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曲:品格和传承

2010-06-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馗 我有话说
昆曲不但以其精深的艺术品格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而且以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作为契机,成为最具国家品格的艺术品种

昆曲艺术在其六百年的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文化品格,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地理解昆曲艺术遗产,如何有序地传承昆曲艺术遗产。

2001年5月18日

,“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中国将近380个传统戏剧剧种中,昆曲能够首先获此殊荣,显示了昆曲艺术在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中无可争议的独特性。

至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昆曲艺术在社会整体的文化认知度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年轻的观众和参与者逐渐成为昆曲艺术的重要受众群体,以业余曲社为载体的清唱表演传统不断得到延续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昆曲艺术传承得到尊重,五年时间中,数百出经典折子戏得以整理恢复,38台昆曲大戏得以创作演出,昆曲表演、编剧、导演、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人才获得了高规格的专业培训……

昆曲在新世纪以来的蓬勃态势,其根基在于昆曲艺术的保护和发展获得国家的高度重视。2003年年末,由全国政协京昆室组织关于全国七个昆曲院团的调研,关注昆曲在列入世界遗产之后的保护和发展情况;2004年3月,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了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的重要批示,并为此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昆曲保护政策的落实。

由此,文化部出台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这个方案确立从2005年至2009年,利用五年时间,“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使昆曲目前的困境有较明显的改变,使昆曲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昆曲在连续五年内所取得的成绩,正是国家大力抢救、保护和扶持所致。昆曲不但以其精深的艺术品格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而且以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作为契机,成为最具国家品格的艺术品种。

基于昆曲艺术在文化格局的定位,文人一直将昆曲视作体现身份、寄寓情趣的娱乐方式,特别是在昆曲已衰落的近代,昆曲艺术仍然依靠着文人获得传承

昆曲在新世纪被赋予这种国家品格,让昆曲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重新标识应有的文化品格。昆曲艺术的国家品格,是指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华夏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需求,依靠国家礼乐制度的支持而具有的社会功能,以及由此具有的文化艺术特征。当昆曲在十六世纪后期被搬上戏剧舞台后不久,明代宫廷也将昆曲列入进行演出,由此开启了昆曲在明清两代四百多年的宫廷演出。

昆曲艺术在宫廷的演出,官方士绅阶层对昆曲艺术的推崇,使“京师所尚戏曲,一以昆腔为贵”,逐渐将昆曲艺术推到各类声腔艺术的首位,并把这一时尚艺术依托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以礼乐为基础的文化制度中,适应着宫廷和士大夫阶层饮宴礼仪对俗乐娱乐的需求,也促使昆曲在基层演出中,一直居于祭祀演剧的首位。直到近代,中国许多多声腔剧种如婺剧、川剧、上党梆子等,均以昆曲为尊。

昆曲的这种地位最鲜明地体现在昆曲的艺术体制化、伶人苏籍化、官班管理化、审美文人化中。昆曲艺术在音乐、表演、文学、舞美等方面,形成了规范的艺术准则,在明清两代以“官腔”作为标榜,以“雅部”自居,成为影响最为广泛的体制化戏剧。昆曲盛行之后,逐渐生成了以苏州地方平民为特征的演员群体,以至于数百年来,昆曲的传承者以苏籍为主,构成了昆曲艺术传承的重要特点。

昆曲班社长期保持着官方管理的特征,在地方戏曲艺术逐渐勃兴的十九世纪初,苏州地方政府仍用行政保护的方式,维持着苏州梨园专尚昆曲的职业特点,以保证内廷官班的需要。基于昆曲艺术在文化格局的定位,文人一直将昆曲视作体现身份、寄寓情趣的娱乐方式,特别是在昆曲已经衰落的近代,昆曲艺术仍然依靠着文人获得传承。

昆曲的发展摆脱了十九世纪后期以来商业演出、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政治意识形态对于戏剧艺术的诸多影响,逐渐回归到以演出旧曲为特征的传统规范中

昆曲在国家和地方、社会功能与艺术娱乐的互动进程中,随着受众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华夏民族戏剧艺术代表所具有的艺术品格。昆曲艺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表演艺术中唯我独尊的地位,使其在音乐、表演、文学、舞台美术等方面均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峰,逐渐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典范,深深影响着不断兴起的各地戏剧艺术形态。

显然,从昆曲被搬上戏剧舞台之后的四百多年间,只是在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随着时代更迭才急剧衰落,但是,昆曲艺术遗产的所有经典性创造却是在此前的数百年间完成,官方的持续支持是这些艺术经典不断传承的有力保障。这正是昆曲艺术国家品格的基础所在。

昆曲在近半个世纪发展过程中,虽然被看作中国传统剧种的一个成员,甚至被误解为地方戏曲艺术,但是随着国家对于戏剧艺术的管理和定位,它始终被看作体制戏剧的代表,始终被纳入国家管理的范畴,一直能够拥有连续而稳定的政策保障、经济投入和文化宣传,得以薪火相传。

因此,重新审视昆曲的历史和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就能清楚地看到,随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曲的发展实际上摆脱了十九世纪后期以来商业演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政治意识形态对于戏剧艺术的诸多影响,逐渐回归到以演出旧曲为特征的传统规范中,也逐渐回归到昆曲在数百年间形成的国家品格和民族风范。

昆曲从2001年至今的发展趋向,显然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和保护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虽然传统的礼乐制度已经不复存在,戏曲的生存环境也难以复原,但是充分理解和张扬昆曲乃至中国传统戏剧在民族文化正统中的国家品格和民族风范,是传承和发展这些传统戏剧的重要前提。

在现代文明趋同的进程中,如何通过国家的力量,为传统的戏剧样式展现本属于它的文化品格和民族特征,这应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责任。当这些传统戏剧样式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的时候,如何在国家层面上理解这些传统所具有的国家品格,是涵育传统民族文化的前提基础。

(本文图片/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