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2010-06-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罗旭 柳路 我有话说

“你参与过志愿活动吗?你了解贵阳‘绿丝带’精神的由来吗?”入夏以来,贵阳市区部分公交车站设置了电子触摸屏,市民在等车过程中,可参与屏幕显示的互动话题的讨论。高中生杨怡很喜欢参加这些讨论,因为这样既增加了等车时的乐趣,又多了和同学聊天的话题。

“小小一块电子触摸屏不起眼,却增添了这座城市的亲和

力和人性化。”贵阳市市委书记李军认为,“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贵阳要从与群众最贴近的细处入手,凝聚民心、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不断提升人的素质,努力将贵阳建设成一个让市民有强烈认同感、归宿感、幸福感的城市。”

办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增进社会和谐

中午吃饭前,肩部不适的马奶奶自己走到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针灸治疗。她告诉记者:“这里的大夫都是贵阳市中医学院的教授,看病好,又不收检查费和挂号费,方便又实惠。”

自从市政府推动全市居民社区陆续开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贵阳的老人们解决了拖着儿女跑大医院“看病难”问题,贵阳市民对这个城市的依恋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也愈发强烈。

2008年,跟随父母从偏僻的家乡来到贵阳的王小杰,直接进入云岩区北郊小学,和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们一样,快乐地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读书、游戏。

这个年仅8岁的小男孩不知道,自己受益于贵阳的民生新政――不仅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还投入493万余元,为9.5万名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并由此获得全国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在让学生娃娃得到实惠的同时,贵阳还将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12.5万人。按照《贵阳“老有所养”五年行动计划》,从2008年起至2012年,贵阳将用5年时间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老年人医疗救助等五大体系建设,从而实现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更要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李军指出:“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和水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几年来,贵阳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顺民意。还设立了“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书记市长定期通过视频座谈、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手机短信等方式与市民直接交流,体察他们的切身诉求,目的只有一个――为群众办好关乎其切身利益的实事。

着力改善民生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2009年春节前,低保户刘建国一家三口拿到廉租房的钥匙,从郊区平房搬进了崭新的公寓。这套4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墙壁雪白,地砖闪亮,洁具、厨具、灯具齐备,而且每月只需支付40元租金。

第一次让6岁的儿子在有独立厨卫的房间过年,因车祸致残的刘建国开心极了,脸上绽出由衷的笑容。

从2007年底开始,贵阳陆续启动了以“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和居有所安”为内容的“‘六有’民生行动计划”。

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贵阳市千方百计压缩行政等方面的开支,保障民生支出,每年财政支出中涉及民生的支出都占50%以上,去年达到52.5%。“在改善民生工作中,我们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来办,千方百计、尽心竭力把实事办好。”李军这样告诉记者。

为实现百姓“住有所居”,贵阳着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租赁性住房,努力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全市累计纳入廉租房保障家庭11844户,开工建设廉租房29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房89万平方米,修建农民工公寓18.5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竣工率达73.1%。

为保障百姓“居有所安”,全市开展为期3年的“严打两抢一盗,保卫百姓平安”专项行动和“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对“两抢一盗”做到露头就打,毫不手软。调查显示,93.4%的市民对社会治安状况表示满意,贵阳市也第4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

激发市民道德意识

培育文明可爱的贵阳人

这几天,家住云岩区中北办事处北横社区的退休音乐教师刘桂英嗓子哑了,不得不去看医生。

原来,在义务组织社区志愿者排练“迎七一文艺汇演”节目的过程中,她跑前跑后,既当导演又管杂务,着实累坏了。

2008年初,为抗击百年不遇的特大凝冻灾害,由贵阳交通广播电台发起“绿丝带”志愿服务行动。20多天里,2万多车主主动悬挂“绿丝带”帮助出行困难的妇女、儿童和老人,2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市民自发总结出了“我帮你、你帮他,大家帮大家”的“绿丝带”精神。

2008年以来,贵阳市因势利导,把“绿丝带”志愿服务常态化,由市文明办牵头成立市志愿者协会,动员越来越多的市民参加社会志愿服务。

贵阳市还率先在全市10万公职人员中倡导,每人每年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48小时。市四大班子成员带头成为注册志愿者,经常利用节假日时间,走上街头、深入社区,护送小学生过马路、维护交通、宣传生态文明常识。

如今在贵阳,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贵阳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达36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09%。这些志愿者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常年开展扶贫助学、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环境保护、交通秩序维护、医疗卫生服务、关爱空巢老人以及大型活动等志愿服务。

广泛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在贵阳蔚然成风。几年来,贵阳市先后涌现出义务抚养孪生姐妹的“保姆妈妈”、“全国道德模范”李泽英,赤手空拳勇斗歹徒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出租车司机刘国红,带着高位截瘫前夫改嫁的“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普通女工李志红,一诺千金、20年如一日为牺牲战友照料双亲的“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退伍军人白凯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群体。而他们,只是众多文明可爱贵阳人中的沧海一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