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浪费惊人 大学需要节俭教育

2010-06-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瑟 我有话说

37名学生放回的餐具里,29人的剩余食物超过三分之一,其中3人的剩余食物竟然超过一半;仅仅40分钟,4个1米多高的剩余食物垃圾桶就被填满。

星期天,刚进学生宿舍楼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却没有一个人在水龙头前洗东西,任凭自来水“放任自流”。

放学后的教室,几乎所有的灯都亮着,教室里没有一个人,灯却

没有关掉……

这就是记者几天来在新疆一些高校里看到的情况。

离校前的“潇洒”行动

小张是新疆一所高校今年的毕业生,前一段时间因为忙于毕业前的其他事情,没有时间收拾自己的东西。这几天要离校了,他才发现自己在校期间竟然积累了这么多无法带走的东西。怎么办?最“潇洒”的选择是全部抛进垃圾堆。

“其实我也很矛盾,许多东西都是可以使用的。比如一些书籍,完全可以让师弟师妹们再利用。但没有这个渠道,我也没时间一个一个地去找他们询问这事,只好采取最简单的办法了。”小张显得很无奈。

在这所高校的一个垃圾堆前,记者遇到了最近常在此守候的老翟。这个来自河南的废品收购人员早就找到了一条规律:每年高校放假或有毕业生离校时,是他收获最大的时节。

“这些孩子太浪费了,这么好的东西都不要了,往垃圾堆里一丢,连回头看一眼都没有。许多东西我拿回家都可以用,有些还是全新的。”老翟让记者到他家里看看。破旧的房间里,眼前的景象令记者吃惊:衣服、生活用品、书籍,应有尽有。老翟的两个小孩使用的学习用品,全是他从垃圾堆里拾来的。

这些东西为何不卖?老翟说:“不用忙,先卖学生娃娃丢弃的书籍就够我花销了。因为这些书籍都很好,学生丢了我就送到旧书店里,他们收二手书。这比卖废纸贵多了,所以收入也高很多。”

老翟的话让记者产生疑惑:明明可以让一些物品尽其所用,还可以有一些收入,学生为何不做此事?小张说:“我们也知道有人专门收购旧书,价钱也很好,但我们真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这些事。离校前的事太多了,只好采取最简单的办法――丢。”

新疆一所高校学生管理处的负责人痛心地说:“每年看着这些学生如此浪费,很心痛,但也没办法。许多学生的行动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丢掉的东西太多、太可惜了!”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你知道现在一个学生洗一次澡要用多长时间吗?”新疆一所高校分管后勤的工作人员自问自答:“一个半小时,而且是男生。他们把这里当成游乐场了,玩得很起劲,任由可贵的水白白地流走。”

让教室里的电灯“点”长明灯,对自来水龙头流水不理不睬,任意撕毁、随意丢弃学习用品,诸如此类的浪费行为,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真是处处可见、时时可见。

为减少学生的浪费现象,新疆各高校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管理。新疆医科大学在鲤鱼山校区采取了水电计量,用购买电卡水卡的方式,逼着学生学会节约。新疆职业大学一校区采取自动刷卡洗浴方式,限制学生洗浴时浪费水。更多的学校则采取了用电声控开关等方式,强化管理的同时,加大了对学生节约水电的教育。但效果并不理想。

一所高校后勤处的负责人介绍,正常情况每人洗澡用水量是80―100公斤,但学生人均洗澡用水在200公斤以上。学生在22摄氏度的宿舍里还要求调高室温,后经检查发现,是窗户封闭不好,可学生连这点事也不愿意做。

为此,一些学校采取了较为极端的方式。比如规定洗浴时间不能超过40分钟,否则必须增加费用;学校提供免费节日午餐时,学生报名后必须参加,否则要缴纳这顿午餐的费用等等。虽说这些规定最终并没有实行,但还是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关注。

新疆职业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的一位学生就明确表示,支持学校对洗浴限时。他说,平时看到一些同学不珍惜用水时,特别想劝说一下,但又怕伤害同学的感情。学校出台规定正好给他们提了个醒。

学生自觉行为需养成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规范大学生们的日常行为

新疆大学一位学生说:“学校里也有许多社团组织一些‘关爱地球、爱护生命’等主题的活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也要搞一些活动,倡导学生养成自觉的行为,养成节约的习惯。但说句实话,这些活动形式多于内容,当时可能会这样做,但掉头就忘了。现在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这方面都不太重视,学生们从小又都是在父母娇惯下长大的,对节约没有意识,起码没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

更多的学生和老师认为,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学校在加强学习管理的同时,对引导学生强化自我管理着力较少。而现在的许多学生在家全靠父母,出门也没觉得自己必须要注意什么。长此以往,各种浪费、不珍惜环境资源的行动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新疆大学副教授蔡玲认为,学校出台制止浪费、提倡节约的规定是必要的,但最好先从提示开始。如果一定时间内效果不理想,就可以提出更高要求,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关键是学生要从自我做起,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是全社会都要做的工作,全社会都要共同行动起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