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让城市更美好

2010-06-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广斯 我有话说

如果有人问:“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你肯定能回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如果再问:你知道上海世博会的副主题吗?也许你会因此问而失语。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和”就是上海世博会的副主题之一。它诠释了一个深厚的哲理:城市,能够让生活更美好;文化,能够让城市更美好。

“文化世博”:上海世博会留影

当我们踏入世博园内的世博轴,就被命名为“交叉小径的城市”雕塑群吸引了。

这里有中国雕塑家隋建国的作品《梦石》、刘建华的作品《延伸的空间》、黄致阳的作品《座千峰》、罗马尼亚视觉艺术家莫西亚・坎特的作品《凯旋门》、比利时艺术家威姆・德沃伊的作品《平板拖车》……

这20件出自20位著名艺术家的雕塑,组成了“2010上海世博会雕塑长廊国际雕塑展”,是这次世博会中最大的艺术作品观赏区。

而这些作品被统称为“交叉小径的城市”,其灵感正来自当代世界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这个雕塑群蕴含着人类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上海世博会正是通过多元化的布展,来体现本届世博会的特点之一――“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和”。

历史上,世博会曾经是商品特产、科技发明的展示会。今天的上海世博会,不仅向世人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世界各国的文化。

上海知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的“两个全景式”的评论,很有代表性:

“上海世博会提供的是一个超大型的公共课堂,给我们补上了一堂世界文化课。它让我们全景式地看到了世界城市的发展和现状,也让我们全景式地看到了亚洲文明、欧美文明、大洋洲文明、非洲文明、南美文明的发展和现状。”

在欣欣向荣的黄浦江两岸,人们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在此交汇,东方与西方在此交流,人文与科技在此交织,人与自然在此交融。

上海世博会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鲜明文化内涵的创意盛会。

城市困惑:人与人怎样相处?人与自然怎样相处?

为什么要把“城市”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副主题之一呢?

在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博览会。这在中国,有历史意义;在世界,也有历史意义。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上世纪初,全球仅有1.5亿人居住在城市,占世界总人口不到10%。20世纪结束时,全球城市人口激增20倍,29.26亿,几近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1995年,中国的城市人口为3.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0%;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已达到了44%左右。

人们注意到,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本届世博会,它的城市主题,恰巧是21世纪以来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城市化。

城市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这些国家既往的城市格局和风貌,这是不争的事实。

辩证法无处不在。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大面积推进,“城市病”这个顽症、“癌症”,就成为所有世界大都市疲于应对的难解之题。

城市,是让生活更痛苦,还是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当今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从贫瘠的乡间走入城市,而城市能否给这些人提供惬意的生活呢?

空间的拥挤,资源的短缺,高能耗、高污染,……诸如此类的“城市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他们还注意到城市化还面临着精神文化缺失的拷问。这就是:城市视觉污染,城市风格趋同,城市文化自觉精神缺失。

面对城市化时代的困境,人与人如何相处?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世界在注视着我们老子、孔子的后人如何作答。

这里有一个悖论:城市化势必是要造城的,如今的现代化都市,无一不是满眼的“水泥森林”,穿行其间,难分此地与彼地,不辨此国与彼国。但坊间考量一座城市的魅力,不独依据造城的规模和速度,更多的反而是城市的人文精神。在人们的心理认知上,默认的往往是历史和文化的内涵,独特性方为一座城池不衰的魅力所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高级官员,曾为各国城市的雷同而痛心疾首,他说:“我常往来于世界各地,如果不看飞机场里的牌子,我就分不清到了哪座城市、哪个国家。走到哪里好像都遇到了孪生兄弟姐妹,我们这个地球上,相似的城市太多了。”

因此,治理“城市病”,“文化”不能缺位;发展中国家还需同步实现“文化”的现代化。

联合国人居组织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称:“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的地方。”

上海世博会使人们看到了城市发展的前途和希望。这个希望之一就是:文化的魅力。

文化: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怎样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的复杂问题,让民众的生活更美好?

西方著名学者温勒认为,“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他认为,凝聚力是作用于集体成员的心理力量,而民族凝聚力独特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和卓越成就,使民族成员产生依恋感和亲和力。

在当代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成为城市凝聚力的核心,这种凝聚力是任何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城市问题的解决,要靠经济的发展,更要靠文化精神的培育。

人们注意到,上海世博会不仅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且在这个主题下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种种出路和方案。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研究上海世博会主题的英文表述时,专家组曾经提出过两个方案:一个是“N ew C ity,N ew Life”(新城市,新生活);一个是“BetterCity, Better Environment”(美好的城市,美好的环境)。专家组和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英汉大词典的编辑一起探讨后,大家认为,“Better”这个词含义比较明确,感情色彩比较强烈,亲和力比较强,又不乏想象空间。最后确定了“Better C 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可见,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一个含有智、情、意的主题。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文化是城市的“遗传密码”。从城郭渐渐成型起,它的脉络就保存在文化的记忆中。从波斯湾沿岸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从尼罗河流域到黄河流域,这些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都印证了文化在城市发展变迁中的传承功能。

一座城市内在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一座没有历史文脉的城市,是浅薄的、乏味的、空虚的、不适合人生存和发展的城市,是缺乏竞争力的城市。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之源,来自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对城市破坏性的建设和“修复”,不仅丧失了风格、风貌的多样性,也丢掉了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受伤的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别让盲目建设和更新割断了历史的文脉。

文化是城市的“情感依恋源”。当重返故乡的人们来到儿时生活的地方,那一条条熟悉的街道和河流,那一座座熟悉的房屋和桥梁,带给人们的是童年的回忆和无尽的依恋。当看到家乡的变化时,也会激动和兴奋。这种交流,这种归属感,正是文化特有的现象。

的确,文化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原动力”。当城市经济发展到较少地依赖于制造业,而更多地依赖于知识时,城市的文化内力不仅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创造力,而且是城市全面健康发展的软实力。

当上海世博会上可爱的吉祥物――蓝色的小“海宝”,微笑着跃然眼前时,我们体会到,这个以一撇一捺的“人”字为创意点的吉祥物,隐含着憧憬蓝色梦想的人类,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怀着经受“城市时代”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关注着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寻求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模式。

善待城市吧,那也是善待历史、善待我们自己。历史不可再生,文化不能断裂,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