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进步法实施显现五大问题

2010-06-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袁祥 王逸吟 我有话说

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建议,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法律各项规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基点和核心要素

“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进步法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情况时这样

表示。

路甬祥同时指出,科技进步法的实施也存在五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需要着重加以研究解决。

今年3月底至5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愈加凸显,使得这次执法检查格外引人注目。通过执法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成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共同愿望。

①科技投入仍然不足,实现目标任务艰巨

【存在问题】

执法检查组发现,科技投入仍然不足,实现科技投入目标的任务艰巨,是阻碍科技进步的一大难题。路甬祥表示,近年来,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2008年、2009年分别为1.54%、1.62%(预计),但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10年达到2%、2020年达到2.5%以上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符合法律要求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虽然初步建立,但一些省、市财政科技经费增长仍然没有达到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法定要求。

与国际水平相比,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仍然普遍偏低,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84%,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检查组建议】

路甬祥指出,首先要加快推进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保证财政科技投入依法稳定增长。要完善科技投入政策体系,加强引导和激励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全社会资源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加速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②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拔尖人才依然缺乏

【存在问题】

路甬祥表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很大,但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战略科技专家,领军、拔尖人才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

执法检查报告表明,当前,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尚未得到应有重视,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一方面,高端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尚不完善,另一方面,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科研环境还没有形成。此外,人才配置市场机制不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够科学有效。【检查组建议】

执法检查报告指出,做好科技人才工作,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统筹“项目、人才、基地”建设,培养造就和吸引凝聚优秀人才,建设创新团队。二要加强创新文化和社会环境建设,为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机会,为特殊人才发挥作用提供空间。“对优秀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做到‘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路甬祥强调。

另外,还要完善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打破地区、部门、行业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③激励创新不到位,保护创新力度不够

【存在问题】

科技进步法把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着重规定了激励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但该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

例如,执法检查发现,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列支并加计扣除的规定在全国近一半的省市还没有落实;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及首台首套设备、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政策,也只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

“创新激励制度的影响力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路甬祥坦言。

同时,由于对创新成果保护力度不够,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也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检查组建议】

执法检查组认为,激励创新关键要继续从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多个层次加强创新激励及其配套制度建设,加强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衔接,设置合理的产业技术市场标准和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能,形成自主创新的倒逼机制。要继续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在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④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存在问题】

检查发现,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仍是影响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的评价导向存在着重论文、重奖励,轻成果转化的现象,影响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与产业需求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甚至有的大型企业也缺乏创新动力。此外,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尚未确立,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奖励政策在落实中还存在体制障碍。

【检查组建议】

执法检查组认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首先要完善政策环境,调整和完善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考核体系,促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提供服务。还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使企业尽早介入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期研发工作。另外也需要进一步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

⑤科技工作多头管理,资源浪费仍然存在

【存在问题】

路甬祥表示,科技体制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科技工作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相互脱节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资源配置分散、重复和浪费现象仍然存在。

【检查组建议】

执法检查组提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一步改革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促进科研布局和结构调整,实现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

二要继续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的激励和运行机制,促进物质、信息、人才等科技资源共享使用。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管理,从重投入、重分配向重管理、重效益转变;加强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报北京6月23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23日在报告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情况时表示,要更好地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轨道。本报记者袁祥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