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军中小卒”的汽车大梦

2010-06-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通讯员 袁战鸿 我有话说

“张先生,我们愿以一亿美元买下您的专利。”

“不,中国人设计出的好东西首先要造福中国人民,搬一座金山来也不能卖!”

2010年春季的一天,这样的对话在一名中国士官和一位外籍商人之间进行。听说中国的一位普通战士研制出了新型节能环保汽车,英国澎昂国际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驻京办代表

邵先生特意找上门来,却意外地遭到了拒绝。

这位做出了大发明的“军中小卒”名叫张卫锋。在他设计出节能环保汽车之前,几乎没人知道这位河南项城籍战士的名字。当兵八载的他言语不多,其貌不扬,前六年默默无闻,后两年一鸣惊人,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了名气。

2002年冬天,高中毕业的张卫锋来到部队。原先想学一门技术的他,阴差阳错地当上了一名防化兵。但他没有怨天尤人。

从小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他,先是把连队图书室里的相关书籍翻了个遍,感觉不过瘾,就千方百计托在北京、上海等地打工的朋友往部队寄书。尽管部队平时训练任务重、工作节奏快,但丝毫阻挡不住他痴迷科学的热情。连队干部发现他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便把他吸收到连队的科技创新小组。不久,他设计出一款全新的折叠式笔记本电脑桌,成为连队的“小能人”。这次牛刀小试,极大地增加了他搞科技创新的信心。

2005年,张卫锋了解到全国各地都在提倡节能环保。农村出身的他因为一坐汽车就头晕脑胀,闻到汽车尾气就恶心欲呕,所以就想:如果让汽车告别燃油、烧气历史,那么就不会再产生难闻的气体,还能起到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果。

看到街道上来来往往的电动摩托车,他发现这些车虽然告别了燃油历史,也达到了环保要求,但是并不节能,同时,还耗费大量电力资源。一向爱琢磨的张卫锋,脑中灵光突现――“既然电能可以转化为动能,那么动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如此反复,通过动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新一代汽车完全可以不用燃油、烧气,靠自发电就能一直跑下去!”想到这里,他萌发了设计新型节能环保汽车的冲动。

现实生活中“想到”与“做到”之间,不仅仅是一字之差那么简单。在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接踵而至。张卫锋的想法刚一提出,就遭到身边战友的一致反对。几位好心的老乡特意跑来劝他赶紧打住,千万别再犯傻了,这是国内外科学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一个高中毕业的小士官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弄不好还会给大家留下笑柄。“大发明家爱迪生也不过上了3个月的小学,论文凭,他连小学毕业都算不上,可他却拥有2000多项重大发明。再说了,我不会可以学,我不懂可以问呀,活人岂能让尿给憋死?”他不顾战友相劝,自费订阅了《汽车之友》、《汽车博览》、《车辆通用》等10余套汽车专业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究起来。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带上一包烟来到隔壁的修理工间,像个学生似的一遍又一遍向汽车修理连的老班长请教。半年下来,他这个汽车行业的“门外汉”变成了“理论通”。

没有专业书籍张卫锋可以买,不懂的知识,他可以夜以继日地学习。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的他坚信自己一定能行。在心里,他曾不止一次地鼓励自己: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更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不懂我可以学,不会我可以问!

2007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刻苦钻研,他终于用铅笔勾画出了理想中的节能环保小汽车的车体外形和工作电路草图。

干完这两样工作,张卫锋感觉到成功在望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清楚地知道申请国家专利是件很严肃的事,他那几张只有自己看得懂的草图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于是,他下决心要把这些铅笔勾画出的草图用制式的图纸反映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张卫锋一有空闲就钻进电脑房,边学边画,画了擦,擦了又画,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修改了多少遍,最后终于使用画图工具像模像样地在电脑上设计出了较为成熟的汽车轮廓图和工作电路图。然而好看未必就好用,真金还须经得住火炼。除了设计方案、车体样图以外,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论证节能环保汽车的工作电路图相关技术参数是否可行。因为这关系到电能和动能相互转化以及汽车能否正常工作的问题。2007年底,他拿出自己积攒的两万多元工资聘请了一位专家,对所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论证。

两个月的焦急等待后,张卫锋终于盼来了喜讯:他设计出的节能环保汽车所有技术参数都顺利通过论证。此时,他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3年多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2009年6月10日,是张卫锋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由他设计的新型节能环保汽车经过国家专利局10个月的技术论证与审核后,顺利通过审批。

这款新型节能环保汽车充分运用了电能和动能相互转化原理,靠车顶和车窗上的太阳能玻璃电板以及4个车轮的转动分别发电并储存到相应的蓄电池中,经过特殊变压后带动发动机工作,从而完成从电能到动能的转变。发动机在带动车轮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又一次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循环工作,既无能耗,又无污染。就像传说中的永动机那样,真正实现了用不着燃油烧气就能一直跑下去,而且理论时速高达160公里,是一种发展潜力很大的军民两用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悉,这项新技术不但填补了我国汽车研究的相关空白,而且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10年春节过后,闻听张卫锋设计出新型节能环保汽车并通过国家鉴定的消息,北京中博科工技术研究院、北京中航科工技术研究院等13家科研机构和部分汽车制造商纷纷来人来函与他洽谈,想和他合作生产这种汽车,有的单位不惜重金聘请他担任总设计师。面对应接不暇的重重诱惑,他不为所动:“我现在还是部队一兵,暂时不想考虑这些问题。只要部队需要,我还想继续留在部队发展!”

张卫锋展示他的节能环保汽车专利证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