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愚公精神建设愚公故里

2010-06-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我有话说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的闭幕词(即著名的《愚公移山》)中,用了愚公的典故。愚公移山典出《列子・汤问》,原文为:“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从党的“七大”后成为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典型用语和口号。解放之后,它又发展成“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改变中国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动员口号。

在河南省济源市,当你为这里一流的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农村新貌追寻源头时,“愚公大厦”映入眼帘,你会豁然开朗。

最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感慨:这个城市充满活力,首先表现出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这源于“愚公精神”。

小城市创出大业绩

近年来,济源各项事业均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2%,增幅居全省第一。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打造中心城区,先后投入20多亿元打造绿地、游园、广场、图书馆等一大批城市精细基础工程,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拉动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5%,居全省第二位。

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2004年以来累计投入为民办实事资金30多亿元,率先在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完成农村标准化卫生所建设,推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全覆盖,各项保障标准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搬走看不见的大山

为纪念毛泽东《愚公移山》发表65周年举办的央视激情广场演出结束后,容纳两万余人的大广场上,租赁公司的小方凳一个不少,常见的饮料瓶、纸屑等片迹了无。一位著名主持人对此大发感叹:这是我们在许多大城市不曾见到的景象。

“济源是从县级城市起步的,我们认为应该同步提升的,首先是市民素质!”市委书记段喜中这句话的背后,是这些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扎实工作――济源市制定了全市文明建设5年规划,采取强化教育引导、知识竞赛、评选文明市民等措施提升公民素质;投资7000万元建成市委党校,全市包括村干部在内,所有干部两年培训一次,另外还有专题培训、月末讲坛、在线学习等灵活方法,让大家始终处于“学习”状态。

政令畅通了,城市风情优雅了,同样悄悄变化着的,还有济源上空越来越清新的空气。

支撑王屋山下这座小城经济命脉的,是年销售收入90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豫光集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家有着40多年历史的冶炼集团,把一道难题摆在了这一任领导干部们的面前:是选择GDP的高速增长,还是大投入治理污染?他们用行动做出了回答――

“别说政府班子,企业老总都难下决心。终结传统老工艺生产线那天,我到现场督阵,砸毁了烧结炉,工人们直掉眼泪,当时还是市长的我也心痛。整个改造投入了60亿元,当年我们财政收入还达不到这个数字呢!”当时的情景,至今仍令市委书记段喜中感慨。

传承与新解

“愚公本名吕三太,人送外号倔倒山,他说山高不会长,我儿孙挖山人不断……”在传说愚公居住地的王屋乡愚公村,这段《王屋琴书》至今仍有吕姓后人在弹拉传唱。在济源市政协编纂的“愚公文化之乡”丛书里,开拓、奉献、为公、进取、创业、拼搏、开放等现代意识中,已经成为愚公精神的哲学内涵。2007年挂牌成立的“王屋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了以愚公命名的66种文化和农副产品商标。

“济源神话群”、济渎庙、黄河船工号子、轵国故城、沁国遗址、王屋山道教圣地……这些散落在太行王屋群山中的文化碎片被一一拾起,重放光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