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观点新闻

2010-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主持人肖国忠xiao_gz@126.com 我有话说

◎主持人语

近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其传递出的“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理念令社会各界备感振奋。面向未来发展,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且听几位专家的思考与建言。

青岛

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陈昌金:

创业须“扶”更须“立”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记者王斯敏)《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规定“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昌金认为,人才创业须“扶”更须“立”,通过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培养使广大人才拥有“创业力”,是我国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陈昌金表示,近年来,创业教育热在我国逐步掀起,但创业人才培养的功利化、浅表化、断裂化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学校把创业教育片面理解为引导学生办企业,只重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创业能力的开发,而整体创业环境的缺失也易使学生的创业梦想止步于现实。他指出,创业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让人才具有开创思维、开拓精神。

陈昌金认为,应该建立一整套实战教育体系,“像培养工程师一样培养创业者”。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敢于开创、以创业为荣的意识,破除“被动创业”的思维困局。其次,要系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营销管理能力、抗挫折力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竞争优势。最后,政府、高校、企业联手,建立培养创业者的实战体系:在校期间,让学生在商业环境中得到锻炼,使其熟悉市场竞争规则、具备发现机遇的战略眼光;创业阶段,为学生提供创业基金、小额贷款等必要支持;创业起步后,要做好跟踪服务,如组建创业教育导师团队,对创业者进行动态指导。

中国职业经理人研究会王少波:

人才引进与培养不可偏废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记者王斯敏)针对当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积极引进人才的现象,中国职业经理人研究会会长王少波表示,人才引进要注意两点――引进不是终点,必须营造环境促使引进人才持续成长、发挥作用;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不可偏废,要用引进人才带动整体人才水准向高位发展。

王少波指出,人才引进数量已经成为今天很多单位的“硬指标”。但引进决不能以完成指标为目的,更重要的是引进后的使用与培养,即如何发挥其最大效能,如何促进引进人才的后续成长。

王少波说,人才就像一棵大树,改换环境之后,需要提供合适的土壤,让其安放根系、继续生长。这种“土壤”不只是经费、实验室等物质条件,更应是一个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政策体系,是一种激励各级各类人才焕发生机的“人才生态”,其中包括开放宽松的科研环境、稳定高效的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

与此同时,不能热衷于引进人才而忽视了本地人才的培养。王少波指出,人才具有集聚效应,一片智力资源贫瘠的荒漠很难引得凤凰来,只有打下了较好的人才根基,才能为引进人才提供基础,并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促使人才队伍水平整体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

党政人才选拔应重“群众感情”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记者王斯敏)《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党政人才可从社会选拔等条款引起众人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认为,新时期党政人才的选拔应综合党性原则、理论素质、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等诸多方面,其中,群众感情是不能忽视的关键因素。

王炳林指出,党政人才的成长规律、评价标准和其他领域人才有共性,也有特性,如果说企业经管人才评价重在市场认可,学术人才的评价重在业内认可,那么党政人才的评价则重在群众认可。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选拔党政干部,其是否具备深厚的群众感情、是不是真心服务群众,都是不可忽视的。而在现行选拔体制下,知识与能力容易考量,群众感情却难以量化,必须在选拔及培养中予以足够重视。

王炳林认为,要培养群众感情,就要注重实践,深入基层锻炼干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感受理论的威力与魅力,才能储备与消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知识,避免“浮在面上”、学用分离,才能最直接地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贴近民心。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