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乘着歌声的翅膀

2010-06-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丽萍 我有话说

“乘着歌声的翅膀,亲爱的随我前往――”

一曲曲嘹亮的歌声,飞出千家万户的荧屏;一个个充满憧憬的歌手,在这里放飞梦想。

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引领音乐风潮、推出大量明星的同时,也让我国的声乐艺术乘着歌声的翅膀,来了一个大飞跃、大发展,使我国的声乐艺术之花,绽放得烂漫多彩、姹紫嫣红。

“三分法”,让通俗歌曲浮出水面

一曲《乡恋》引起的轩然大波,曾是上世纪80年代的热门话题。新旧观念在社会转型期的对立,使得港澳流行歌曲在改革开放之初流入内地时,被冠之以“靡靡之音”,虽然在社会上广为传唱,却登不上大雅之堂,通俗唱法也不为音乐圈所认可。

1986年,第二届青歌赛一改首届不分唱法的混合赛状,设立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作为全新的比赛形式,一推出即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虽然“三分法”至今争议不断,但这种比赛规则沿用至今,影响巨大。尤其是通俗唱法的确立,让蛰伏多年的内地流行音乐从半地下的状态,正式浮出水面,并以“井喷”的形式席卷全国。

透过电视的巨大影响力,青歌赛推出新人、新歌,并将内地流行音乐的创作不断推向高潮。《一无所有》等带有西北风特点的摇滚歌曲大受欢迎,大量的创作歌曲都在音调上模仿北方民歌慷慨苍凉的音乐素材,一时间,一股强烈的“西北风”劲刮流行乐坛,使得1988年的青歌赛,涌现出大批劲歌,《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少年壮志不言愁》等歌曲流行一时,而韦唯、田震、毛阿敏、杭天琪、胡月等歌手也一夜成名。第四届青歌赛,传承西北风和新技法的混合路线,感情含蓄而深沉的音乐成为内地流行音乐的主流,直至数年后爵士风格的流行音乐兴起。青歌赛,好像一道风向标,引领着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伴随着风起云涌的各种电视晚会,青歌赛获奖歌手大显身手,凭借荧屏完成了由“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对不少歌手而言,央视青歌赛,是一个梦想起锚的地方。

进入新世纪,“组合”形式纳入青歌赛,于是,人数不一、风格名异的各式组合大行其道,流行歌坛千姿百态,热闹非凡。之后,“原生态”唱法从民族唱法中分离出来,带有天籁之音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歌曲,由田野乡间登上大雅之堂,给青歌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也体现了音乐返璞归真的潮流和发展趋势。

曾做过青歌赛评委的著名词作家王晓岭,对青歌赛做了这样的评价:历经20多年的青歌赛,已经成为我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声乐赛事,成为激荡青春、引领潮流、追求梦想的象征。青歌赛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民族精神、权威公平等比赛宗旨和原则,以“繁荣音乐文化、推出歌坛新人、丰富电视荧屏”为目的,源源不断地打造新人新作,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民族声乐重现多样化

因一名参赛选手的唱法归属问题,引发了“学院派”与“民间派”的争议――世纪之交的第九届青歌赛上,歌手李琼一曲《山路十八弯》让评委们眼前一亮,但一个棘手的难题也摆在了他们面前:这是民族唱法吗?

没人质疑民族声乐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实践上取得的成就,但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青歌赛上,“金氏”门徒频频获奖,使得民族唱法单一、雷同,缺乏个性,从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也使得人们反思民族声乐的教学和教育模式。

“民族声乐从1956年正式进入高等院校,如今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并建立起一套相对严密、规范、科学的具有可重复操作特性的教学体系,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金铁霖等人将西方美声唱法引入到民族声乐的教学中,不仅具有美声畅通、集中、宽泛等特点,而且也有传统唱法的轻柔、甜美、明亮等特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培养了一些适应社会需求的民族歌手,如彭丽媛、阎维文、宋祖英等”,音乐学者乔新建谈到此,现出一丝苦笑说:“他们的成功使人趋之若鹜,但也使得民族唱法逐渐单一,所有的民族唱法的歌手都成了千篇一律、清一色的发声机器,连动作和表情都近似。”

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随着“原生态”唱法的设立,民族声乐领域内民族唱法的一元化局面被打破,多元化的趋势令人欣喜。蒙古族的“长调唱法”、“呼麦唱法”、侗族的“大歌唱法”、彝族的“海菜腔唱法”――“原生态”唱法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内涵,让很多人都不禁感叹:中国还有这么多好听的民歌!

观众评价原生态好听、好看、好玩。评委席上,徐沛东面对选手们琳琅满目的服饰,丰富多彩的音乐,自称感觉像是在过节;余秋雨在评分的同时不忘强调“我们也在欣赏”;李双江感叹原生态唱起来永远都不会累;曲比阿乌强调歌手的表演打动了自己、打动了观众……

“回想王昆、郭兰英、郭颂等早期民族歌唱家,以及马玉涛、李谷一等人,他们都有过向民间学习的经历,因而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艺术真正走上了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青歌赛评委田青认为,民族声乐教育应以青歌赛为契机,重新倡导走出校园,走向民间,向民间戏曲、曲艺、民歌学习,使民族唱法真正做到百花齐放。

专业素质与文化素养比翼齐飞

4月12日开始、5月9日结束的第十四届青歌赛的团体决赛,取消了设立已久的综合素质考核环节。但在6月9日开始的个人单项赛事中,“综合素质考核”却又“卷土重来”。

为什么会要如此变化?这一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青歌赛增加素质考核并不是难为选手,而是想通过歌手大赛这样一种方式,来引起艺术爱好者,或是今后打算从事艺术工作的这些人,除了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外,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关注”,曾经负责过青歌赛的央视副总编辑朱彤解释说,“素质考核主要是起一个倡导作用,通过这些具有偶然性的选题,来检测一下歌手对社会上的文化知识的一个敏感度。”

综合素质考核考题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时事等方方面面。赛场上,评委余秋雨的知识渊博、口若悬河和选手们的手足无措,形成了鲜明对比,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不过,对此环节的争议声也一直存在,有业内人士认为,随机抽取的一两道考题,并不能考出歌手的文化内涵深浅。比如有的评委质疑,对于很多没有走出过家乡、甚至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山区选手,或是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选手来说,很多考题无异于鸡同鸭讲。而且选手抽题随机性很大,大学生只抽到成语解释,农民却要回答关于南美洲国家的问题,有失公允。

但也有观众表示,缺乏了综合素质考核,“青歌赛”也就失去了其可看性。因为音乐要打动人,表达者先要有内涵修养。我们可以容忍选秀节目的哗众取宠,但央视青歌赛,不应该没有“文化”。

不满与争论并存,但对于综合素质考核,也许原青歌赛组织者邹友开的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我遇到过一些选手,文化素养较差,获奖后心态失衡,不能正确看待荣誉,人生的步伐走向了反面,甚至有个别人走向了堕落之路。虽然这些不好的事情是极个别的,但也说明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青歌赛评委、著名歌唱家吴雁泽也语重心长地说:“不少歌唱演员认为有了歌唱的特长外,其他的东西不重要,有的甚至认为唱歌是一个捷径。其实,搞文艺的人脚底下必须有文化,没有这样一个铺垫很难成功。”他告诫年轻歌手别以为有嗓子就可以一举成名,就可以走遍天下。

虽然怕出糗,但不少歌手都认为文化考核是有必要的。获得过金奖的藏族歌手索朗旺姆即表示以后要多读书,学好文化,唱好歌;而蝌蚪组合也表示,虽然唱歌很快乐,答题很痛苦,但这提醒自己以后要加强文化学习,提高文化素养。

青歌赛评委、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直言:“素质低的歌手不能在知识有限的情况下,对自己所唱歌曲的创作时代、背景、作者的意图、作品的特点等相关内容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而没有这种深刻的了解作基础,就不能做到投入情感,流露真情,进入全身心高度投入的状态之中,而只能作为一台苍白的发声机器,这样的歌手无法成为艺术家。”

大赛发言人秦新民这样解释何以在个人单项决赛中恢复综合素质考核这一比赛环节:因为团体决赛中PK的过程长,无法在有限的直播时间里再容纳下综合素质考核,而个人决赛则有充裕的时间加入此环节。

“乘着歌声的翅膀,亲爱的随我前往……”第十四届青歌赛个人比赛即将开始,我们祝愿所有参赛选手为自己的声乐梦想插上翅膀,专业素质与文化素养比翼齐飞,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和希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