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到辽宁朝阳去闻听亿万年前的鸟语花香

2010-05-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群 毕玉才 刘勇 我有话说
中华龙鸟、辽宁古果、攀援始祖兽、顾氏小盗龙、张和兽、孔子鸟……这些精美绝伦的化石,个个价值连城,在上海世博会上出尽了风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与丹麦馆的小美人鱼、埃及馆的“法老舍松契二世面具”以及意大利馆展出的米开朗基罗作品等并称为“世博园里的稀世珍宝”。

然而,游客们或许并不知道,这些距今

已有1亿多年的稀世珍宝一出土,就被送到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及博物馆,一直未曾互相谋面。包括中华龙鸟正副模两个原始标本,本是一对“孪生兄弟”,1996年发现后,也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分别收藏,这次沪上团聚,共话沧海桑田,自然忘不了他们共同的的出生地――辽宁朝阳。

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在如此关键的时间,保存如此完好的、如此多的化石群落。

――美国恐龙与古鸟类学家奥斯德姆

出承德避暑山庄,向东不到300公里,便是那片神奇的土地――辽宁省朝阳市。一亿年前,世界上第一只鸟儿在这里起飞,第一朵花儿在这里绽放;5000年前,红山先民在这里高举火把,围绕雄伟的祭坛和神圣的女神庙,点燃了中华文明的又一缕曙光;1600年前,这里是久负盛名的“三燕古都”;康乾盛世,这里是“皇祖行冬狩,年年跸于斯”的地方。

一亿二千多万年前,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淡水湖泊纵横交错,鱼游浅底,鸟翔天空,恐龙猬集。后来火山频繁喷发,有毒气体有害烟尘弥漫,导致鸟类、鱼类及带毛的恐龙等远古生物非正常集群死亡,被大量的火山灰迅速掩埋,因而造就了辽西这个“史前的庞贝城”。

早在1863年,曾经发现了中国大熊猫的法国神父戴维来到朝阳凌源,搜集到许多鱼化石,转交给法国鱼类专家索瓦士,1880年索瓦士用戴维的名字给这一新种命名。21年后,英国著名的鱼类学家伍德华将这种鱼归入到狼鳍鱼属。1928年,北京大学教授、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在他撰写的《中国地质学》里,将当时隶属于热河省的凌源一带含狼鳍鱼的地层命名为“热河系”地层。1962年,中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顾知微院士,发展和完善了葛利普的观点,把含有“狼鳍鱼”、“东方叶肢介”和“三尾拟蜉蝣”为代表的化石群,通称为“热河生物群”,一直延续至今。

100年来,辽西化石出土不断,但真正“石破天惊”引起世界轰动,却源于一次农民打井。1973年3月,当时的朝阳县胜利公社黄花沟生产队打井,一炮崩出一块紫红色的骨状石头,细心的农民阎志有把它打上包裹,邮到了中国科学院。不久,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就来到了胜利乡,确认这种恐龙化石标本属于新种鹦鹉嘴恐龙。其后,辽西化石发现连绵不断,一次又一次震惊了世界,孔子鸟、中华龙鸟、张和兽、辽宁古果等相继问世,四合屯、上河首、大王杖子、菠罗赤这些过去连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名,频频在世界顶级科学刊物《自然》、《科学》上亮相。

辽西化石不仅种类繁多,保存的完好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许多鸟类和恐龙除了骨骼等硬体部分保存完整外,还完整地保存了羽毛、毛状皮肤衍生物、皮肤印痕等结构。一些恐龙甚至保留了胃部食物残留物、胃石及卵。辽宁朝阳因此享有了化石宝库的美誉。

在解决演化的世纪悬案(鸟类的起源、被子植物的起源、现代哺乳动物的起源、昆虫与开花植物共同演化)方面,辽西化石无疑是一扇窥视大自然奥秘的天窗。

――台湾台中博物馆程延年博士

古生物化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用一种只有科学家能够读懂的语言讲述了人类诞生前的生物世界,从而为今天人类的行为规范找到了某种借鉴的依据。

在辽西灿若群星的古生物化石发现中,早期鸟类的发现最为亮丽,它打破了100多年来始祖鸟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美国古鸟类学家马丁说:“我们对早期鸟类演化的了解,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发生在中国最近的5年……它们的出现改写了鸟类进化的历史。”而那些带毛恐龙的发现使得更多科学家相信,鸟类是由那些恒温的小型兽脚类恐龙进化而来。这也就是说:6500万年前地球上的恐龙并没有灭绝,有一支已经变成了鸟儿,正在我们的头上飞。除此而外,热河生物群还首次发现了真正会飞的“恐龙”,为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说,并经历了一段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有鲜花装点的世界是美丽的,然而世界上最早的花开在哪里?出土于朝阳北票地区距今约1.2亿年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清晰地显示了胚珠(种子)为心皮包藏这一被子植物的典型特征,无可争辩地被国际古植物学家认定为“迄今首次发现的有确切证据的世界最早的花”。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这一重大研究成果,并在封面上刊登了这株“世界最早的花”的化石照片。

据朝阳化石办的领导介绍,自20世纪20年代葛利普提出“热河动物群”概念以来,辽西陆续发现了一批脊椎动物化石,如北票鲟、满洲龟、矢部龙、鹦鹉嘴龙以及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又发现了恐龙、鸟、鱼、两栖、爬行、昆虫、植物等共二十几个门类。成了窥视大自然奥秘的一扇天窗。

四合屯,上河首、大王杖子、菠罗赤……一个个以往默默无闻的偏僻村庄,因为飞出了孔子鸟和中华龙鸟等诸多化石,而成了众多古生物学家梦寐以求顶礼膜拜的地方。

2006年6月,世界最古老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最早的不会飞的鸟――原始祖鸟、最早的新角龙类恐龙――辽宁角龙、保存最完整的长羽毛的恐龙化石――千禧中国鸟龙化石,一同进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创下了吉尼斯中的“吉尼斯”。

力争通过八年的发展建设,实现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大市的转变;实现由低层次产业内涵向张扬品牌文化、精品文化的转变;实现由分散粗放经营向集约集群经营的转变;实现由以本地人旅游为主向吸引域外游客为主的转变。到2015年,把朝阳建设成文化大市。

――摘自《朝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当今世界,文化已不再是“为经济搭台”的配角,而是直接“登台唱戏”的主力。朝阳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虽已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等传统工业占有较大比重。高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难以维持长期持续快速发展。而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恰好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生态、环境等瓶颈制约,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是科学发展。”朝阳的决策者用世界的眼光,果断地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打在了文化旅游产业上,打在了吸引眼球的“注意力经济”上。2007年12月,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把朝阳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和文化产业强市”的战略目标。2008年5月,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正式把文化旅游产业列为“奋战三年,再造朝阳”战略目标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围绕“牛河梁红山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三燕文化”等资源,塑造并叫响“化石王国”、“文明圣地”、“三燕古都”等文化品牌。通过古生物地质公园和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等各种旅游、科普基地建设,推动旅游拉动地方经济,让地方政府和百姓通过保护化石永续获得经济效益;同时积极组织“请进来”和“走出去”,广泛吸引世界目光,提升辽西文化“富矿”的“名片”效应。中华龙鸟、辽宁古果等珍贵化石亮相世博,是朝阳化石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2007年落成的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是世界上化石埋藏量最大、化石种类最多、集旅游观光、科研科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家级地质公园。2008年一年接待游客6万多人,2009年成倍增长。走进博物馆,在古生物化石展厅,集中展示朝阳地区出土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每一块化石上面都保持着1亿多年前灾难来临时古生物豕突狼奔的情形。地层剖面展示厅原样保存了上河首化石产地的挖掘现场,并以图片和实物标本再现了当年的发掘情形。各种颜色的土层记载着地球沧海桑田的演变历程,向人们讲述着原生态的地球密码。木化石林占地5万平方米,一期占地1万平方米,200棵木化石巍然耸立,穿过亿万年时空隧道,与21世纪的人们默默私语。

由于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很多高科技手段,观众们置身于地质公园,还可以体验到惊险刺激的地震、火山爆发等大自然奇观。狂风呼啸,电闪雷鸣,岩浆迸发,大地在颤抖,伴着鸟兽的嘶鸣,让人倍感生命的渺小,对大自然肃然起敬。一期工程开园后,朝阳市立即启动了占地350亩的二期工程。

去年9月12日至14日,朝阳国际化石节召开,来自中、美、德、英、俄、日等13个国家,包括世界古植物学界领军人大卫・迪尔切、蒙古国科学院院士巴尔斯波特、世界上第一朵花化石的发现者孙革等100多位古生物学家云集朝阳。多次在世界级刊物《自然》和《科学》发表化石论文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季强饱含深情地对记者说:“朝阳化石把我推向世界,我把朝阳化石介绍给世界。”文化朝阳的魅力攻势征服了到会的每一个人。

化石是历史留给人类的珍贵的地质遗产,这种遗产不仅属于辽宁,也属于整个世界;不仅我们这一代人要利用,还要传承给子孙后代。

――摘自朝阳市化石保护工作会议文件

10块珍稀古生物化石在世博园辽宁馆惊艳亮相,让世人真切感受到了古生物化石对于探究动物与人类起源,了解地球历史真相、认识自然和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具有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唤醒了人们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意识。

世博会前夕,“中国古生物化石和地质环境保护前沿论坛――澳门多元旅游文化建立的启思”在澳门举办。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蒋承菘在会上开宗明义:“此次论坛的目的是通过动员各方力量,搭建政府及社会相关各界参与的公益大平台……推动全民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保障社会科学发展。”

中国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近一个世纪以来,连续发现了几个极富重要意义的化石群:比如目前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软体动物化石群--澄江动物化石群;为前寒武纪神秘世界点亮了火炬,并被学术界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发现之一的瓮安生物群;对研究埋藏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极具意义的贵州和云南三叠纪海生生物群;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身披羽毛的恐龙化石的辽西热河生物群。

然而由于人们对化石的资源属性认识不一,加之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导致走私、盗挖、买卖化石的非法行为屡禁不止。

辽宁在化石保护方面先行了一步,并始终走在全国的前面。1997年,“辽宁朝阳北票鸟化石群自然保护区”成立;次年,全国第一个省级化石资源保护管理部门成立;2001年,全国第一部保护古生物化石的地方性法规在辽宁诞生,并于2005年进行了重新修订,颁布了新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如果说2001年颁布的条例强调的重点是对化石的保护和开发并重,那么新条例的侧重点就是保护。在这一立法思想的指导下,新条例对古生物化石的采掘主体,采掘程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加重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过去经批准可拍卖或销售的一、二、三级化石,按照新条例规定一律不许收购和销售。个人或单位销售非重点保护化石,也要经省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加贴统一标识,在指定场所销售。违反条例规定,擅自采掘化石,或未按专家评审的采掘方案进行采掘,没收所采掘的化石和其他违法所得,可并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并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法律的不断完善使辽宁的化石保护工作如虎添翼。面积1.97万平方公里的朝阳市已经决定将超过半数的面积辟为保护区。按照化石资源分布设立7个工作站,并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进行分级保护。

世博会让朝阳化石走向世界,世博会后朝阳人热切地盼望着世界各地的朋友走进朝阳,穿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去闻听远古时代的鸟语花香。

鸟化石公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