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农村还需知识青年

2010-05-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温铁军 我有话说
青年知识分子到基层去,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是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开展的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基层就业政策的出台,是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的一贯内涵的延续。其有两个客观作用:一是打通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通路;二是能够加强农村和中西部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多元化投入
,扩张国内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增长方式。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创业,既不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也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当前阻碍学生青年到基层去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际上是人为障碍,来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少数学校推进的教育产业化和近年来个别地方脱离实际的“国际化趋势”。

一方面,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高等教育改为收费制度,家长和学生都很实际地把接受教育当成一种投资而追求大城市或高层就业才有的更高回报;同时期,生产力全要素的资本化逐渐成为主流,教育产业化和理论界批判劳动价值论相结合,导致资本化程度和资本存量都属最低的农村原有自然和人力资源,大量外流。另一方面,美国85%以上GDP来源于金融为主的服务业,这与我国制造业和农业仍占绝对比重的经济结构显著不同。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教育国际化出现以欧美教育为典范的倾向,使得教育越崇美就越脱离本土实际。这两个倾向带来的后果是改革初期曾经广泛兴起的高校支农被淹没;同期,素质教育成为不解难题。而且,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制式教育,将人才改造成生产线需要的标准化零件,虽然少数人仍能够自主奋斗脱颖而出,但这仍然是以多数人的失败为代价的。对于这些倾向,学生不满意,老师有看法。

新世纪初,中央力推城乡统筹,多次把三农问题强调为重中之重,并肯定了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提法,教育改革的条件也逐渐成熟。这时,应该为了促进青年人下基层就业而发展职业教育,发掘乡土知识开展平民教育。农村最需要了解乡土知识的中等职业人才,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的农校和技校大批倒闭,在我国高校目前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内容远远不够。

虽然国家配合新农村建设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教育结构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基层工作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展的“新乡村运动”一经提出,就得到高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所高校成立了大学生支农社团,还有很多学生参与了自愿休学一年下乡支农的“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当前,学生青年到基层去还是要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实行“经济社会文化”三结合、“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并因地制宜地把这两个方面内容搭配起来。但是,这些打破条块分割体制的工作方式,需要政府及时推进制度创新,需要科技文化教育、农林牧渔、财政金融,以及工青妇等部委和经济组织紧密合作,为生态文明理念之下的新农村建设,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三农发展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