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二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特别奖和一、二等奖成果简介

2010-06-0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特别奖成果(1项)

《中华大藏经》(藏文)对勘本由国家投巨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大藏经对勘局,历20余年,对勘出版《中华大藏经》藏文本。《大藏经》对勘本分《甘珠尔》(佛语部)、《丹珠尔》(论述部)两大部,共232卷,其中《甘珠尔》108卷、《丹珠尔》124卷,收录经典4570部。包括

显、密、经、律的佛教原始经典,哲学、逻辑、文学、语言、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建筑等大小五明学科,集藏文化之大成。

藏文《大藏经》卷帙浩繁,版本众多,《中华大藏经》(藏文)对勘本对照其他版本,对勘不同版本的字、词、句、段、节、章的不同译法、阙文和衍文而成。

一等奖

1.《道歌源流》端智嘉著。本书首次系统论述藏族道歌的起源和发展,将藏族的道歌发展史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并分析三个历史时期道歌的艺术特征和思想内容。为研究藏族道歌、诗歌奠定了基础,对藏族文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西藏地名考释》米玛次仁著。本书参阅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金石铭刻、《新唐书・吐蕃传》、《旧唐书・吐蕃传》以及藏族历史、宗教典籍、游记等文献,并结合近世实测地图和实地考察得到的资料,对《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的西藏地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了100多个西藏古地名。

3.《清代金瓶掣签制度的制定及其在西藏的实施》陈庆英撰。金瓶掣签是乾隆皇帝针对活佛转世中的一些弊病而制定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体现了清朝中央对活佛转世事务的统一管理。本文对金瓶掣签制度的制定和在西藏的实施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说明金瓶掣签是清朝管理活佛转世事务的历史定制。

4.《禅宗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的传播和对后弘期的影响》班班多杰撰。古今藏族学者对以摩诃衍为首的禅宗的评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对此,作者从汉藏文化交流的语境和汉藏佛教对话的视野,深入研究了禅宗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的传播情况及对后弘期的影响。

5.《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彩色曼唐释难・蓝琉璃之光》(藏文)强巴赤列整理并任主编。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为古老简朴的颂体韵文,为了方便学习和教授,历史上的藏族学者曾将其分解描绘成80幅“藏医教学系列挂图”(简称“曼唐”)。1988年,强巴赤列首先整理了《藏医八十幅彩色挂图》,并对挂图做了注解。1999年又主编了释文达25万字的《藏医曼唐大详解蓝琉璃之光》,对80幅挂图做了全面诠释。2006年,重新整理并主编了410万字的《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释难・蓝琉璃之光》一书。

二等奖

1.《藏式健身宝卷:藏族传统健身法集成》拉巴平措著。本书收集整理了十三种藏族传统健身方法,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是藏族传统健身方法的首次系统汇总、全面解读、汉文翻译和图例展示。

2.《中世纪藏传佛教艺术――白居寺壁画艺术研究》熊文彬著。该著运用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首次对藏传佛教寺院艺术进行比较系统、综合的研究,使学术界首次对藏传佛教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江孜白居寺的艺术从形式到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3.《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格勒著。本书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充分把握中华各民族文化(特别是与西藏及其文化有关的部分)的总趋势的基础上,展开对藏族及其文化的综合性研究。1989年第一次出版和2006年经修改出版后,该书中的一些重要结论被广泛引用。

4.《8―9世纪藏文发愿文研究――以敦煌藏文发愿文为中心》黄维忠著。本书以21篇较具代表性的藏文发愿文为考察对象,从翻译藏文文本着手,结合同期汉藏文文献以及后期藏文典籍,利用历史学、宗教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藏文发愿文分类研究、文本研究、汉藏文发愿文对比研究、藏文发愿文与敦煌法会为主线,展开对8-9世纪藏文发愿文的全方位探讨。

5.《阿里文明史》(藏文)次仁加布著。本书记述阿里地区新旧石器和陶器时代的文明历史、象雄文明的诸多遗迹、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情况,以及古格等各王朝时期民风民俗、“噶尔本”政府时期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等,还述及西藏阿里地区寺庙的历史、组织结构、节日仪轨、文物和寺庙教学等内容,探讨了寺庙对周围民众生活的影响等。

6.《藏族传统美术概论》(藏文)根秋登子著。本书从藏族美术史、藏族造纸艺术的种类、量度经、藏族装饰美术、唐卡画的构图法、装藏和开光、画家修养八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藏族传统美术的发展历史、传承流派、理论技法、工艺特点、制作流程等,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

7.《藏语语法四种结构明晰》(藏文)马进武著。本书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藏语语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仅概括了古今藏语语法各种版本的所有知识,还开拓了很多新的知识领域。

8.《妙音声明论与天城体比较研究》(藏文/梵文)桑德(苍赛洁贝朗措)著。本书通过对藏族传统声明学发展史的梳理,对声明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简明扼要地论述了现代梵文天城体的书写形式和语法结构,对藏族传统声明学的口诀转换成国际通行的梵文天城体进行了比较研究。

9.《青海藏族部落社会习惯法的调查》陈玮撰。本文在深入青海藏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探索了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社会习惯法,首次将青海藏族游牧地区的部落社会习惯法分为五大类型。其选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所探讨的内容和得出的结论对当前处理藏区社会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

10.《试解列山古墓葬群历史之谜》巴桑旺堆撰。列山墓葬群是西藏规模宏大的古墓葬群之一。文章从研究墓葬所在地区的古历史地名、历史事件着手,从多方位进行相互参照研究,得出列山墓葬是钦氏的氏族或家族墓葬地的结论。

11.《机会的供给与把握――构建和谐西藏的一个重要因素及相关经济学分析》罗绒战堆、次仁央宗、达瓦次仁撰。本文认为西藏自治区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机会供给,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能够仅仅依赖于政府对西藏居民的各种直接扶贫支出、各种生活保障等直接援助,而要从根本上给予当地居民自我创收的机遇与能力。当前,自治区政府要增加机会供给,提高本地居民把握机会的能力,以促进西藏自治区的和谐与稳定。

12.《西藏自治区人口结构与变迁――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马戎撰。本文是对西藏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宏观分析,根据普查结果提供的数据对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增减、年龄与性别结构、生育死亡统计、行业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结构等进行了系统介绍。

13.《藏传佛教教派名称考辨》(藏文)才旦夏茸撰。本文从社会渊源、思想渊源和藏传佛教发展的思想脉络着手研究,对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产生、发展、基本教义、主要概念、问题范畴、所持戒律、信仰习俗,以及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教派在卫藏、康区、安多三大藏区和蒙古等地的传播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探讨,对各教派所依据的经典、不同的哲学见解、修持方法、长诵经文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14.《论藏族古文献所载有关于阗地区的历史资料》(藏文)卡岗・扎西才让撰。本文依据早期古藏文文献,对于阗古代历史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阗第一位国王瞿萨旦那诞生时间及于阗佛教何时开端的问题,《于阗县志》和《阿罗汉根登培的于阗授国记》两部书的作者,于阗早期两种文字的汉语名称与藏语文文献中的称谓对应问题等提出了见解。

15.《论大藏经书写及印刷的藏纸工艺》周华撰。本文根据藏文典籍《工巧明学》所记载的相关资料,结合西藏、四川德格等地目前仍在使用的制造藏纸的工艺,研究分析藏族地区流传的传统藏纸制造工艺技术和工艺原料。对藏纸原料、工艺流程、工艺附加配料和制造完成的各种品质情况作了全面概述。

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藏纸制造工艺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藏纸制造工艺历史发展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6.《初探<赏心悦耳明目之喜宴>中的古谱破译》(藏文)更堆撰。本文论述了西藏“卡尔”音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首次提出了破译古谱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对古乐谱的解析和比较研究,阐明古今“卡尔”音乐的渊源和发展变异关系。

17.《噶当文集》(藏文)土登尼玛主编。《噶当文集》(1-60函)是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整理、集结出版的旧噶当派古典文献,涵盖了公元10世纪末到14世纪之间“噶当宁玛”派(即旧噶当派)的代表性著作,是较为完整的体现旧噶当派思想的珍贵资料。

18.《中华本草・藏药卷》(藏文)次仁巴珠主编。运用校勘、训诂、辑佚、辨伪、考证等对古今藏药本草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研究、分析和总结,收录藏医临床上常用的、疗效确切的藏药材398味;对各历史时期的藏医药文献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对所收录药物作了较系统的全方位整理研究。

19.《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周季文、谢后芳著。本书汇集了能反映公元8-10世纪敦煌古代汉语和古代藏语语音面貌的敦煌文献中藏语写卷中的“对音本”与“译音本”写卷17种,加上《唐蕃会盟碑》共18种语料,分别以“汉字-藏文-转写”和“藏文-转写-汉字”对照排列,编辑成《汉藏对音语料》。根据这些语料,制成按汉语拼音次序排列的《汉-藏古今字音对照表》和按藏文字母次序排列的《藏-汉古今字音对照表》。

20.《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多杰才旦主编。一套7册,选辑了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汉、满、藏、蒙文官方档案及有关史料3200余件。所辑档案史料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长达700余年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历史真实面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