出现的莫奈名作,还依稀记得老师提到它时眉飞色舞的神情,这是莫奈年老失明后完成的作品。此刻,我已经走过了两个莫奈的展厅而不自知。

如果一座城市只呈现光鲜亮丽的一面,那必定是一种错觉。我向远方的亲人朋友展示新鲜的美国生活,照片里的人永远挂着灿烂的笑脸,照片里的风景诉说着大都会的精彩。可是,巨大的压力与寂寞,谁会看到,谁能捕捉,只有在不夜城的某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吞咽那瑟瑟的失意,然后自我安慰道:失意也是一种经历。

首要的压力来自语言障碍和学业负担。同行的中国学生见面时,首选话题便是“你这星期几篇小论文?”当初知道交换留学生只须修满12学分时,心中窃喜,“在北师大赫赫有名的中文系,我一个学期修二十多个学分都不在话下,区区12个学分又算得了什么。”第一周领到各门课的教学进度表时,几乎觉得天旋地转――绝对没有任何一门课的阅读和论文量可以达到轻松挣学分的目的!从1学分到4学分的课,即使只有1分之差,功课量也有天壤之别。以我选的“美国文化研究导入”为例,虽然只是一门入门级的美国文化研究课,一个星期只上三个学时,但是每周都有读不完的阅读材料,周二晚上必须参加美国电影观赏,周四傍晚务必参加一个小时的讨论,并网上提交讨论心得,这些和三篇论文、期末考试一起计入最终考核。终于明白指导教授(每个学生都有的经验丰富的学业指导教师)极力劝我少选课的良苦用心,以及那条曾让我费解的选课规定――学生一个学期修18个学分以上必须通过院系审核。教授根本无需用上课点名的方式保证出勤率,课堂讲授和讨论的内容直接与作业的完成质量挂钩。

提出疑问和课上讨论是美国课堂的生命之所在。只要在课堂上有任何不解和怀疑,学生都会举手提问或是发表看法,而教授不会对任何一个学生的举手视而不见,即使是在七八十人的大课堂上也是如此。而讨论的基础必然是对阅读材料的熟悉,如果没有事先阅读材料,整堂课就会处于茫然无知的状态。在一门文学课的教学进度表上,教授写道“尽管这门课的班级人数限制它成为一门研讨课,但是课堂讨论仍然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把阅读所得整合为有价值的观点并与同学分享。”

虽然相当欣赏美国课堂的教学形式,但因为自身的语言障碍,至今无法真正融入课堂的讨论之中。基于对阅读材料的熟悉,哥大学生课堂反应极快,语速如连珠炮弹,让我措手不及。当我试图听懂讨论的核心内容时,讨论很可能已经转移到了另一个话题上。大多数时候,我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不断升级的讨论而难以参与其中,看着旁边同学若有所思的表情,而我的脑中仍是一团浆糊,心中的煎熬可想而知。课后,美国学生几个小时就能读完的材料,我可能读了一天还是有许多困惑难解的地方,特别是涉及到文化和宗教的背景知识。同样,要想完成一篇论文,中国留学生必须付出几倍的时间和精力,纵使字斟句酌,还是会“无知无觉”地犯下许多语法错误并引起误解。

在生活上,全新的环境也意味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首先是文化观念的差异。与中国人相比,美国人的思维是直线式的,很少绕着弯子去表达自己的诉求或意见。当然,还有很多性别文化、饮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例如,美国人打招呼时喜欢问对方最近过得怎么样了,我一听这问题就来劲了,把自己的文化冲击一溜地说出来。后来,室友告诉我,一般情况只要回答“我很好”就足够了。其实,就像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饭了吗?”一样,没有人会真正关心到底这顿饭吃了什么。

其次,相信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承受着一定的经济压力。任何不起眼的数字乘以7,都会变成“天价”。中国餐馆的小葱拌豆腐只要4美元,但是同行的中国学生大多没去过中国餐馆,即使是在最想念中国菜的时候。每当把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发现根本找不到划算的东西。大年初一刚好是周末,和几个中国同学一块“杀”去中国城,每个人都买了四大袋中国食物,凯旋。我们以前都从来没有在意过面条的价格,现在却为了买到便宜的中国面条而沾沾自喜。

以前一直认为那些思乡题材的散文多为煽情之作,这次农历新年总算体验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甘苦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新春聚会上,有久违的白米饭和煎饺,勾起童年回忆的跳棋,充满过年情调的麻将,还有空竹和舞狮表演。这些东西在国内随处可见,而在美国看到它们时,却觉得前所未有的亲切。我试图记住狮子舞动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生怕错过了什么,仿佛可能会错过的不是某一个表演动作,而是来自民族的讯息。蓦然发现,纵使自己再如何迷醉曼哈顿的风情,再如何赞叹美国学校的开放,自己的心魂依旧与千里之外的祖国紧紧地牵在一起。

我只有一个学期来体验美国的学习生活,时间的短暂让我倍加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次思考。既然时间不可复制,就让自己充分享受此刻的价值。

(何文娟,北京师范大学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班学生,2010年1月至5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学院――巴纳德文理学院学习,成为北师大第一位交换留学的公费师范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