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琼剧《下南洋》享誉岛内外

2010-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晓樱 魏月蘅 我有话说

琼剧《下南洋》――一部极具海南风情和特色的地方大戏,从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展现海南先辈在南洋艰苦创业的辛酸血泪史及海外游子对故土的守望。这部现代琼剧赴杭州、宁波、北京、厦门4个城市演出,场场爆满,甚至有观众连看两场,场场动容落泪;短短一年时间,该剧连获殊荣,不少资深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让已步入低谷的琼剧

似乎看到了新生的曙光。

辉煌一时的琼剧日渐萎缩

琼剧是海南省唯一的地方大戏,是独具特色的海南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琼剧发展达到巅峰,当时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剧,如《红叶题诗》、《张文秀》、《搜书院》等。同时涌现出了一批琼剧名角,如郑长和、韩文华、林道修、陈华、红梅、王英蓉等。1962年,琼剧名篇《红叶题诗》经田汉修改润色后拍摄成电影行销海内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影视网络等新兴大众文化的冲击、文化娱乐消费方式的多元化,曾长期在海南人民文化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的琼剧日渐式微。2008年,民进海南省委文化委员会对琼剧发展做过一次调研,结果发现目前琼剧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琼剧观众群分化断层,严重流失。当前,琼剧90%的观众在农村,90%的演出集中在“公期”期间,90%的观众年龄在40岁以上。课题组在海口市第十中学发放300份调查问卷,45%的学生表示从没有看过琼剧,60%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从调查结果来看,说琼剧已经远离了年轻一代,毫不为过。

琼剧的导演、编剧、作曲等主创人才非常缺乏。省艺术学校是海南培养琼剧人才的主要基地,但该校只有琼剧表演和唱腔设计两个专业,没有开设琼剧编剧创作专业。各剧团演出的节目多为老剧本或移植剧目,琼剧的演出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青年人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

优秀演员老化,琼剧人才青黄不接,琼剧大师的优秀技艺未得到传承,直到2007年,琼剧才产生唯一一位梅花奖得主。随着曾经将琼剧的演出、唱腔推向最高峰的陈华、道修、红梅、英蓉等名伶相继老退,琼剧大师的流派、唱腔罕见传人,代之而起的新秀几乎没有一个能继承和传扬琼剧流派体系,琼剧观众普遍反映演员的演艺“今不如昔”。

琼剧演出市场萎缩,琼剧团难以自养。目前,琼剧90%的观众在农村,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则缺乏市场;90%的演出集中在“公期”期间,不能保证常年演出,琼剧团也就难以有稳定的收入。

《下南洋》一炮打响

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海南省琼剧院主创人员和演员一起去观摩,带给他们的是一次巨大的震撼:已经办了八届的中国艺术节,展演了那么多精美的地方戏,琼剧却从来没有一席之地。在国家级的戏剧大舞台上缺位,琼剧谈何发展?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著名剧作家罗怀臻与海南省琼剧院结缘,并应邀来海南考察采风。在海南文昌,罗怀臻被一位年迈阿婆坐在椰子树间吊床上充满期待的目光所震撼。经了解,他得知这位老人新婚不久丈夫就下了南洋,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老人的沧桑经历在罗怀臻心中激起层层波澜,触发了《下南洋》创作灵感。

2009年4月《下南洋》在海口成功首演,该剧以海南侨乡文氏家族三代人的命运遭际为线索,采用编年体的结构方式,既大开大阖、又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离乡者“下南洋”和留守者“望南洋”的双向历史,是一幅可歌可泣、悲壮感人的心灵画卷。这是继《闯关东》、《走西口》先后被搬上荧屏之后,“下南洋”这一同样饱含创业艰辛的历史题材以琼剧形式得以展现。

2009年5月《下南洋》赴杭州、宁波演出,获得“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琼剧在国家级大赛中夺得的最高奖;8月底,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在京演出,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在场观众给予高度评价;12月赴厦门演出,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实现了琼剧发展史上一台大戏获得全国戏剧比赛大奖的零的突破。

保留本色创新发展

《下南洋》的成功,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它保留了琼剧本色的同时融入创新元素密不可分,而这也正是今天各地方戏剧就如何突出时代重围这一课题所正在探索的。

不少观众认为:《下南洋》不仅是感人之作,同时还是一部创新之作,对传统琼剧进行了大胆革新。数百年来,传统琼剧在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拓展自己的表现形式方面,一直用力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年轻观众大量流失。因此,《下南洋》在唱腔设计、演员表演、舞美灯光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实现了琼剧的“脱俗”,实现了从广场艺术向剧场艺术的迈进。传统琼剧过于拖沓的唱词被改成说、唱结合,适合广场演出的打击乐也大为减少,从而增强了其可听性和可看性。

编剧罗怀臻说,他刚到海南采风时,发现琼剧还是一个一直在海岛、渔村等地土台子上演出的剧种,艺术方面与内地戏剧界相比已经落下了相当大的距离,并造成琼剧的表演、导演乃至编剧等多个艺术门类继续朝着粗糙、落后方向下滑。再不改进,这个剧种就会相当危险。导演曹其敬认为,《下南洋》的成功,标志着琼剧正在从野台演出的广场艺术向剧场艺术转型,并最终会回归到舞台艺术的路上。

海南省为把《下南洋》打造成国际旅游岛文化精品,不遗余力。为冲刺今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今年2月初,该剧主创赴新马泰补充材料,对各级领导、专家和海内外观众的反馈意见进行认真梳理和消化,并对文本做了大幅度改动,新写了两场戏,改动面达到60%,舞台调度也重新设计。新版的《下南洋》更加突出主人公文昌在南洋生存的命运遭际,强化下南洋的主题,剧情更加感人;舞台美术重新设计,注重虚拟简约、地域风情的风格展现;音乐处理也在琼剧板腔的基础上,进行存韵拓腔的创新设计,传统性和现代性得到有机结合。

曾有专家指出,我国地方戏多数来自于乡村,缺少现代意识,通过创新音乐、增加舞美、灯光等现代元素,地方戏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大剧种的风格,这些原本濒危灭绝的地方戏或许能重新找到自己的舞台。《下南洋》的成功无疑印证了这一点。

琼剧《下南洋》剧照。(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