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才助推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2010-06-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陆金玉 我有话说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领导带队陆续走进江苏学习经济转型升级经验,因为过去的2009年江苏创造的一组组数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9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0.11%;企业授权专利4.7万件,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占全国五分之一;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之首……

人们颇为好奇,江苏经济成

功转型升级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秘诀?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同时也给全国各地经济转型升级一些启示,近日,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江苏经济转型升级背后有三字秘诀:早、实、紧。

早:抢抓机遇站在发展制高点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民间俗语生动概括了江苏经济成功转型的重要原因。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是江苏4年前就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今,江苏的新兴产业呈蓬勃喜人之态: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国的65%、全球的20%以上,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齿轮箱、回转轴承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软件销售收入占全国的17.3%;而苏州“光谷”、无锡“太阳谷”、常州“轨交谷”等品牌都已形成。

新兴产业何以能在江苏风生水起?透过无锡光伏产业,我们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2000年春,海归博士施正荣带着一份光伏电池的商业计划书回国创业,在走了许多城市谈判无果、几乎失望的时候,无锡新区却独具慧眼决定引用此人,并对其进行全力帮扶,公司初创期的第一批800万美元资金顺利及时到位,几年后尚德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进入全球光伏产业前三甲。“政府找到具有创业激情和商业意识的人才,并提供政策、资本、技术、市场等各种资源支持。这种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尚德集团成功的关键,而这也正在被江苏的其他地方借鉴。”江苏发改委主任毛伟明介绍,仅财政上,江苏就专门设立20亿元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向新兴产业倾斜;21亿元的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中,70%以上用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除了政府的扶持,江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通过转型升级寻求发展也是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江苏江阴博瑞公司以前主营纺织业,年销售只有3000万元,国际金融危机使其销售受影响,于是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手合作研发出国内首创的跟踪式太阳能发电集成系统,“该系统由电池板组建,能自动跟踪太阳吸收热能。与固定式支架相比,发电效率可以提高40%,太阳一下山,装置就自动复位。”公司销售经理张炎武告诉记者,该产品问世后,颇受欧盟市场青睐,公司效益如今已跃升至3个亿。“如今全省110万家中小企业产量占到江苏经济总量60%以上,吸纳80%以上的就业,提供50%以上的税收。”江苏中小企业发展中心主任徐吉明颇为自豪地说。

如果说发展新兴产业让江苏抢占了创新制高点,是江苏的战略抉择;那么喜新不厌旧,以调高调优为取向对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则是江苏的现实抉择。

在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深水铺管起重船正整装待发,40万吨的排水量相当于大型航母的4倍,可以在3000米水下作业。“全球顶尖技术,世界第五的订单量,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江苏省科技厅随行人员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加工型企业多、重大整机型产业少曾是江苏的一个尴尬现象,一万多亿元的电子产业,多数都是做元器件,“现在的风电全是做整机的;光电不仅做电池,还做组件和系统!”

专家点评:一步早、步步早。在国内其他地方仍然迷信GDP时,江苏能率先向传统发展模式说“不”,是需要一定勇气和魄力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转型升级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各地应因地制宜。

实:培育人才成长的扎实土壤

2009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一。很多人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层人才的贡献。人们怀着敬仰的心情数着一个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名和他们开创的事业:施正荣和光伏产业,刘海涛和传感网工程技术中心、张雷和远景能源……可是,江苏到底靠何魅力将这些天下英才“尽入彀中”?

有人说这是因为江苏投入的大手笔――2006年起,江苏在全国率先设立“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投入专项资金20亿元,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000多名、创新团队840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位于苏州工业园的旭创公司由6位“海归”创办,总经理刘圣博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省双创”给予资助200万元,“姑苏计划”资助100万元,住房补贴100万元……他一人获得的政府性资助补贴就高达数百万元。

但在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广银看来,车子、房子、票子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英雄无用武之地是最悲哀的,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搭建好舞台,让优秀人才在合适的平台上发挥最大潜力。”郭广银介绍,仅去年,江苏新建各类科技产业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就多达200家,省级以上科技平台超过900家。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深表赞同,“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适宜的土壤,如果来的时候敲锣打鼓,来了之后处处受阻,想必很多人都不会‘从一而终’。”采访中一位来苏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的话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观点,“我们之所以选择江苏最重要的是因为江苏人的素质高,好交往,而且江苏的‘官’更清廉。”江苏多年来一向注重对文化土壤的培育,这让江苏的高校数量及科研机构数量都位居全国第一,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70多家在江苏落户。

“一个人的力量是成不了气候的。人才的培养有一个过程,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团队和氛围,比简单的引用人才更重要的是改善我们的用人环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向记者阐述他的人才观。在苏州工业园,记者对政府培育人才成长土壤的用心有了更深的体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告诉记者,各企业具有本科和硕士学历的普通技术人员、优秀工作者都可获得园区提供的每月1000元至3000元的奖励。

专家点评:曾经一些地方不注重文化土壤的培育,花大力气引进的高层人才有些因为“水土不服”很快就黯然离开;有些人不久后就“泯然众人矣”,自始至终没有成果诞生。江苏发展的另一个启示便是:尊重文化,在培育人才土壤中夯实发展的根基,比简单的投入更重要。

紧:用快马扬鞭的精气神

开拓未来

“紧”对江苏人来说是一种自加压力、快马扬鞭的精神状态。

这种“紧”在无锡、昆山等市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无锡,“530”计划已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该计划源于2006年春。因为意识到“海归”人才在科技创业中的特殊爆发力,无锡推出了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的“530”计划。依靠着“530”计划爆发的惊人能量,无锡正以“加速度”超常规发展:集成电路的制造技术和能力全国第一,营业收入占全国的25%;太阳能光伏产业位居世界前列,产出分别占全国、全球的50%和10%左右;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4750亿元产值,高新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6%。

“这是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拯救世界金融之路’的回忆录,现在我们昆山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人手一册。”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手拿一本名为《峭壁边缘》的书笑着告诉记者,“这书对我们很有启发:峭壁边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只有提前谋划、早作准备,才能从容应对”。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这座曾经出名的贫困农业县以不足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千分之五的地区生产总值,集聚了九分之一的台资,生产了全球二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小核酸产业基地。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苏南地区,过去被认为是“拖油瓶”的苏中、苏北地区,也都在以时不我待的速度抢抓机遇。纷至沓来的全球领军人才让曾经的三线城市泰州“旧貌换新颜”: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科学顾问、葛兰素史克等280多家企业注册落户、200多项医药创新成果申报,不到4年,泰州“中国医药城”一跃成为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曾经的煤城徐州则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先后关停小火电发电机组153.6万千瓦、小化工企业76家,并在江苏省内率先淘汰全部立窑产能,同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演绎着煤城变脸的传奇……

“改革开放初期,江苏曾经总结出踏遍千山万水闯市场、吃尽千辛万苦办企业、说尽千言万语拉客户、历经千难万险谋发展的‘四千四万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从睡地板到当老板,江苏人突破了地少人多的局限。如今,江苏正站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起点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在6月17号江苏人才工作大会上,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这段话语重心长又情深意切。

专家点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即使在今天,精神的能量仍然不能小觑。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禀赋不足的江苏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发展的领头雁,离不开这种奋马扬鞭的自我加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经济转型升级,其他省市同样需要这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

自2006年开始实行的“530”计划让无锡成为众多高层次人才的理想栖息之地。图为高层次人才在聚精会神地聆听报告。(资料图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