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复旦大学:给创新人才一个好环境

2010-06-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我有话说

刚刚结束的复旦大学105周年校庆学术文化周,设立了一个以往从未有过的活动――首届研究生“学术之星”表彰会,覆盖文、理、医三大类学科的31名研究生当选为首届“学术之星”。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说,希望这批“学术之星”对接国家的“学术新人奖”,更希望他们对学术的追求在朋辈中形成一种积极的

导向。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复旦大学以学术树魂,发挥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学术探索中确立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远大理想,营造出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一个好导师影响一批学生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及具体管理制度,注定了导师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复旦大学一直努力尝试在体制机制和实践方面促进导师教书育人工作,自2004年起开展的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就是关于促进导师教书育人的一个有益尝试。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两年一届,通过评选,树立起一批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典型。。

根据好导师事迹,复旦出版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一书。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一个教师,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一个好教师,可能影响一批学生;一个优秀教师,可能影响几十年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任务,但真正影响学生的是教师的人格。

好导师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外文学院何刚强教授身患重病但仍不下三尺讲台,学生动情地评价:“我钦佩他深厚的学养与严谨的学术态度,更敬佩他战胜病魔的毅力、投入教学时的忘我精神。”

复旦大学“全员育人”状况调研显示,绝大多数导师在研究生心目中具有良好形象,91%的学生认为导师具有令人满意的人格魅力;对导师的敬业精神,近六成学生感到很满意;在导师的教书育人方面,有92%的同学感到很满意和满意。

一个好平台激励一群学生

复旦大学研究生基本状况调研显示,当前研究生道德品质状况良好,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研究生的入学动机日趋复杂,功利性越发明显。针对这种状况,复旦大学积极搭建各种学术活动平台,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步提高。

复旦大学的博士生论坛,已经持续了6年。2000年下半年起,学校层面的“研究生系列学术报告会”开办;2004年起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开始与各个学院共同举办“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促进了不同高校院所、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营造了创新进取、学术争鸣的氛围。

外文学院07级硕士生包慧怡有这样的体会:校内外的学术交流让我受益良多。学术思想的“碰撞”可以激发我的灵感,使我摆脱思维的禁锢。专家和同行们的宝贵建议也为我的研究工作引来源头活水。

一个大舞台锻炼一批学生

研究生既是知识的学习者,也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生培养更注重个性发展,这就决定了研究生德育工作不能采用说教式的教育,而应以富有特色的方法,唤起学生深层次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意识。复旦大学精心打造的“博士生讲师团”就是一个探索。

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立于2002年初,是研究生志愿服务组织,采用应聘竞争上岗和“讲座点播”的形式开展活动,它以公开竞聘的方式,通过定期公正合理的选拔、培训、考核、淘汰程序,建立起研究生“学术实践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崭新的长效机制。

2004年,博士生讲师团先后走进复旦附中、北郊中学、控江中学等中学,听众人数超过三千人。2005年,博士生讲师团开始了“社区行”,共开展500多场形式多样的讲座。2007年,宣讲“十七大”精神,2009年,宣传世博……博士生讲师团7年来发展迅速,累计已有讲师239名,开展讲座490余场,听众超过16500多人次。

走出校园、服务社会,进一步激发起研究生关怀社会、奉献大众的精神。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生王启元说:我们需要用我们的人格学养,去拉近普通人对中国现代学术的认识与理解。作为掌握知识的人群,我们有责任将我所学与人文关怀传播到所及的每个角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