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育高端“人才森林”

2010-06-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罗旭 我有话说

“根深叶茂满眼春。”5月25日,在北京吉利大学,李书福这样对记者描述民营企业人才培养现状。就在这一天,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吉利集团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为大会典型经验。

地处北京市昌平科技园区的这所民办大学,有近3万名全日制在校学生。绿影婆娑的美丽湖畔,总有抱着书籍和电脑的学生,在阳光中匆匆走过,洒下一

路青春的气息。

从人才困境中寻求突破

1986年创办电冰箱零件厂,1989年开办建筑装潢材料厂,1994年成立摩托车厂……在进入汽车领域之前,头脑灵活的李书福涉足多个领域,“频频转行的根本原因就是人才不足,缺少持续创新能力,在激烈竞争面前,只能选择退出。”

1997年,刚刚组建的吉利汽车集团广招天下英才,一口气录用了80多名大学生。结果,由于不能适应民营企业创业阶段的艰辛与磨砺,这些大学生不到两年功夫就走得只剩下一个人。

正是痛感民营企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外来人才的难留,李书福下决心要自己办学校来培养有知识、有思想、会动手、能吃苦的汽车专业人才。

几乎和盖汽车厂房同步,吉利兴办了“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等职业学校。2000年,吉利又投巨资,在北京昌平办起了“北京吉利大学”。后来,还陆续在海南办起了“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在杭州办起了“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并将在湖南创办“湖南大学湘江学院”。教育体系涵盖了从中职中专到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各办学层次,并拥有了自己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就这样,民营企业吉利建起了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办一所最受尊敬的民办大学”是李书福为北京吉利大学定下的目标。李书福认为,让人尊敬的大学首先要学术自由、观点独立、思想创新,但是绝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几年来,吉利集团在北京吉利大学的投资数以亿计。但是,吉利大学的财务体系和总部完全分开,每年收入无需上缴总部。

李书福表示,“不以营利为目的”与自己的商人身份并不矛盾,“不是做什么事情都要从中赚钱。”但是,他也坦率地承认,通过办学,吉利汽车在品牌知名度和形象支持度上得到了广泛的提升,“这也是对吉利汽车极大的利好。”

培养标准紧贴实践需要

在北京吉利大学的的塑胶操场上,常会看到有学生开着自己设计的跑车奔驰。而毕业求职会上,也常有学生“施展魔术”――将一辆整车拆卸成零部件,再将零部件装配成一辆整车……

“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是这所民办大学的办学理念。依托吉利集团,学校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学校与集团各汽车生产、研发基地和零部件厂签订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把课堂设在生产现场等模式,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

李书福告诉记者,2010年吉利将启动“1000名吉利认可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学以致用的高素质人才,建立自己的高端“人才森林”。

什么叫“吉利认可”呢?李书福解释说:“考试分数高,并不一定就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很多研究生虽然被国家教育体制认可,但实践能力差,吉利并不认可。相反吉利希望自己培养一批研究生,密切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设置课程。虽然,他们不是国家教育体制认可的研究生,但他们能解决企业运营和技术创新中的难题,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截至2009年底,吉利集团汽车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业务骨干中,有70%是由吉利自己创办的学校培养的;在吉利汽车研究院的近2000名科研人员中,从吉利院校走出来的占了40%以上。

为民营企业建造“人才森林”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人才发展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民营企业想尽办法从其他企业挖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你挖我、我挖你,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已经成了汽车行业继续发展的瓶颈。

李书福承认,吉利在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一段“挖人”之路,但这不是解决企业人才问题的根本出路。“民营企业要真正解决人才问题,关键要建立起一个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让人才有用武之地的舞台。”

经过10余年的苦心经营,吉利自己培养人才的机制,不仅开花结果,而且根深叶茂。如今,每年都有成百上千名吉利院校的毕业生,带着汽车产业升级急需的各种知识,进入到集团的各个层面,成为企业最富生气的生力军。

不仅如此,吉利的教育产业,还为社会培养了成千上万深受欢迎的优秀专业人才。连续数年,吉利各院校的毕业生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还有不少同行企业开始大量从吉利“挖人”,吉利汽车事实上已经开始向整个汽车行业输送人才。

“我们精心种的树,不管枝杈伸展到哪里,但根都长在吉利。”李书福充满自信地说,“吉利愿意为民营企业培育一座生生不息的‘人才森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