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西 撬动干部制度改革的支点

2010-05-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昆 我有话说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制表。(来源:人民网)

新华社发

从今年3月起,广西开始实施“公开选拔、选聘干部千人计划”,共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和选聘1122名干部人才。与此同时,全区干部“千人大交流”计划、“千人大下派”行动也拉开序幕……广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大动作,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股强大的冲击波。

“我明显感到,选人用人的民主开放之风正扑面而来!”一位基层干部对记者说。

“支点”定在民意上

早在1998年,广西就曾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那一次干部制度改革的“试水”,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到2008年的十年间,广西已举行了四次公选,批次之多、领域之宽、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然而,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难度也就越大。广西的组织工作直面这样一个现实:在2008年全国首次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广西选人用人的满意度还不高。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否恰恰就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佳切入点?

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撬动组织工作的支点,首推民意。

于是,一场大范围的民意调查在广西展开,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一一呈现:关注基层不够、关爱干部不够、干部工作民主公开不够……这次民意调查,让广西的组织工作“晒”在阳光之下。

2009年2月23日下午,广西组织工作会议一结束,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就在第一时间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传递出打破封闭、增强透明、树立公信的强烈信号,成为组织工作的一大创举。各市也纷纷仿效,仅2009年,全区就有25个市县党委组织部建立了新闻发布会制度。这一做法,在社会各界引起积极强烈的反响。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必须常抓不懈、系统谋划、全面推进――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对组织部门提出的更高要求。规范干部工作流程、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行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试点工作,创造性地在全区开展。

不仅如此,广西还对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在一份2009年度机关绩效考评设区市领导评价表中,记者看到,考评的标准被量化为大局观念、落实工作、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等10项指标。而类似这样的问卷评议表、电话访问表,还有很多。同时,广西各级组织部门还对组织工作重点问题实行项目化管理。今年,广西就确定了23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攻关项目,包括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等,并明确了措施和时限。

这些责任明确、针对性强的“清单”,让许多基层组织部门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正如一位基层组工干部说的:“一旦坚持下去,我们就会得到群众的回报,就可理解到杠杆原理的最大价值。”就在2009年的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广西组织工作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排名大幅度提升。

竞争性选拔干部

在选人用人中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真正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凭借多年来公选打下的坚实基础,广西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步伐越迈越大:2009年在自治区层面先后开展了“两个面向、五个批次”的公选工作,共选拔干部614名,首次面向海外招聘高校和企业领导人才,同时,公开选拔录用县乡领导干部和乡镇机关公务员,涉及自治区、市、县、乡镇、村五级和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之大、力度之大,在广西干部工作史上前所未有。而今年正在进行的“公开选拔、选聘干部千人计划”,又是一次更大的突破。

“过去选拔干部,只能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结果,不知道干部是怎么选上来的。现在干部选拔过程全部透明!”2009年12月5日上午,在家里收看防城港市公安系统公开推选副处级领导干部面试现场直播的退休干部黄文良,和家人热烈议论着每一位考生的表现。

防城港市干部公推公选“阳光选才”这一创举,可不仅仅是一次现场直播这么简单,而是包括了阳光提名、阳光面试、阳光票决三个环节。提名环节推行“三荐制提名法”,即干部自荐提名、群众举荐提名、单位推荐提名;整个面试过程通过“现场旁听+现场直播”的方式让群众直接参与和监督;而双会制(全委会、常委会)两轮票决制既防止了少数人说了算,又加大了竞争力度,拓宽了选择余地,提高了公信度。

在贺州,2009年底,通过“广推优选”方式,从263名人选中择优选拔了20名处级年轻干部,市委组织部对选拔结果进行问卷调查,满意率竟达97.9%,连落选者也称赞“方法好”。

“‘广推优选’制度从提名环节到票决环节,层层把关、逐级淘汰、环环相扣,较好地实现了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竞争择优、扩大民主的有机统一,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贺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莫诗浦一语中的。

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源头

由于体制的障碍,基层干部大都承受着待遇低、升迁难、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压力,一些村官特别是大学生村官感到迷茫,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广西自治区党委作出回答:把最基层的乡镇和企业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两个源头。事实上,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广西干部制度改革的一大方向,一开始就树立并强化了面向基层选人用人的导向。

2009年4月,广西面向基层公开选拔考录干部,从乡镇、村公开选拔录用568名领导干部和乡镇机关公务员。其中,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300名乡镇机关公务员,更是突破了以往的用人体制。

“在这签个字,然后就可以到财务处领补贴。”见到宾阳县和吉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雷春晖时,她正在帮一位老人办理迁坟手续,看起来非常琐碎的工作,她却一丝不苟。

回忆起2009年6月的公考题,雷春晖记得清清楚楚:“六畜指的是什么”、“村民间出现纠纷,怎么处理”、“如何顺利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项的征收任务”……这些题目,让积累了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她找到了“感觉”。

当村官八年来,她一边工作一边参加函授大专、本科学习,这个一路奋斗的女孩,终于借助这次公考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实际上,通过竞争性选拔从“体制外”进入“体制内”的,不只有村干部,企业人员也同样有机会。原兖矿北海高岭土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现任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的梁超就是在2009年,广西打破身份限制、面向企业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时,如愿以偿的。

村干部可以考录进乡镇公务员、村党支部书记

可以公选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乡镇书记可以“直升”区直机关副处长……这一系列打破常规、打破职级束缚的选人用人之举,对广大基层干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掐指一算,我已经在基层当了八年的一把手,没想到一次公选,让我的人生发生了如此大的转折。”八年间,现担任自治区纪委信访室副主任的卢新华先后在宜州市三个镇担任领导。“对我来说,这次转折是一次跨越。”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再三强调“跨越”这个词,可见他对这份职业的珍惜。但他依然关注基层,总能设身处地为基层着想。正因为来自基层,让他对基层有了更多的切肤感受。

据统计,2009年广西最终入选的30名乡镇党委书记中,最长的在乡镇干了18年,最短的6年,平均10.7年。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向群表示:“我们就是要选拔那些长期扎根基层,埋头苦干,作出实绩的人,构建更为科学的来自基层的党政干部培养链。”

记者了解到,今年,广西将进一步加大面向基层公开选拔的力度,开展7个批次的公开选拔活动,其中包括选拔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任职、选拔乡镇党委书记到区直和市直机关任职等。

在广西,一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