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办高校办学环境仍不容乐观

2010-06-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我有话说
于民办教育而言,2010年或成一个重要节点――不论是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是教育部刚公布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都对民办教育放出了更为积极的信号。中国民办教育被肯定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机遇空前,挑战仍在。

近日,在由中国职业经理人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论坛上,国内40余所民办高校掌门人就此争相发言,尽诉成就与困境。带着校长们的心声,我们对话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洪成文教授,探问民办高校发展之路。

如何应对招生“寒流”

严肃(合肥财经职业学院董事长):

民办高校拿什么吸引学生?令人满意的就业率是一大关键。我们的学生很受企业欢迎,例如农商学院,每届学生都被提前半年预订。2009年公布的一份《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也显示:“中国民办大学就业率高于普通高校,平均月收入为1550.7元。”但同时,2009年以来,业内关于“招生寒流”的消息时有耳闻,从数据上看,当年全国民办高校招生人数下降了一半左右。尤其是非学历教育的招生规模,更呈逐年萎缩之势。“寒流”为何来袭,民办高校应如何应对?

点评:适度规模,紧抓质量

洪成文:民办高校招生“寒流”,有民办高校自身的原因,但更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整体变化。

随着当前我国适龄生源总数的减少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民办校尤其是一些非学历教育机构,自然遭受创痛。此外,国外高校在我国直接招生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其招生数的增加,也分流了部分生源。

从近期的相关新政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积极动向的:在未来十年中,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将稳步提高,高教入学率将提高到40%。如果由当前的25%发展到40%,我们需要增加招生规模37.5%;以当前的校均规模计算,需要新增高校数百所。新建设高校很可能是公办和民办两条腿走路,结合国家对“社会力量出资办学”、“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的鼓励来看,新建民办高校多于公办学校的可能性很大。

须注意的是,招生规模并不是民办学校发展的关键,更应在适度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办学质量。只有正确处理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才能使两者相互促进。由于主客观原因限制,民办学校所拥有的师资、社会资源以及其他软硬件条件难以与公办高校匹敌,盲目扩张势必带来质量的降低,所以,应该紧抓质量,在“做强”的基础上“做大”。

期望走出硕士、博士

陈昌金(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我们不与公办学校拼师资、拼实力,我们拼特色,拼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我们学院2006年就确定了工学交替、校企合一的模式――在恒星集团内部,根据专业上产业,用产业促专业。整个集团以教育为核心,以教育配套产业为龙头,每个专业配套三个企业,让学生在企业里成长,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未来有更高的期许:我们的学生里也能走出硕士、博士。

点评:特色办学,提升层次

洪成文:由于人才培养针对性强、注重实践,民办高校的确走出了一条特色化道路,这对整个教育界都有很大启发。当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要强调广博基础,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应该看到,民办高校已经由初创阶段步入内涵提升阶段。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期望,已经不再是“遍地开花”,而是“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大学”。这也是民办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民办高校自身来讲,有提高学术层次的渴望与要求。从当前一系列新政走向来看,这有望成为现实――民办高校有可能出现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的“211工程”部分项目将可能首次分散到民办高校中,学术导向型民办大学有可能出现,在高职类民办院校中,也可能出现本科高职类专业和硕士层次的高职类专业。总之,将来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模式多样化程度将明显提高,学术水平有望整体提升。

何时不再是“补充”

杨广泽(现代管理大学校长):

尽管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实际上,民办教育一直被视作公办教育的补充,我们也饱尝“补充”二字的苦楚。教师待遇、税收审批、评优升本、产权保障……在诸多方面有意无意的不公正待遇时有发生,加剧了民办高校低人一等的事实,而这一事实又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歧视。今后会不会有所改观?我们期待着。

点评:抓住机遇,攻坚克难

洪成文:我国民办教育起步已经有将近30年的历史。然而,民办高校的办学环境仍不容乐观。各级主管部门在认识上尚未完全转变,在制度安排上对民办高校支持与激励尚有很大空间。

5月17日,教育部发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提到“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清理并纠正歧视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做法……探索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具体政策。健全民办教育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而在5月发布的《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还指出“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落实对民办学校的人才鼓励政策和公共财政资助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金融、产权和社保等政策,研究建立民办学校的退出机制”,如果这些条款能得到落实,民办教育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外界环境得到改善后,能否抓住机遇健康发展,民办高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